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47 道试题
1 .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古往今来,粮食问题都是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某校八年级(1)班围绕“粮食问题”开展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1)图一中农民的行为是否合法?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二中1949年到1959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图三到图四的变化受哪一政策的影响?这一政策实施的意义是什么?
(4)综合上述图片、所学知识和问题,概括我国在制定农村政策时应遵循的依据是什么?
昨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加以改正。
(1)民国10年,从北京法租界到南湖红船,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开天辟地的大事。
(2)1935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
(3)1956年“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大跃进”,拉开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名校之约大联考中考导向压轴信息卷历史试题
3 . 某班开展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什么影响?
(2)抗日战争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这场战争的起点是什么?在这场战争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的是哪一政党?
(3)孙中山通过辛亥革命让中国人民“醒过来”,他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哪场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
(5)改革开放中在农村实施的主要政策是什么?
(6)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的外交布局是什么?
(7)作为中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应该怎样做?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南部学区2023—2024学年名校调研九年级下学期第五次模拟测试
4 .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同学们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两项任务。

材料一   传统的现代化道路就是指由西方文明所主导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其本质就是以西方文明为内核,融合了现代工业发展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之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相对于西方现代化道路而言的,它是以中华文明为内核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同时也是在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基础之上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原则和价值旨归的现代化发展新路。

材料二

笔记一笔记二笔记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力量问题,并提供了正确方向指引和坚强组织保障。

——摘编自齐英艳《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取得历史性成就雄辩地证明,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实际、植根中国国情、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现代化新道路。

——摘编自鲁保林等《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底气》

党领导人民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我们成功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方向和路径。

——摘编自尤琳等《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之路》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传统的现代化道路”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内核。
(2)请从材料二中选择一则笔记,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炼观点,并综合上述材料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至少列举两个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总结提升。)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部分校九年级6月网上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请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主题,完成以下两项任务。
【任务一:图解历史】中国式道路探索示意图 

【任务二:观点论证】: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阅读笔记。

笔记一

笔记二

摘录内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力量问题,并提供了正确方向指引和坚强组织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取得历史性成就雄辩地证明,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实际、植根中国国情、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现代化新道路。
摘录处齐英艳《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鲁保林等《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 代化道路的底气》
(1)根据任务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在材料中的①处填入相应的历史事件。请总结中国道 路早期探索受挫的原因。
(2)请从任务二中选择一则笔记,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炼观点,并综合上述材 料,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实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有总结提升。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三中学九年级中考三模考试文综试卷 -初中历史
6 . 思想的转变与解放折射出历史变迁,推动社会转型与变革。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是以穷奢极欲为消费指导思想的,它对后世尤其是西汉消费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汉初统治者将黄老之学中的无为而治、节欲崇俭、与民休息的观念转化成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不仅为后世皇帝树立了节俭榜样,而且为后世节俭思想提供了有力例证。汉武帝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包括奢、俭范畴在内的儒家伦理思想系统化、纲常化,“崇俭黜奢”便成为消费领域内的基本规范。

——陈新岗《古代中国消费思想史》

(1)材料一中,秦汉时期消费思想有何变化?简述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公元1416世纪,在欧洲发生了一场文化运动,它起源于意大利,后传播到英法等国,这是中古时代走向近代的一次蜕变。文艺复兴名义上是为了恢复古典的文学艺术,实际上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上摆脱封建主义的束缚,提倡关心人、尊重人,给人以个性自由和人身自由的要求。

——摘编自陶军《思想解放史录》


(2)根据材料二、概括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及其反映出的欧洲社会发展趋势。

材料三   李华同学阅读《中国思想解放20年透析》一书后做了如下笔记摘要

思想解放实践探索
·大讨论冲破“两个凡是”桎梏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
·南方谈话解决姓“资”与姓“社”
·凤阳“花鼓”:惊天动地开新篇
·经营承包责任制:各司其职见成效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新突破

(3)根据材料三、简述思想解放是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
7 . 下表示意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征程的部分史实,对其理解最准确的是(     
史实11979年,邓小平说:“……广东……也搞一个特区 ……”
史实21980年,邓小平说:“……要使每家每户……增加收入。有
的可包给组……”
史实31982年,邓小平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 体实际结合起来……”
史实41992年,邓小平说:“……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农村的生产力B.南方沿海率先开展对外开放探索
C.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中共对改革开放做出科学的构想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中考历史预测卷(二)试卷
8 . 1978年新华社记者到安徽采访看到的情况令人心酸:凤阳县前五生产队,10户人家有4户没有大门,3户没有桌子,68人中有40多人没有棉裤。据统计,1978年,全国农民每人年平均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仅有74.67元,其中2亿农民的年平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亿人每天能挣到1角1分钱。相当多的农民辛苦一年不仅挣不到钱,还倒欠生产队的钱。据此可了解(     
A.“大跃进”运动的后果B.社会主义改造的影响
C.农村进行改革的原因D.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9 .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说:“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我们党和政府在农村“大胆地试、勇敢地改”的重大举措是(     
A.进行土地革命B.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建立人民公社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该体制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期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力、物力来发展经济。但是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容易打击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生产力水平的继续提高。

材料二

年份
项目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元)粮食产量(万吨)大中型拖拉机(万台)小型拖拉机(万台)
19781343047656137
2000225346217831264
20105991564683921786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1)据材料一、概括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农业农村有何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发展与政府实行的哪一政策有关。
(3)综合上述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