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①都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②都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路线方针
③都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④会议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在实践中得到坚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3-08-21更新 | 72次组卷 | 32卷引用:湖北省梁子湖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充分说明(     
A.改革开放是富国强国之路B.我国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
C.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
3 . 建构立体的历史时空认知体系对我们学习历史十分重要。新中国经历了若干历史时期,以下历史时期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
B.巩固新生政权——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
C.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
D.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
2023-05-05更新 | 79次组卷 | 80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命题比赛历史试题(花湖中学1)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代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起步并首先取得突破的。在邓小平的支持下,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推广开来。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扇面形辐射的对外开放大格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材料二   改革在前,开放在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呈现出改革与开放交互进行的新局面。改革越是深入,越需要借助开放的动力;开放越是扩大,越需要改革的支撑。改革开放相互联运相互促进,形成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合力。

——摘编自葛努力《善于改革与开放关系的深层探析》

材料三   改革与开放,无论从哪个维度比较,2013年都与30多年前惊人地相似。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1979年,我国决定成立深圳特区,中国经济开始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2013年,中国(上海)自贸区挂牌启动,被赋予深圳特区同等的历史地位。

——张小平《开放与改革再出发》(20131226日《中国经济导报》)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在农村进行了怎样的改革?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2)材料二认为,我国改革与开放的相互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3)根据材料三回答,2013年“与30多年前惊人地相似”的含义是什么?
(4)综上,谈谈你的认识。
2023-04-1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1)材料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哪一次会议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党的工作中心是什么?这次会议中国共产党在哪些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会议作出了什么样的历史决策?
(2)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真理的标准是什么?
2022-09-07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歌描绘的两位领导人是(     
A.毛泽东和邓小平B.孙中山和邓小平
C.孙中山和毛泽东D.刘少奇和邓小平
2022-09-05更新 | 381次组卷 | 74卷引用:湖北省孝南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前行,虽然出现过严重失误,但最终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起步】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1)我国通过实施哪一计划改变了上述落后现状?该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制度确立】



(2)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完成有什么重大意义?

【出现失误】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

——1958813日《人民日报》社论


(3)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哪一重大失误?

【拨乱反正】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4)“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指的是什么?它是哪次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

【以史为鉴】


(5)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2022-07-28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命题比赛历史试题(樊口中学,2)
8 .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从那时起,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阔史诗。请你根据材料,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材料一: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然而,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材料二:“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材料三:饱经沧桑的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开始了决定命运的抉择,对于无数人来说,12月18日开始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1)材料一中“两个凡是”方针的实质是什么?针对于此,当时中国掀起了一场怎样的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4)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原因。
2022-07-1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命题比赛历史试题(花湖中学1)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C.邓小平南方谈话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0 . 《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期刊之一,邓小平先后在1979年和1986年两度当选其年度风云人物,并先后8次登上它的封面,你认为他获得此殊荣的最主要原因是(     
A.他实行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B.他为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贡献
C.他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D.他为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2022-05-05更新 | 176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命题比赛历史试题(汀祖中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