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深化了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C.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D.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023-10-26更新 | 177次组卷 | 72卷引用: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与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奠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础
B.明确了特区姓“社”不姓“资”
C.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
D.解决了人们思想认识的重大问题
2023-09-18更新 | 82次组卷 | 73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南丹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建构立体的历史时空认知体系对我们学习历史十分重要。新中国经历了若干历史时期,以下历史时期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
B.巩固新生政权——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
C.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
D.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
2023-05-05更新 | 79次组卷 | 80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光辉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摘自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材料二 在1945年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表达了对于未来的美好设想他提出未来中国工业建设要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但是,当中国人真正掌握国家政权的时候却发现想要描绘出美丽的画卷是如此之难。

材料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中国走向了一条富裕安康的强国之路。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我们已经站起来了”的重要事件及其时间。
(2)针对材料二中“如此之难”的问题,新中国是怎样应对的?在工业、交通方面分别取得了什么成就?(请各举一例)
(3)材料三的会议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主要得益于哪一伟大决策?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伟大决策的历史作用。
(4)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这条“东方巨龙”日益“强起米”。综合以上材 料,我国取得的这些成就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2022-12-2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南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教学实验研究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新命运】

材料一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标志是什么?怎样理解“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的含义?

【新制度新阶段】

材料二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毛泽东在1956年最高国务会议第六次会议


(2)根据材料二,概括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新时期新探索】

材料三   《光明日报》上发表的文章



                                                            图1                                                               图2
(3)材料三中两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图2反映的会议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

【新时代新征程】

材料四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表示,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0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01月01日01版)


(4)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四提到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识。
2022-11-0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解决,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四川金堂县贫农分到了土地

材料二   农业生产合作社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把社员私有的主要生产资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组织集体劳动,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取酬”,不分男女老少,同工同酬。

——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问题的决定,把调动亿万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作为制定一切农村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正确的政策,必定推动人民的实践活动。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率先实行分田包干到户,在短短的几年里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解放并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从而使长期处于贫困中的几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摘编自冯毓奎、王悦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作用探析》等


请回答:
(1)材料一这幅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三大改造”中对农业改造的形式。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三大改造”中生产资料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农村改革的背景。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农村政策的认识。
2022-11-0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大直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实现中国梦是所有中国人不断追求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始了一个新时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它的前途命运,在这以前和这以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划时代的变化,集中起来就是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统一(除了台湾和香港、澳门以外),开始为祖国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编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

材料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014323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是哪一年成立的?并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的社会结构与前途命运发生了怎样的根本变化?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建设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在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你觉得它的精髓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义了怎样的奋斗目标?哪一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南和行动指南?
(4)综合上述材料,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为中国梦的实现奉献自己的力量?
2022-10-2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大直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年代尺是记录历史的工具。观察以下年代尺,空白方框内应填写的是(     
A.1976年B.1977年C.1978年D.1981年
2022-10-2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大直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原苏联某总理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B.照搬苏联的道路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D.人民公社化道路
2022-10-06更新 | 315次组卷 | 75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凤山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回首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光辉历程,党的一个又一个重要会议,作为奋斗的证言,作为信仰的烙印,作为前进的里程碑,铺就了我们从昨天走到今天、从今天走向未来的路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迎春花绽放的三月,中国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时间。中新网客户端北京3月5日电今天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作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它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材料三: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必须指出,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模式。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材料一中所说的“全国两会”是指哪两个会议?两个会议的第一届召开的时间分别是哪一年?
(2)材料二中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哪一年召开?会上确定了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什么?并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
(3)材料三的这个文件是在哪一次大会上通过?结合材料回答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在哪里?
2022-09-3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横州市百合镇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