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9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汉蔡伦发掘能工巧匠,改进西汉造纸工艺,用植物纤维造纸(比西方早1000

多年),为朝廷日用提供更好的纸。时人唐溪典所藏的《左氏传》用纸书写,还将纸赠给学生抄书用。东汉后期,书法家已用纸恣意挥洒。3世纪左右,造纸术沿海上丝绸之路传入越南。

——摘编自潘吉星《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等

材料二   沈括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其著作《梦溪笔谈》记录工匠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多年)。为加强西北防御,北宋官办兵工厂制造火药弓箭,用于宋夏战场。宋代还在战国司南的基础上发明指南针,经阿拉伯海商传入阿拉伯地区。

——摘编自杜石然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通史卷》等

(1)根据材料一,简述改进造纸术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科技发达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东汉、宋代科技发展的相似之处。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宋时期科技发明比较表(部分)

科技发明

发明时间

世界性影响

活字印刷术

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为欧洲的科学从中世纪漫长黑夜之后突飞猛进发展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物质条件

北宋

对航海等探索大陆的行为影响很大,这令贸易、探险等的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充,推动了近代的地理大发现

火药、火器

唐朝、宋朝

材料二   下面是张涛光所作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果发展曲线图,其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单位时间技术数量及成果对数值,数值越高,表示此时期科技越发达。

——摘编自张涛光《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

(1)结合所学知识,补充材料一中的表格。
(2)根据材料二,列举三个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期。
(3)综上所述,分析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见下表。

——摘自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

材料二   北宋中期,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增至46处,开封人口达到百万以上。宋代城市打破坊与市的界限和时间限制,商店可以随意开设。城内还有多处供居民娱乐的场所——瓦肆,里面有“勾栏”、酒肆、茶楼。宋代手工业者、商人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他们及其子弟可以进入官立学校读书,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著名科学家沈括、苏颂等也都是进士及第。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科技水平达到最高峰的朝代。并列举该朝代的两项重要科技或发明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社会繁荣的表现。
(3)词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请列举两名著名的宋代词人。
4 . “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材料旨在说明(     
A.活字印刷术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
B.火药和火器对欧洲的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C.指南针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D.三种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2024-06-17更新 | 14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5 . 下列图片呈现的是宋元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航海技术的进步B.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C.加速了元朝统一的进程D.促进了宋代外贸的繁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是长郡集团初三学生在中国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的研究性学习课上,两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出的结论。

组别

材料

结论

思想文化组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董仲舒所倡导的“尊崇儒术”又把这一统一性推向极致,但这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多样性的统一……

——摘编自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的特征

科技组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到宋朝成就显著
请任选取其中的一项结论,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史论结合,200字左右)
2024-06-16更新 | 1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九年级毕业会考模拟练习卷历史试题(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宋朝从官方到民间藏书之风弥漫,各地州学都建有藏书楼,江西十一府,府府有藏书,私人藏书更胜官方,“仕宦稍显者,家必有书数千卷”。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宋朝(     
A.商业贸易繁荣兴盛B.印刷技术创新发展
C.民族政权并立对峙D.科举取士蔚然成风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作为部落首领,用发明创造带领早期先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他们的部落结成联盟,逐步形成为华夏族,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体”之路。

材料二:东汉时期,一位发明家总结前人经验,指导工匠们用树皮、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制作出一种纤维纸,开创了一场书写材料的革命。北宋时,印刷工用胶泥刻字,再用火烧制成字模排版,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三:长城,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和精神塑造,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袭扰而修筑的。长城的修筑几乎全部由人力完成,其中明长城工程质量更为优异。明长城气势宏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1)材料一中的“他们”被后人尊崇为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一位发明家”指的是谁?材料中涉及了北宋时期的哪一重大发明?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古代修建长城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明长城”的起止点。
(4)通过以上材料,你体会到哪些优秀品质?
2024-06-16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大安市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9 . 如图邮票中的中国古代名人共同推动了(     

A.文学兴盛B.科技发展C.对外交流D.农业革新
10 . 某班开展了以“探寻中华文明辉煌历史”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制度篇】
       材料一:

(1)图一中“丞相”掌管的是哪一事务?请写出图二反映的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名称。图三是元朝行政机构图,请填写A、B两项内容。
【科技文化篇】

材料二:培根在评价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时说“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栋林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科学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2)材料二中“在文学上”指宋代的哪一发明?“在战争上”的发明出现于哪一朝代?“在航海上”的发明指的是什么?
【建筑工程篇】

材料三:打开中国地图,有两条雄踞在中华大地上的“人工巨龙”……一撇一捺,一刚一柔,交叉在北京,形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勤劳勇敢、奋斗进取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和生生不息的文化象征。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涉及的两个大型工程在明朝修建的是什么?依据材料说明这两项工程反映了中华民族哪些精神?
(4)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何感受?
2024-06-15更新 | 3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第一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