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下面为书籍《名家史学精讲——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目录(部分),其中第六讲的题目应为(     
第四讲建国大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第五讲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曲折发展
第六讲____
第七讲跨越世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创业艰难——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
C.历史转折——改革开放的缘起和进程
D.新时代—中国梦的提出与新的开局
2024-06-04更新 | 18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九年级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2 . 学史力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的选择】

事件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
内容新经济政策的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罗斯福新政是为摆脱经济危机而实行的一系列新政策,基本做法是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罗斯福新政缓解了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破坏,避免了剧烈的社会动荡,使大多数美国人恢复了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

(1)观察上表,分别概括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新”的表现,并说出上述两次改革产生的共同影响。

材料二【国家的探索】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从关心群众的整体利益出发,提出以经建设为中心,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提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我国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和农业生产方面进行,以解决吃饭问题,而后逐步从农村到城市、由农业到工业、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由沿海到内地进行渐进式改革。

——摘编自聂北茵《改革开放40年成功的“中国密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改革开放40年成功的“中国密码"的特点综合以上两则材料,谈谈你对“改革与国家发展"的认识
2024-05-1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九年级一模历史试题
3 . 联系历史事件,纵论世界形势。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根据材料,以“我眼中的战后世界”为线索,选取相关事件得出一个结论,最后结合所学加以论证。(要求:结论观点明确,论从史出;表述条理清晰,史论结合)
2023-09-12更新 | 504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历史真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
1984年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开放大连、天津、青岛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1992年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等内地省会城市。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
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在上海主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16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举行
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2019年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
从以上材料中选取两项或两项以上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3-09-10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历史真题变式训练主观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完成相关探究活动。
时间重大事件
1949101 成立
1955参加万隆会议
1957“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196410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04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发射成功
197110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
1979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80设立 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20世纪90年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829届夏季奥运会在④成功举办;两岸举行“三通”启动仪式
20194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
(1)请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中①②③④对应的内容补充完整。
(2)从大事记中选取相关历史事件,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2023-09-09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历史真题变式训练主观题
6 . 小王同学对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会议进行了梳理,以下会议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③中共十五大             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2023-08-25更新 | 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历史真题变式训练中国现代史
7 . 邓小平先后八次成为《时代周刊》Time)的封面人物,其中,两次被评为该刊“年度风云人物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9年1月1日出版的《时代周刊》将邓小平评选为年度风云人物,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邓小平更大的贡献是启动了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改编自《中国青年报》


   
1979年《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中国新时代“具体指的是什么时期。分别列举一例中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典型事例。

材料二: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逝世。同年3月3日,他的头像又一次登上了《时代》周刊封面。这一期的专题报道中这样评价电“地在中国推行的新的经济故策,使世界上1/4人口的生活得到改著:世界局势将因此而更加稳定:中国经济政策的彻底改变,如果确实有效,将意味着对苏联模式的共产主义提出了另一个选择;这个改变将会给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带来深远的影响.

——改编自《中国青年报》


(2)阅读材料二,概括“他推行的新的经济政策”所起的作用。

材料三:学习完中国近现代历史后,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为中国历史名人立传,他们搜集到了邓小平的材料如下:

时间内容
1947年夏邓小平,刘伯承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1978年12月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1979年1月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在视察过程中,发表了一系到重要谈话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邓小平的认识。
2023-07-2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述评题。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通过不断斗争、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的历史。

      

阅读以上文字和图片并结合所学,就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分两个阶段进行简要叙述(每个阶段4分),并进行评价。
述评要求:史实正确、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评价合理。
2023-06-18更新 | 427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历史真题变式训练主观题
2023·山西·模拟预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以下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次重要会议,对其共同点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1956年9月
概况: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时间:1978年12月
内容: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A.都形成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
B.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C.都是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
D.都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
2023-02-20更新 | 647次组卷 | 8卷引用:黄金卷06(呼和浩特卷)-【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内蒙古专用)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会议上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二: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党的哪次会议的内容?
(2)材料一的会议与和材料二的会议在内容上体现的一条主线是什么?
(3)这两次会议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各有什么指导作用?
(4)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什么思想路线?
2021-09-2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中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