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21 道试题
1 . 一部思想解放史,就是一部互融交流的文明发展史,也是一部除旧布新的改革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

——易中天《先秦诸子文化》

材料二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跨世纪大辩论”指什么事件?列举“大动荡、大变革”在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方面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要试验的经济模式。并简述邓小平南方谈话是怎样推动社会发展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华民族不断实现伟大飞跃的主要原因。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九年级中考模拟预测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2 . 制度创新是一个民族、国家、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近现代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不断调整与完善中迈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之史》

材料二   (苏联)五年计划(1928-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早在1979年,当人们还在狂热地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捍卫,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批判的时候,邓小平就独树一帜地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谭劲松《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材料分析得出列宁对将要实施的“国家资本主义”的态度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对苏联由“怀疑”到“模仿”的原因。
(3)材料三中人们捍卫的“计划经济”是受到哪一模式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在经济体制上有何重大突破?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制度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衡阳市八中教育集团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3 . 请观察表格内容,确定一个观点,写一篇80-120字的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论结合,
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人物观点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周口市第一初级中学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4 . 1989-1992年《人民日报》经济类社论共46篇。观察表格,这一时期的“经济政策”围绕的主题是(       
社论主题经济政策人口问题“三农”问题国企改革与发展其他
篇数245773
所占比重52.2%10.9%15.2%15.2%6.5%
A.是否实行对外开放B.土地承包权问题
C.计划与市场关系D.筹划一带一路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周口市第一初级中学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4月在重庆考察时指出:要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思想舆论引导,坚定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激发全体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任选一个方面,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用中国现代史两个及以上的史实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题押题卷(五)
6 . “市场的强大在于激励协调,而驾驭市场的困难也正来自于激励的不协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此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必然触及一些人的既得利益,也会违背一些人的传统观念。许多企业家的经济利益受损,他们对经济决策的垄断权被打破。也有不少人担心罗斯福在搞独裁,担心政府过多干涉私人经济会从根本上改变美国体制。保守派占多数的最高法院几次三番宣布新政法律违宪,赫伯特·胡佛称新政是“全国迄今为止对自由主义精神的最大侵犯”,在他们看来,新政的最大问题是削弱了美国自由的根基。

——钱满素/张瑞华《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罗斯福新政违背一些人的哪一传统观念?它又是怎样打破许多企业家“对经济决策的垄断权”?为什么“有不少人担心罗斯福在搞独裁”?

材料二 在苏联74年的历史上,它是与采取军事共产主义统制体制发展经济的模式相对立的另一种发展模式。在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这一重要问题上,列宁在实践中通过新经济政策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陆南泉/黄宗良《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经济政策与“军事共产主义统制体制发展经济的模式相对立”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一政策的推行有哪些意义?

材料三   与自然科学的哲学原理相同,政府不可能以有限的认知能力把握市场的无穷变化,更不可能以有限的执行能力驾驭宏大深厚的市场。对市场的敬畏是制定经济政策的前提,敬畏来自于对经济规律的尊重,而经济规律则代表着亿万市场参与者的根本利益。

                                          ——许小年《自由与市场经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新中国建设史,列举违背其经济规律的主要史实。

材料四  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与市场都有着自己的功能和作用边界,在此基础上,政府和市场都可以充分而有效地发挥作用,不能将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对立起来,不能以为强市场就一定是弱政府,强政府一定是弱市场。政府与市场,两者不是在同一个资源配置领域、同一个层面发挥作用,不会有强政府和强市场的此消彼长的对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研究学部《45位著名学者纵论政治经济学》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哪些特点?根据材料四回答,应该如何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热点押题专练07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与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原创】-2024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解读与押题专练
2024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不断地调整各方面的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从而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实行(     
A.平均分配B.实物分配C.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按需分配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热点押题专练07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与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原创】-2024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解读与押题专练
8 . 下列符合内容的主题是(     
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根本目的: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
根本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对社会主义的探索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经济体制的改革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
9 . 改革开放以前,市场经济只有与私有制相连接的一种形式,即只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样一种类型。中国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连接的实践,开创了市场经济的另一种形式。这种新形式的市场经济(     
A.开创于三大改造时期B.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C.完全抛弃了计划经济D.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成熟,企业的股权结构趋于多元化和相互融合,要找到一个单一所有制的企业越来越难,应摒弃按所有制对企业进行分类的传统做法,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除了对为数不多的特定行业和企业实行进入限制或经营活动管制外,其他行业和企业一律实行“竞争中性”。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企业管理模式发生的变化,并概括二者产生的共同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的主张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分享你的感悟。
7日内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