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1 道试题
1 . 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留下了伟人的足迹,他们“应时代之变迁,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孙中山—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出生之时,中国正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野蛮侵略和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统治,战乱频发,民生凋敝,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灾难深渊,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中华民族从未屈服,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可歌可泣的抗争。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先生出生时的中国社会状况。图A反映出孙中山在革命活动中采取的主要方式有那些?

【毛泽东——新中国的缔造者】

材料二

背景论断
秋收起义失利应当先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去保存力量,发动农民革命。
全民族抗战爆发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全面内战爆发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表B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的论断(部分)

(2)根据材料二表B及相关史实,说明毛泽东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结合图C,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且“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

【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材料三   

年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343.4133.6
19901510.2686.3
20006255.72282.1
201736396.213432.4
202147411.918930.9

表E   1978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该书把1978—1992年称为“邓小平时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表E成就的取得益于“邓小平时代”的哪些举措?

【习近平——新时代的引领者】

材料四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政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

——摘自2024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

(4)根据材料四、说明陕西应该如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2024-04-1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部分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2 . 一百多年来,中国工业化强国之梦历经艰辛与坎坷,今天正在逐渐变为现实。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香港和五口(通商)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这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因为自然经济顽强抵抗,不愿退却。因西方势力楔入而产生的经济结构变化只能像水面波纹一样层层翻出,缓缓荡开。这一过程,终近代百年尚未完结。

材料二   因“官督”而涌来成串总办、会办、帮办以及腐朽的官场习气,由此而产生了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深刻矛盾。它所带来的垄断性抑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这又造成了民族资本主义萌生和发展的困难。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开局:工业化起步】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五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图表》(中央档案馆藏)

【新局:走进新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代表性工业产品增长情况

2017年为1978年产量倍数

≥10000倍≥1000倍

≥100倍

≥20倍

代表性产品


①房间空调、家用洗衣机、彩色电视机、微型计算机、移动通信手持机②家用电冰箱、集成电路③汽车、金属镁、电解铝、化学纤维、初级形态塑料、啤酒④生铁、钢材、平板玻璃、水泥、机制纸及纸板、粗钢、发电量、发电机组、乙烯、烧碱、卷烟、铜、铅、锌、镍、钛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述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结合材料二,分析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原因。
(2)根据上面图片并结合所学,概括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点。“一五”计划为什么把东北作为重点建设地区?
(3)从上表中任选一类代表性产品,阐释其增长变化的主要原因。(要求:写明选择品类序号,并答出两点原因)
(4)工业兴,则国家兴;工业强,则国家强。综合上述近现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你得到哪些启示?
2024-05-2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新中考九年级历史样题二
3 .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改革,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简述上述三幅图片所反映史实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   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土地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背景

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新解放区农民还没获得土地。

人民公社制度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内容

废除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分田包干到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结果

摧毁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2)根据材料二,对比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异同点?

材料三

山西省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大事记

1979年,省委批准太钢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
1984年,省委、省政府决定把太原市作为山西省城市体制综合改革试点。
1984年,省委、省政府在全省选择50个国营企业试行厂长负责制。赋予城市集体企业完全的自主权和更大的灵活性
1987年,中美合资兴建的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1994年,山西汾酒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60年大事记


(3)根据材料三概括山西省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的历史作用。

材料四


1979

1989

1999

2008

钢材

2497

4850

12110

54188

水泥

7300

21829

57300

140000

粮食

33211

40754

50838

52870

棉花

220.7

378.8

382.9

749.2

国内大宗商品产量表(单位:万吨)

(4)材料四中的图表反映了什么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2024-05-0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中国汽车协会的统计,截至199812月底,我国汽车行业的外商投资企业总投资规模已经达到了209.39亿美元;2000年,我国汽车行业新签约中外合资企业24家,总投资额5.1亿美元;2001年,汽车行业新签约中外合资企业17家,总投资额7.25亿美元。

