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重大的、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事件,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     
A.中国七届三中全会B.中国八届三中全会
C.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国十二届三中全会
2024-01-06更新 | 105次组卷 | 48卷引用:河北省迁安市杨店子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深化了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C.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D.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023-10-26更新 | 177次组卷 | 72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大厂二中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建构立体的历史时空认知体系对我们学习历史十分重要。新中国经历了若干历史时期,以下历史时期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
B.巩固新生政权——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
C.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
D.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
2023-05-05更新 | 79次组卷 | 80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奋进中,有过三次重要转折:一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革命斗争阶段,遵义会议是其中标志性的转折,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应对反“围剿”失败、长征前期损失惨重的变局,确立了毛泽东的核心领导地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真正“成年”,开始独立自主地谋划中国革命的大局;二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其中标志性的转折,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应对前期艰辛探索的经验教训、回应全国人民对“拨乱反正”的迫切愿望,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科学系统地谋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局;三是在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十九大是其中标志性的转折,大会宣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诞生,科学判断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随后,我们党又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判断,科学判断国内和国际形势,是新时代科学谋划大局、有力开拓新局的逻辑起点。


(1)根据材料指出百年党史中的三次标志性转折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三次转折性事件分别解决了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分析三次转折性事件的共同点是什么?
2023-04-1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河北省承德地区中考模拟(12)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     
A.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
B.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C.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的领导地位
D.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2023-04-1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河北省承德地区中考模拟(15)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如图是我国城镇人口变化示意图,其中城镇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是(     
A.新中国刚成立初期B.一五计划时期C.大跃进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2023-04-1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河北省承德地区中考模拟(14)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对35票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下列哪项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条件(     
A.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B.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中国恢复
C.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D.20世纪70年代发展中国家成为一支重要力量
2023-04-1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河北省承德地区中考模拟(9)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指的是(     
A.党的工作中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B.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农村转到城市上来
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
D.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
2022-12-17更新 | 178次组卷 | 36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第十四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原苏联某总理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B.照搬苏联的道路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D.人民公社化道路
2022-10-06更新 | 315次组卷 | 75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事情总是发展的。一九--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195611月)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人们的手脚,使中国与西方国家原本缩小了的差距越拉越大。经过十年“文革”,也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从此中国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材料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其基础和源头是改革开放之前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

——习近平


(1)材料一中“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当时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国社会性质的这一改变,是哪一事件作用的结果?
(2)据材料二,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这次会议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2022-09-2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