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戊戌变法的经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76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下侧漫画说明改革(     

A.反抗西方列强侵略B.遭到顽固势力阻挠
C.得到人民群众支持D.消除中国社会矛盾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县中考模拟历史试卷
2 .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_________
(2)甘为维新变法流血牺牲的第一人是_________
(3)颁布诏书进行改革,使日本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天皇是________
(4)发明了现代炸药的瑞典化学家是________
3 . 1893年底,张之洞向光绪帝上奏,设立自强学堂。学堂的基本情况如下表。由此可知(     
时期课程设置招生人数
1893年底(创立之初)方言、算学、格致、商务每门20人
1896年7月(甲午战争后)强化外语(方言一门扩大为英语、法语、德语、俄语4门),增设矿务、化学、自然科学每门30人
A.自强学堂的变化发展与近代民族危机加深密切相关
B.自强学堂的创设标志着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C.这一时期的教育教学已完全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束缚
D.标志着在中国存在1300余年的科举制至此寿终正寝
4 . 与下列两幅图片最符合的主题是(       

A.近代社会风俗的变革B.近代化探索不断深入
C.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D.近代民主政治的形成
5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

——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材料二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自6月5日起的几天内,上海就有六七万工人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随后,北京、汉口、南京等地工人相继罢工,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面对工人声援带来的强大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使一些革命知识分子开始同工人建立联系。这一联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纲,写明:(1)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2)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3)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4)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归社会公有。

——《中共中央文件选编》

(1)写出材料一中“归于失败”的政治运动?这些政治运动都是由哪个阶级领导的?作者认为它们“归于失败”的理由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说明这伟大力量所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五四运动期间,最能体现这次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3)材料三中通过“第一个党纲”的大会是什么?概括该党纲所确定的奋斗目标。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必然性。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高级中学实验学校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6 . 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全国有志之士积极参与。以下历史人物中参与到变法图强运动的海南人是(     
A.谭嗣同B.冯白驹C.林缵统D.符克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4年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毛泽东用形象的十个字,概括了近代以来仁人志士探索民族复兴之路的苦涩心路历程。下面属于近代探索民族复兴之路的是(     
①虎门销烟     ②洋务运动     ③火烧圆明园     ④戊戌变法     ⑤辛亥革命     ⑥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④B.②④⑤⑥C.③④⑤⑥D.①③④⑤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五四学制)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8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同学正在开展专题探究活动,他们搜集到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奕考虑到,由于中国和外国的“语言不通,文字难辨”,急需培养外语人才,为此,要求设立同文馆。同文馆选拔14岁以下的八旗子弟进馆学习,后又扩招满汉学员。课程初设英、法、俄文,后增添算学、天文等。同文馆对于培养翻译人才和传播西学,起了一定的作用

——摘编自部编教材《中国历史》

(1)将材料一中的学校按照建立时间顺序排列。(写出数字代号即可)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京师同文馆设立的背景。并概括京师同文馆的设立起到哪些作用?
(3)请你为这一探究活动拟一个恰当的主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兴办学堂一览表(部分)
时间近代学堂
1862京师同文馆
1866福州船政学堂
1898京师大学堂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整理

材料二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文化教育方面改革的法令,规定: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满清朝廷及旧时官制、军制等课,由各该书局自行修改。小学手工科,应加注重;高等小学以上体操科,应注重兵式;初等小学算术科,自第三学年起,应兼课珠算等。

——摘编自顾明远《教育大辞典》

材料三   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奠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公平性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要发展社会主义,逐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教育公平是基础。

——摘编自《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材料一所列学堂的兴办有关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分析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的目的。
(3)据材料三,指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要点。
7日内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名人名言(摘录)

人物

名言

李鸿章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梁启超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孙中山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材料二   从19世纪后期开始,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了争取国家独立,实现民族复兴,他们不断探索寻找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纲要》

(1)据材料一,分别概括三位近代名人的思想主张。
(2)请任意选取其中一位名人的事迹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3)综合上述探究,谈谈近代名人名言带给你的感悟。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中考模拟历史试卷(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