——摘编自郭克莎、银国宏《10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

材料二   

新能源汽车出口在我国汽车出口中占比越来越高,成为我国汽车出口的核心增长点。从出口数量来看,根据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5月我国汽车出口175.8万辆,同比增长81.5%,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45.7万辆,同比增长1.6倍。新能源汽车出口数量保持高速增长,出口能力持续走强。

——柯婉萍《“双碳”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汽车行业有何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
(3)从引进外资发展汽车工业到新能源汽车走出国门,你认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的原因是什么?
2024-03-27更新 | 17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新乡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懂广州的“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阶段广州市民饮食生活的主要表现
第一阶段
1949-1978年)
广州市民的饮食结构依旧以水稻为主食,瓜蔬为辅,肉类属奢侈品,半月不沾荤是常态。
第二阶段
1979-1992年)
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放开“鱼价”、“菜价”和“粮价”。这一时期广州市民的动物蛋白摄入量有明显增长。虽然成功跨越了裹腹线,但“吃饱”仍旧是广州市民在饮食上的主要目的。
第三阶段
1993-至今)
广州地区2000年人均饮食服务消费金额为1419.88元,2017年该数据攀升为4190.96元。广州地区的饮食消费平均值是全国同期消费平均值的7倍,每个节日都是美食节,强大的饮食消费背后,是深厚的饮食消费文化。

——整理自赵小敏《1949年以来广州市民饮食生活方式流变研究》

材料二

在广州博物馆和中国大酒店的联袂合作下,“消失的……”项目在2020年底开始萌芽,逐渐稳步发展,形成了名菜、月饼、点心、饮料等多个子系列,形成丰富多样的“博物馆里吃文物”文创体验活动,以及由此衍生的文化旅游融合大背景下,对全新的文创开发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中国大酒店“消失的名菜”团队复刻菜品

——整理自广州博物馆著《消失的名菜》

(1)根据材料一、概括广州市民饮食生活方式的两次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两次变化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请你为广州文化旅游项目“消失的名菜”提供一份方案,包括研发依据、制作途径、推广活动。
6 .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逐步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为了迎接建国70周年大庆,某校九年级学生围绕“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材料一   A.194927日,在蒋介石10次登上《时代》封面之后,毛泽东第一次登上具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封面(见下图)。一个星期前,平津战役刚刚结束,古都北平和平解放。这篇报道的背景是,美国人眼中的亚洲英雄蒋介石眼看失去了中国,而几个月之后,毛泽东将站在天安门的城楼上,宣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B.198616日,美国《时代》周刊以中国经济改革领导人邓小平为封面人物。《时代》周刊的高级编辑们表示,邓小平当选年度风云人物是基于如下原因:他在中国推行的新的经济政策,使世界上1/4人口的生活得到改善;世界局势将因此而更加稳定;中国经济政策的彻底改变,如果确实有效,将意味着对苏联模式的共产主义提出了另一个选择;这个改变将会给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带来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   1949101日开国大典时,接受检阅的炮兵部队使用的还主要是从国民党军队缴获的炮,以及一些土炮,只能打击地面目标。200910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国庆阅兵中,接受检阅的导弹方队,已经是包括地地常规导弹、地地中远程导弹、地空导弹、岸舰导弹、舰对空导弹、反舰导弹、洲际导弹、巡航导弹等多种导弹在内的装备方队了。……20177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在内蒙古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举行的阅兵式上,陆上作战、信息作战、特种作战、防空反导、海上作战、空中作战、综合保障、反恐维稳、战略打击9个作战群按作战编组接受检阅。

——摘自部编入教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A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毛泽东此时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国际国内背景是什么?
(2)材料一B中“他在中国推行的新的经济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这种新的经济政策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至少写出3个不同的角度)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所描述的建国近70年来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要求答出两个不同角度)
2023-09-11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任丘市第八中学中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citizen”一词最早被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在1864年出版的译作《万国公报》中翻译为“人民”;“As to wrongs or injuries done to the government or citizens of another state(他国被害,并他国人民受辱)”之后,又出现了多个表达“citizen”含义的汉语词汇,其中以“国民”“公民”较为常见。20世纪初,“公民”的内涵发生了变化……“citizen”的引入及其不断翻新,对于近代中国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对于厘清人民、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起了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

