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朝的建立与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中国古城是中国历史的缩影,是闪耀在中华大地上的璀璨明珠。小湖中学历史社团开展“探寻中国古都城”主题实践活动。
活动一   【收集考察】
①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马可·波罗雕像)

②唐朝长安城遗址(复原平面图)

③北宋东京城遗址(州桥北岸石壁)

④明北京城正阳门遗址

围绕元大都土城墙遗址修建。公园里面有以战马群为核心的“鞍疆盛世”景观,有忽必烈、马可·波罗等人物雕像,还有体现交易中使用的大量铜钱的雕塑。
——摘编自《大美公园:寻找元大都》
在唐朝都城长安,居住着成千上万的“胡人”,有外交使者,也有商人、僧人、学生,到处都是“胡音”“胡服”“胡妆”“胡乐”“胡舞”。
——摘编自宁可《中国经济通史:隋唐五代经济卷》
州桥是北宋东京城中轴线与大运河交叉点上的标志性建筑,石岸雕刻面积约达330平方米,壁画绘有奔马、祥云、瑞兽、仙鹤,与《东京梦华录》记载完全一致。
——摘编自《人民网》,2023年8月
集城楼、箭楼、瓮城等于一身,与内城连为一体,外有护城河围绕。箭楼共有94个供对外射箭用的床楼。箭楼门洞设有“千斤闸”,紧急情况时可以落下。
——摘编自林山编著《北京中轴线》
活动二   【内涵挖掘】

材料   隋唐长安、明清北京的城市布局,都有一条从皇宫正门直到都城正南门的宽阔笔直的中心道路作为城市的中心轴线,把至高无上的皇权用建筑环境加以烘托,达到为其政治服务的目的。

——摘编自张健、马青《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文化特点》

活动三   【传承创新】社团同学们梳理了北京建成史(部分),绘制了以下示意图

(1)社团学生按照朝代先后顺序考察遗址公园,顺序应为______。(写序号)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参照示例,请选择一座历史古都城并简要介绍其遗址所体现的朝代历史。(示例除外)

示例:①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该遗址公园生动呈了元朝作为一个草原民族的杰出成就。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骑马而来的马可·波罗雕塑彰显积极对外开放。

(3)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特点。
(4)根据活动一、活动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享古代都城的历史价值。
(5)结合示意图和所学知识,梳理北京城自明末到现代经历。谈谈你认为如何做好中国古都城保护与发展?
2024-05-2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据《元史·百官志三》记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由此判断,宣政院所辖之地应该位于下图中的(     

   

A.D地B.C地C.B地D.A地
2023-09-22更新 | 52次组卷 | 28卷引用: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3 . 《元史·地理志》记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都)不逮(及)元。”为管理台湾地区,元朝设置了(       
A.西域都护B.北庭都元帅府C.澎湖巡检司D.台湾府
2023-10-13更新 | 547次组卷 | 1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与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A.三司B.行中书省C.中书省D.宣政院
2023-07-25更新 | 153次组卷 | 8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通史》中记载:“元朝设立的一个特殊的机构,既是管理全国佛教事务的机关,又直接统领吐蕃的政务和军事”。该机构是(       
A.西域都护府B.安西都护府C.北庭都护府D.宣政院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更换马匹和休息、住宿的地方,下图圆牌即元朝乘驿之凭证。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上述材料反映了元朝(     
   
A.农业经济发展B.海上贸易兴盛
C.民族交融深化D.陆路交通发达
2023-08-21更新 | 54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元史记载:“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立朝仪,造都邑.....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三   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个朝代的疆域图?该朝代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有何创新?
(2)材料二所述的中央机构主要有哪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说明了什么?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隋唐在制度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表现有哪些?据材料三指出这些“突破性进展”取得的原因。
2023-05-0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则材料反映了(       
A.元朝的海上贸易超过了陆地贸易B.元朝的海上交通十分发达
C.元朝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D.元朝时有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波斯史学家拉施特的《史集》中记载,元朝的驿路从地区上讲,帖里干道和木怜道多用于岭北至上都、大都间的邮驿;纳怜道仅用于西北军务,大部分驿站在今甘肃省境内,所以亦称“甘肃纳怜驿”。由此可见,元代驿路主要用于(     
A.发展陆上贸易B.强化对边远地区的统治
C.对西域地区的军事征服D.加强与海外市场的联系
10 . 据《清史稿》记载,施琅曾谏言:“台湾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无独有偶,元朝统治者也非常重视对台湾的统治,并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该机构是(     
A.澎湖巡检司B.驿站C.腹里D.北庭都元帅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