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75 道试题
1 . 现代化也叫近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及更高阶段的转型过程是世界各国孜孜追求的发展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近代化历程示意图

材料二:近代以来,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后,就把实现现代化作为不懈奋斗的目标,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努力探索并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李正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保证》

材料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

——摘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示为某同学整理的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请写出①处对应的历史事件名称。④处事件使人类社会出现了哪一新的生产组织?
(2)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近代各种救国方案相继失败的外部原因是什么?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中国共产党在近代走出的“中国式新道路”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哪些重要特征?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途径上有何突破和创新?综上所述,请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献计献策。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2 . 1933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布的《小学课程教则大纲》规定:一切科目都应当使学习与生产劳动及政治斗争联系起来,要使学生成为“识得字,耕得田,又会革命”的人。这表明,当时(     

孩子剧团活动线路图
A.革命根据地发展迅速B.启蒙教育军事化特征鲜明
C.中国革命道路的成功D.民众教育要服务革命需要
2024-05-1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3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中考适应性测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遭受严重挫折后,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这便是八七会议…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回到湖南领导了秋收起义,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使中国共产党看到了新的出路,踏上了新的征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八七会议”的时间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什么?“新的出路”指的是什么道路?

材料二

(2)上图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中挽救了党的会议是什么?在该事件中,红军如何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

材料三   中国的抗日战争体现出了鲜明的特点:抗战期间,中国有4.74亿人口,都直接或间接地卷入战争,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有力推动下,曾经内战不休的各派系军队摒弃前嫌、相继出动,投入对日作战;曾经政见对立的各党派,结成抗战同盟。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中,中国是战争时间持续最长的国家。在战胜法西斯的战争中,中国是反法西斯同盟与日本法西斯在亚洲大陆较量的主要战场,中国军民是战胜日本法西斯的主体力量。苏联、美国等国家先后派出军队与中国军队并肩作战。来自20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参加了中国抗战。

——摘自《求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回顾和思考》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标志性事件中国军队领导的“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什么?今年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多少年?中国抗战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材料四

(4)材料四中“A”点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它是哪座城市?上图“B”点是上海浦东开发区,说说它建立的时间观察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5)根据以上材料,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2024-04-3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内江第一中学、内江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历史二模试题
4 . 以下照片和油画记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重大事件,其中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
2024-04-19更新 | 2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西藏自治区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下表所示历史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

事件

1919年五四运动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
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       
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立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22年中共二十大召开

(1)从上述材料中找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性事件。
(2)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2-3个历史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明确写出选择的历史事件,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4-0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6 . 某学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以“忆辉煌、析沉沦、探复兴”为主题,对中华五千年的发展之 路进行了探究学习。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   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城的统一。直到秦朝,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 的统一政府,而其所整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井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划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全唐诗》收录的诗作有 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外国人……

——摘编自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

材料三   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随后的一百余 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标尺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在其所辖地方实行的行政管理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诗歌繁盛的表现,这与当时哪一制度密切相关。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是从1840年开始的。
(4)1927年星火燎原后,中国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1978年伟大转折后,中国又 开辟了一条怎样的正确的建设道路。“洗雪国耻”践行了哪一伟大构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 国能够“洗雪国耻”的最主要原因。
2024-04-0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7 . 各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法美革命比其他国家的近代革命相对彻底,尤其是法国大革命被称为近代民主革命的典范,这些革命使该国人民经历了民主、人权的资本主义思想改造,将文化信仰中的封建残余涤荡殆尽,因而避免了这些国家在20世纪前期滑向法西斯的深渊。

——摘编自陈文海、魏恤民《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材料二   到19世纪90年代,日本已取得很大的成就:它实行了君主立宪制,旧的统治阶级的特权被大部分取消,新的工业建立起来,普遍的学校制度使年轻人准备在现代陆军和海军中谋取位置。

——摘编自〔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材料三   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从完全背靠莫斯科,坚持世界革命,公开主张保卫苏联,争取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化”,到逐渐相信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信中国完全可以特立独行,曲折地走出了比较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摘编自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

(1)根据材料一,分别列举英法美革命中三国人民经历“民主、人权的资本主义思想改造”的具体事例各一例。
(2)根据材料二,结合具体史实,说明日本是通过怎样的努力,到19世纪90年代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的。
(3)根据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中国如何“曲折地走出了比较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4)综上所述,概括影响国家发展道路的因素。
8 . 回顾近代中国历史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与这一时期相比较—困惑与希望的交织,污秽与崇高的辉映,黑暗与光明的搏击,构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而又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

材料   五四时期,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他们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诠释了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

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是;五四运动的核心思想是?
(2)有人说: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的中国共产党在召开了哪次会议?这次会议的中心工作是?
(3)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选择与国民党合作进行革命斗争,这次国共合作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4)毛泽东创造性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5)面对中国共产党的新路历程,你有何感想?
2024-04-0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纲领下进行的,在进军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国民党与共产党团结合作,使战争取得了巨大成功,这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所取得的成果。

——摘编自《中国历史》部编教材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哪次会议?说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所取得的成果。

材料二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边远的农村进行武装暴动,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新道路。

(2)走出一条怎样的“新道路”?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材料三   陈云在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报告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情况时指出,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这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此次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为什么被称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024-04-0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津南区2022-2023学年部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走近伟人,传承历史

毛泽东生平大事年表(节选)

时间事件
1893年12月26日诞生在湖南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19年7月主编的《湘江评论》在长沙创刊
1920年11月同何叔衡等组织长沙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7月在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年1月在广州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7年8月参加八七会议
1927年9月领导秋收起义
1927年10月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
1935年1月出席遵义会议
1935年10月率中央红军到达陕西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5年12月做《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阐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1938年发表《论持久战》
1945年4月至6月主持中共七大并做《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1945年8月9日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

材料二   毛泽东同志带领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策略,及时解决了中国革命进程中一道道极为复杂的难题,引导中国革命航船不断乘风破浪前进。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据材料指出,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试从材料一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仿照示例按“革命难题——战略策略——解决成效”的思路论证材料二的观点。

示例: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新的组织引领救亡运动。毛泽东主编《湘江评论》,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同何叔衡等组织长沙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党的早期组织;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创建了中国共产党。这些活动促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示例中已用事件不得再用)

2024-04-0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