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朝的建立与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的发展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和推动的。实现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趋势。

材料一   距今5000年左右,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部落生活在今陕西渭河流域和黄土高原一带,炎黄部落之间不断地联合交融,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以黄帝炎帝部落为主体的华夏族。

材料二   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谁?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春秋时期民族交往出现了哪一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方式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图一《步辇图》描述的是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求婚使者的历史场景,图二“元宣政院印”宣告了中央对哪一地区的直接统辖?图三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个朝代?
(4)今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处理民族关系?(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024-06-07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每一个朝代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节点,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独特文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封建社会长达2000多年,出现了9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先后出现过3次公认度最高的“盛世”,即西汉盛世、唐朝盛世,以及“康雍乾”的清朝盛世。对中国历史上的盛世,需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辩证地看待,不能过分夸大其历史影响。其实,有些没有出现过所谓封建盛世的朝代,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同样巨大,比如秦朝、隋朝和元朝,在很多方面都带有开创性。

——摘编自《再论中国古代的盛世》等

材料二   美国密歇根大学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药之发明,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天文时钟,鼓风炉,水力纺织机,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于宋代出现。”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道:“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说道:“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①请将下面中国古代9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先后顺序示意图补充完整。
秦→→东汉→西晋→隋→唐→元→→清
②材料一提到的“唐朝盛世”包括“贞观之治”、唐高宗及武则天统治时期和“ 盛世”等。
③下面是关于“秦、隋、元三朝相似点”的表格,请将表中内容填写完整。
历史事实相似点
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元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的政权并立局面都实现了A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实行B制度;隋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都有政治制度方面的创新
秦朝兴建长城、阿房宫、骊山陵等大型工程;隋朝开凿C,其成为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元朝修建大都都兴建了一些大型工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觉得黄仁宇、汤因比、余秋雨等人喜欢宋朝的原因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正确评价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方法。
2024-05-2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3 .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     
A.秦、汉B.元、清C.金、元D.辽、宋
2024-05-2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4 . 以下是同学们开展某一主题学习时设计的活动清单。请你参与他们的学习并完成以下任务。

【共拓疆域】

材料一


滇王之印。由汉武帝颁发给边陲属地首领,印章形制属于列侯的规格。1956年被发掘,现被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元朝宣政院印,印文为八思巴文。元朝创制八思巴文,作为一种统一的书面形式,曾被用于转写蒙文、汉文、藏文等多种语言。清政府颁赐给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金印,印文均由满、蒙古、藏、汉四种文字组成。

【共卫家园】

材料二   云南作为抗日战争的大后方,在全面抗战的八年中,修筑了滇缅公路、中印(史迪威)公路,开辟了驼峰航线。抗战中大批工厂企业迁入云南,落户昆明,生产出飞机等军需、民用产品,有力地支援了全国抗日战争的进展。同时,云南组织40多万滇军将士出省抗战,牺牲巨大,战功卓著。

——昆明市委党史研究室《昆明人民抗战胜利堂》

【共同富裕】

材料三

脱贫攻坚答卷(部分)
①独龙族整族脱贫一越千年②甘肃东乡族沟坎里蹚出幸福路
③小康路上赫哲族人一个都不能少④农村百姓喝上放心水
⑤世外桃源迎客来⑥“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
⑦跨越山川东西扶贫协作谱新篇⑧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脱贫攻坚答卷》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哪一文物可以印证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材料一中文物所反映的管理措施有哪些共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云南各族人民在抗战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并说说中华民族在“共卫家园”历程中形成的民族精神。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并根据材料三、说说脱贫攻坚的伟大意义。
(4)综合以上材料及问题,请为这一主题学习活动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
2024-05-2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为中国古代史时间轴,其中阶段④的时代特征是(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4-05-22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6 . 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大地上生活劳作的各族人民共同谱写了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史。同学们开展了“何以中国”的主题探讨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要求。

【探源“中国”】

材料一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期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进行了长期的交往和斗争,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在此期间得到发展。

秦朝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诸夏”或“中国”只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秦朝,“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的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

——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视野“中国”】

材料二   下图依次为图1、图2、图3

-整理自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下)

【转型“中国”】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近代中国国家转型之路与中国传统大一统思想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内在的逻辑统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施行的不同的方针政策,都是为了在维护中国这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内在统一的基础之上,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从而推动整个国家的转型。

——摘编自王健睿《传统“大一统”思想与近代中国国家转型的内在逻辑统一》

图4-整理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间进行“长期的交往和斗争”带来的影响。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到秦朝才有了“中国”这个具体概念?
(2)请你从材料二图1、图2、图3中挑选其中一幅图片,写出其反映的朝代名称,并简要说明理由。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时期的作用,请你任选时间轴中某一重大历史时期,举例概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如何“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你对“何以中国”的认识。
2024-05-2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九年级初中学业质量诊断性检测历史试题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历史史实的判断和认识。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B.北宋匠人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C.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D.郑和的船队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024-05-2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某位同学绘制的某时期政权更替形势知识结构示意图,这一时期的时代主题应该是(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4-05-2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024年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隋朝大运河是在605-610年修建的,全长2700多千米,总共分为四段,自北而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邢沟以及江南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把黄河中下游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连为一体。大运河的修建,使得隋朝统治者能够把南方的粮食物资运送到长安、洛阳,解决了这些地区的粮食需求,而且为北方边境提供了足够的战略物资;同时,也使得南北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于南北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元代陆路向西通往中亚、西亚及东欧等地区,使东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

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国的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往返。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水陆交通,谈谈你的看法。(要求:看法明确;观点正确;利用材料中信息,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5-19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九年级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元朝中书省是中央的中枢机构,地方上遇有重大事务,就派高级官员到地方处理,这些官员带有“行中书省事”头衔,简称“行省”。“行省”逐渐由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转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说明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     
A.割断了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B.改善了国家财政状况
C.扩大了对地方官员选拔的范围D.便利了中央对地方控制和管理
2024-05-19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九年级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