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与吐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91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某同学整理了某朝历史文物(见如图),这些文物可用于研究(     

A.唐朝都市与文化B.唐朝民族关系C.唐朝中外交流D.唐朝手工业技术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采用了送婚和亲来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二年中,嫁给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唐公主、宗室皇帝之女就有六人。

——摘编自赵昌《略论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达到,超过)元。汉梗(抵御)于北狄,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明]宋濂《元史》

       材料三:

                  

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图                                   新疆伊犁将军府

(1)材料一中的“送婚和亲”具体是指哪一历史事件?除此之外,唐朝还在这一地区采用了什么方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采取哪一措施加强了对东南和西北边疆的管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在我国疆域发展史上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边疆治理的角度进行简要解读。(要求: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不超过120字)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湘郡培粹实验中学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全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公元7~9世纪,一条被称颂子年的天路——唐蕃古道,连接了唐都长安与吐蕃都城逻些。唐蕃通过政治联姻、使团往来、经济贸易等法动、在文化风俗上彼此影响,能印证以上论述的事件是(     
A.昭君出塞B.张骞出使西域
C.文成公主入藏D.玄奘西游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济繁荣——底气】

材料一:

【唐】敦煌莫高窟壁画《雨中耕作图》

《雨中耕作图》绘制于盛唐时期,是敦煌莫高窟第23窟的壁画。季羡林主编的《敦煌学大辞典》中解释为:“乌云密布,时雨普降,一农夫正在挥鞭策牛,雨中耕作;地头上坐三人——农夫、农妇、小儿,父子捧碗吃饭,农妇关切地注视着他们。这一田头小景妙趣横生。在另一块地上,有一农夫,肩挑庄稼往回走。”

【文艺多彩——才气】

材料二: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 A ”的美誉。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惯凄婉之情,杜甫被誉为“ B
【民族交往——和气】

材料三:

蕃人旧日不耕犁(少数民族原来不会耕地),相学如今种禾黍(如今也学会了种植庄稼)。

——王建《凉州行》

女为胡妇学胡妆(妇女都愿意学胡人化妆),伎进胡音务胡乐(歌女也愿意唱胡人音乐)。

——元稹《法曲》


(1)根据材料一,推断画作中使用的耕作工具是什么?画作中的整个场景反映了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将A、B处补充完整。并概括影响二人创作风格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诗句反映出怎样的社会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拟定一个恰当的学习主题。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的“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民族认同】

材料一: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民族交融】

材料二:(太和十八年十二月)壬寅,革衣服之制。……(太和十九年)六月已玄,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魏收:《魏书》卷七《高祖纪下》

【巩固发展】

材料三:

对新疆地区

对西藏地区

唐朝

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唐太宗将     A     嫁给松赞干布

元朝

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 B 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清朝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 C ,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中央政府对历代达赖和班禅进行册封;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管理西藏。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家国情怀】

材料四:……我们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混战局面,完成统一大业的是哪一诸侯国?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中能反映出促进民族交融的措施有哪些?
(3)完成表格,在A、B、C处填上适当内容。根据表格内容归纳历代王朝处理边疆问题的有效方式。
(4)材料四反映了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我国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谈谈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
2024-06-1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九年级下学期中考学业水平模拟历史试卷
论述题 | 适中(0.65) |
6 .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材料一 松赞干布完成青藏高原的统一大业,使吐蕃迅速强大起来。松赞干布希望与唐和亲,以提高自己的地位。通过双方深入的交流,唐太宗同意和亲……后继的赞普也贯彻“同为一家”的修好思想。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的“长庆会盟”是唐蕃关系的重大转折点,从此之后,双方友好相处,来往不断。

——摘编自崔明德、马晓丽《吐蕃民族关系思想初探》

材料二 唐代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并在不同场合宣扬“四海一家”“混一戎夏”的思想,对归附的少数民族实行较宽厚的羁縻政策,还通过联姻保持唐宗室与各族上层分子密切的政治联系,注意保障内地与少数民族区域交通的通畅,鼓励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唐代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对少数民族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因此唐代成为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进一步加强的时期,各民族友好相处,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光辉篇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自拟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晰)
2024-06-1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卷(四)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


①龙门石窟北魏《帝后礼佛图》(局部)

②唐太宗“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唐纪十四

③阎立本《步辇图》

④西夏货币

(1)按照史料分类,材料一中属于文献史料的是____,属于实物史料的是____。任选一例史料,结合所学指出从中获取的历史信息。

材料二   我们中华民族,说一种话,写一种字,据同一的文化,行同一的伦理,俨然是一个家族。也有凭附在这个民族上的少数民族,但我们中华民族自古有一种美德,便是无歧视小民族的偏见,而有四海一家的风度。

——摘编自1935年傅斯年《中华民族是整个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的角度论述”中华民族是整个的”的依据。
(3)综合材料,谈谈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
2024-06-12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九年级三模历史试卷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制度,提供了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写出材料一中该制度的名称。依据材料一概括该制度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他总结了隋朝二世而亡的教训,真切地认识到国君好比是舟,百姓好比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为政比较谨慎。他鼓励臣下指摘君主过失,开怀纳谏,目的是避免政治上的过失。他懂得澄清官治的重要性,注意精兵简政,重视刺史、县令等“亲民之官”的人选,使得贞观时期的政治比较清明。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根据材料二,归纳“他”的治国理念。

材料三   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会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兵次(到达)柏海,亲迎于河源。

——选自《旧唐书》

(3)指出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分析该事件产生的影响。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下列史实中能够说明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是(     
A.遣唐使来华B.文成公主入藏C.玄奘西游天竺D.鉴真东渡日本
2024-06-1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某专题时整理出了下列历史图片。据此可知,该专题应是(     

A.经济发展史B.民族关系史
C.科技成就史D.文学艺术史
2024-06-1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运城市部分学校中考三模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