——据万齐洲《“公民”观念的输入及其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1)根据材料一,指出“citizen”一词传入中国的背景,并分析传入中国的客观影响。

材料二   随着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经济地位的相应提高,反映传统文化的借词尤其是饮食类、体育类借词发展迅速。英语中汉语饮食类借词是随着中华美食日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热爱而增多的,如Jiaozi(饺子),wonton(馄饨),mooncake(月饼),springroll(春卷),chowmian(炒面)等。

——摘编自张妍丽《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之文化透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英语中汉语借词发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有何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以来我国语言文化发展的认识。
2023-08-0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三海学地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农业生产水平大大低于1936年的水平,全国农业生产降了25%,其中粮食下降了22.1%。美国政府称,由于中国人口太多,没有政府能有效地解决人们吃饭的基本生活问题。但到1952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已经比1949年增加了44.8%。

——摘编自胡鞍钢《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1949-2012年)》等

材料二   1978―1989年,中国粮食进口大幅度上升,年平均粮食进口量达到1262.1万吨。与此同时,1979年我国以低于市场价格向农民征收的粮食数量则从755亿斤降到.700亿斤,1982年更是进一步降至606.4亿斤。这得到了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的极大欢迎。从1980年开始,国家还用进口的粮食在棉、糖产区实行换购、奖购农民自种的棉花、糖料,鼓励农民多种棉花、糖料,从而推动了有关产业的发展。

——摘编自叶明勇《新时期农村经济改革成功的原因再探》

材料三   2008年5月1日,美国《生物能源文摘》公布的研究报告称,中国目前公布的年人均消费肉类是53公斤,比美国少4.5成,如果中国人吃肉与美国人一样多,全球额外需要2.77亿吨饲料粮,因此“世界粮价飙涨是由中国人大量进口粮食造成的”,全球粮食危机是由于中国人开始吃肉造成的。

——朱华雄、瞿商《粮食安全:中国的还是全球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采取的解决“人们吃饭的基本生活问题”的重要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大量进口粮食的政策背景,并分析大量进口粮食带来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批驳美国《生物能源文摘》指责中国的报告。
2023-07-0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楷模和偶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志愿军抗击美国侵略者的英勇斗争,获得全国人民的高度崇敬,祖国人民把志愿军战士誉为“最可爱的人”。1951年3月,向全国农村发出爱国丰产竞赛挑战书,号召努力多产粮棉来支援前线。到9月底(行政区)的1.2万多个互助组、2700多个农业劳模应战。

——摘编自郑谦、庞松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通史》

材料二:见如图。


   

材料三:哥德巴赫猜想这个枯燥的数学术语,随着陈景润的故事成为青年人精神的巅峰,它激发了全国人民尤其是年轻人对于科学的无比热情。中国女排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又一偶像群体。中国人通过女排精神,还有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当然,另一类偶像也在这一时期悄然来到

——摘编自李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志愿军获得高度崇敬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丰产竞赛”产生的背景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的优秀品质?请挑选其中一位人物,设计一份简短的颁奖词。要求:饱含情感,体现人物精神内核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偶像崇拜现象出现的背景。概括指出这一时期偶像崇拜的特点。
2023-07-20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40年,正值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结束后不久,故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被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

——摘编自杨德才《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


(1)根据材料一,指出打开“中国的大门”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并说明这一事件爆发的原因。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0月14日发表讲话时指出,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是建立经济特区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省份。


(2)实行改革开放是党的历史上哪次会议作出的伟大决策?广东建立的“最早”的经济特区是哪一个?2020年是该经济特区建立多少周年?
(3)综合上述材料,对比现代中国的开放与近代中国的开放的不同之处。(提示:从开放背景、所处地位、影响等方面作答)
2023-08-3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连江镇郭集学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