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郑和下西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8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郑和船队下西洋时,有船员落户东南亚,并将铁制农具、金属器具及中国的农业技术运用到当地生产劳动中。这直接(     
A.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B.推动了中外商品贸易发展
C.提升了中国在海外的地位D.加速了东南亚近代化进程
2024-05-1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3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中考适应性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郑和的随行官员对途经国家的地理位置、港口、社会风貌和气候、物产等做了详细的记述。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A.打破了东西方隔绝状态B.增进了对亚非国家的了解
C.增强了明朝的国家实力D.开创了亚欧海上交通要道
2024-04-21更新 | 181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中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时,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向唐朝派遣留学生,日本的“遣唐使”有留学僧人,也有留学生……唐朝,很多西方国家的宗教传到中国,一方面是来自西方的传教士,另一方面也有中国人到国外去学习佛教的……

——孟宪实《唐朝的中外文化交融》

材料二:如下图

1405-1433年,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帅百艘巨船,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或印度洋,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粤海关志》

(1)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材料一中“到国外学习佛教”的著名人物是__________,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____》,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唐朝时期___________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材料二中,①处是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指出其特点。
(3)材料三反映清朝实行什么样的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的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以上探究拟一个主题。
2024-04-04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汉唐时期对外交往的范围是比较大的,而且影响比较广泛;宋元时期主要是航海外交模式;明清时期传统的对外关系达到鼎盛,但是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了中外民间交往。据此可知,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A.由积极开放到逐渐封闭保守B.清王朝严格禁止中外民间往来
C.汉唐是最频繁最繁荣的时期D.总体呈现开明与落后并存局面
2024-03-28更新 | 352次组卷 | 37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吴江、相城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柬埔寨今磅湛市东古城建立了“三保公”庙;泰国曼谷除建有“三宝寺”外,还把河港取名为“三宝港”;马来西亚马六甲有“三宝庙”、“三保井”和“三宝山”。其中“三宝”与哪一人物有关(     

A.张骞B.鉴真C.玄奘D.郑和
2024-03-2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第一卷·2021—2022学年安徽省七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七)历史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
6 . 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
2024-03-1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贵州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命题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远洋航行,中国(明朝)曾进行过七次。欧洲人虽晚,却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开辟出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中西远航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不可同日而语,其根本区别在于(     
A.航行目的B.对外政策C.科学技术D.经济水平
8 . 中国古代文明对外交流史可以说如史诗般波澜壮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唐政府为官的外国及外族人有数千名之多:有官拜大将军的,有入朝为相的,日本人阿倍仲麻吕留居唐朝五十年,专门管理外交事务……唐朝生活的外国人之中,僧侣也占了很大一部分。鼎盛时期的唐朝对宗教的态度是较为宽容的,不仅佛教徒大量涌入,袄教、景教、伊斯兰教都有众多的教徒在长安一带活跃。

——摘编自罗威尔主编的《知中·洋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对外交流繁盛的表现

材料二   宋朝的海外贸易空前繁荣,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宋代进出口货物达410种以上,按性质可分为宝物、布匹、香货、皮货、杂货、药材等,单是进口香料,其名色就不下百种;宋代海外贸易港口有20余处,设有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5个市舶司;据吴自牧《梦梁录》记述,宋代海船可乘五六百人以上,海船很多,据推断,福州一地就有300余艘宽一丈二尺以上的海船。

——摘编自新华网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海外贸易繁荣的主要表现。

材料三   《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摘编自人教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指出清朝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该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深远影响?
2024-03-0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732年,查理曼大帝击退了阿拉伯人对法兰克的进攻,此后阿拉伯帝国的势力就止步于比利牛斯山脉……在统治西班牙期间,阿拉伯人开始把西欧的古典文化传回到欧洲,这不是简单地传回而是在吸收和继承基础上的再创造……在天文、数学、医学和许多艺术方面,辉煌的伊斯兰文化都使当时欧洲的其他地区相形见绌。

——摘编自《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8世纪的亚欧封建帝国主要有哪些?列举两例阿拉伯人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材料二   (明代)中国的船队及其造船技术,使阿拉伯航海界耳目为之一新,同时让来往于亚欧之间的威尼斯商人十分震惊,以致对欧洲的船舶设计产生了一种新的启示,出现了后来哥伦布和麦哲伦的航海奇迹。……罗马教皇借助葡萄牙、西班牙的炮舰,组织耶稣会,派遣传教士,加紧向东方扩展宗教势力。西方的科学技术及其思想就随着耶稣会传教士的东行而传到中国来了。

——摘编自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中国的船队”所做的壮举。归纳材料二中外文化交流的领域。
(3)综上所述,谈谈世界文化交流给你的启示。
2024-02-22更新 | 2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中考【抓分卷】原创模拟试卷(六)历史试题
10 . 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评价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对下图中历史事件评价正确的是(     

A.将世界连为整体B.进行殖民掠夺扩张
C.促进中外友好交流D.航海壮举载入史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