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21 道试题
1 . 经济运行的过程就是各类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强调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市场作用全新定位”。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再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标志着我国已经确立(     
A.社会主义制度B.市场经济体制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计划经济
7日内更新 | 9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二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2 . 下表为大型纪录片《四十年四十个“第一”》部分剧集的内容。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人民(     
悦宾饭馆北京第一家个体饭店
广州白天鹅宾馆国内第一批中外合资酒店
山东棉花生产大户赵汝兰家第一批被媒体报道的农村万元户
义乌小商品市场中国第一批小商品市场
A.前赴后继追求民族解放B.白手起家创建社会主义
C.解放思想顺应历史转折D.乘势而上建成小康社会
7日内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四运动突破了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阅读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

事件

1949年

开国大典

1952年

土地改革完成

1954年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6年

三大改造完成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

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1984年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

1984年

“一国两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1992年

中共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五四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据材料概括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两个或两个以上)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4 . 中国现代化进程实现了从被迫卷入西方现代化到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引领世界现代化新潮流的历史性转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被称为“洋务派”。他们力图通过学习和仿效西方,开展了一场历时35年的洋务运动,进行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洋务派进行的“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指出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时期概况
第一阶段:1921-1949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第二阶段:1949-1978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第三阶段:1978-2012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大胆探索,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体制保证和物质条件。
第四阶段:2012年至今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辟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境界。

——摘编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三阶段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中进行的大胆探索,概括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历程的特点。

材料三   2020年底,中国实现了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3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9358元,比上年增长5.4‰…中国式现代化使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摘编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

(3)根据材料三、简析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
7日内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历史真题
5 . 每一次危机既包括导致失败的根源,又孕育着成功的种子。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861年臭名昭著的“解放”,事实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1)材料中的“解放”指的是什么?此次“解放”对俄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2)日本面对美国的挑战,以西方为榜样进行的改革是什么?此次改革在社会生活上提倡什么?
(3)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列宁领导苏维埃俄国实施了哪一政策?
(4)传统观点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中国在哪次会议上打破了这一观点?
(5)你认为上述事件要取得成功需要哪些因素?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中考全真模拟试卷
6 .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这一伟大创举,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伟大创举”指的是(     
A.积极建立一批新的经济特区B.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继续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7日内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反映了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当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等高频词大量出现时,应该是(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六七十年代
C.20世纪90年代D.20世纪七八十年代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名校之约大联考中考导向压轴信息卷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之日起,历经百年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农业社会的稳定性,中国被迫加入世界现代化的进程。而新中国的成立则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打开了前进通道,中国开启了主动现代化的征程。近代以来,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求索,试图找到中国现代化的方案。特别是辛亥革命之后,现代化方案都是外源式的,这些不顾本国国情盲目照搬照抄他国的做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奋斗中,逐步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内生性方案。

——张占斌、王学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基础、思想演进与实践逻辑》

(1)根据材料,概括近现代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两个重大举措。谈谈中国式现代化给你的启示。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九年级三模历史试卷
9 . 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里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阳光新时期的来临。这个来临的新时期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7日内更新 | 149次组卷 | 106卷引用:2018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同步训练题
10 .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形成三次现代化高潮,而中国也走过了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模仿到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指的是西欧和北美,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大多数国家都是,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

——摘编自杨宁一《现代化理论》

材料二:新中国建立后,中国选择了适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探索非资本主义现代化。1979年后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找到了顺应全球发展潮流、兼采各国发展所长、发挥自身独有特色的发展方式。

——据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和罗荣渠《现代化新论》整理

材料三:“数”读非凡十年(20122022年):

序号

内容

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稳居世界第2

我国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

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78.2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4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

改造棚户区住房4200多万套,改造农村危房2400多万户

——据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整理

(1)依照材料一的标准,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属于哪种类型?结合中国近代史说明你的判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成立后在经济领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探索史实。
(3)材料三从哪些方面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就?综上,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年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中考模拟历史试题五(三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