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没有人会预料到,当一个刚刚饱经十年文革摧残的国家复苏起来的时候,会爆发多么剧烈的能量迎来多么欣喜的未来……这一年,中国站上了希望的新起点。”材料中“中国站上了希望的新起点”指的是(     
A.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B.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工作重心转移的决策
2023-08-03更新 | 89次组卷 | 36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遵义第一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5月文综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假如你是一位记者,专题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你的报道中不应该出现以下哪个观点(     
A.主张“以阶级斗争为纲”B.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主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3 . 1921-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光辉历程,这个历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不断求索、走向复兴的历史。阅读下列党史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追忆历史】

材料一:



【拥抱今天】

材料二:



【展望未来】

材料三: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趁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材料一四幅剪纸图案分别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四件大事,图①事件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什么道路?用图案代号排列四件大事发生的先后顺序。
(2)材料二示意图,反映了国内生产总值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这样的发展态势得益于党哪项政策的实施?
(3)根据材料三,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实现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中共十九大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而确立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2022-10-0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贵州省铜仁市中小学教师业务考试复习试题-初中历史试题六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人民日报》社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的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这反映了党和国家要(     
A.实施“一五计划“
B.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对城市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D.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22-07-08更新 | 109次组卷 | 35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     )、开动脑筋、(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022-04-0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贵阳市白云区白云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歌曲《春天的故事》


(1)请问:“有一位老人”指的是谁?画的这个“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什么政策?这个政策是我党在哪次会议中做出的决定?
(2)1980年,中央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的经济特区有哪些?
2022-02-2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黔峰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邓小平(右图)第一次成为《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题词为:给饱受极端主义之苦的中国带来了稳定与安宁。


材料二: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1978年)邓小平及其同像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如果我们追溯中华人民共和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则需永远铭记……最鲜明的特点是……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四: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


(1)材料一中的“极端主义”指的是哪一事件?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还发生了什么严重失误?
(2)材料二中的“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重大会议?为此次会议的顺利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哪一事件?“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在此次会议上做出的什么决策?
(3)材料三中“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采取的具体举措是什么?该具体举措最早是在哪里被探索出来的?第一扇“窗”指的是哪一城市?
(4)材料四中“走自己的道路”指的是党最终找到了一条什么正确道路?在探索这一道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什么理论?该理论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了党章?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任务的标志是(       
A.1980年,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
B.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基本结束
D.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召开
9 . 纵观各国的发展历程,改革始终与之相依相伴,每一次改革都发人深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注:普特=16.8千克)

年份1921年1923年1925年
粮食产量(普特)22.13亿34.55亿44.24亿

——《历史--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时工时;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面对外部环境变化,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摘自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1)材料一中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什么特点?
(3)材料三中的改革开放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历史性决策?在这次会议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021-10-29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贵州黔东南州中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10 . 纵观古今中外各国的发展历程,改革始终与之相依相伴,每次改革都发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1978年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博鳌演讲

材料二: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的标志事件(会议)是什么?该事件确立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2)材料一中率先从农村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有何目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邓小平南方谈话有什么重要意义?写出这条“中国道路”的名称。
2021-08-0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