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4 道试题
1 .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形成三次现代化高潮,而中国也走过了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模仿到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指的是西欧和北美,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大多数国家都是,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

——摘编自杨宁一《现代化理论》

材料二:新中国建立后,中国选择了适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探索非资本主义现代化。1979年后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找到了顺应全球发展潮流、兼采各国发展所长、发挥自身独有特色的发展方式。

——据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和罗荣渠《现代化新论》整理

材料三:“数”读非凡十年(20122022年):

序号

内容

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稳居世界第2

我国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

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78.2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4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

改造棚户区住房4200多万套,改造农村危房2400多万户

——据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整理

(1)依照材料一的标准,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属于哪种类型?结合中国近代史说明你的判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成立后在经济领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探索史实。
(3)材料三从哪些方面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就?综上,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认识。
2024-06-1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年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中考模拟历史试题五(三模)
2 . “开放则兴,封闭则衰”。随着时代演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舞台成为国家发展重大战略。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开放拥抱世界,封闭导致落后”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天朝梦碎被动破壳】

材料一:鸦片战争爆发之前,英国曾经派遣使团来到中国,以期达到通商的目的,而乾隆皇帝却拒绝了这一使团有关开商埠减课税的要求,理由是天朝物产丰盛,没有与他国通商的需要。

——摘编自赵君尧《鸦片战争与近代中西文化冲突》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走向沉沦,一批批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不断向西方学习,先后兴起旨在学造西方器物的洋务运动以及旨在仿行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摘编自何成刚《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文化交流与传播》

(1)依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人面对西方的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学习西方以图自强】

材料二:

图A 孙中山

以人文思想为主的科学传播者,系统展示了科学精神对文化的巨大作用和影响。通过彰显科学怀疑和批判的精神,新文化运动对传统采取了激进的批判态度,“打倒孔家店”一度成为激进的知识分子进行文化革新的口号。

——摘编自张焱、郝苑《科学精神的启蒙——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传播》

(2)图A人物借鉴西方民主思想和制度创立了什么理论?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倡导的“科学精神”的内涵。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
【主动开放面向世界】

材料三

图B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

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总量陆续超过了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5个主要发达国家。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外资流入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真正地富起来了:截止2017年,全国城镇人均年度可支配收入为36000多元,农村居民人均年度纯收入13400多元。

——摘编自季晓莉《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华民族“富起来”了!》

(3)结合所学知识,补全图B中横线处内容。依据图B,简述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依据材料三,概括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
【顺应时代傲立潮头】

材料四: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我国成为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摘自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4)依据材料四,概括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开放发展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这一论断的认识。
2024-06-16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材料,以“我眼中的战后世界”为线索,选取三个或三个以上事件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符合逻辑)
2024-06-16更新 | 2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4 . 一河通古今,一脉传千年。同学们以“中国历史上水陆交通的发展”为主题进行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展板一:水利泽万民红山文化位于燕山(在今北京)以北、西辽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种植主要以谷类植物为主,小米、糜子米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主要食物。

——《单新史话》

鱼嘴分江内外流
宝瓶直扼内江喉
成都坝仰离堆水,
禾稻年年庆饱收。

——董必武

展板二:智慧淌千年①隋唐大运河下游的宿州,因运河的修建而成为区域商业中心;扬州成为中国东南第一大都会、对外开放的港口之一
②北宋时期每年通过运河自江淮运抵开封的漕粮达600万石到700万石。新中国成立后,今天大运河的苏北段,是北煤南运的重要通道,每年的航运量相当于3条京沪铁路的运量。

——摘编自倪玉平《大运河,流动的国家记忆》等

展板三:丝路畅东西

丝绸之路:商旅图(敦煌壁画)

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市舶司遗址
2024年1—3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4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以美元计为76.5亿美元,增长8%)。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官网


(1)请写出与展板一中红山文化生活场景相似的中国境内早期人类。根据诗句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展板一地图所示水利工程的重要价值。(答出一点即可)
(2)请写出展板二中大运河A处的名称。并选择展板二中的史事说明以下观点。(要求:只填序号)
a.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b.大运河带动沿岸城市发展
(3)展板三中的三个“路”之间有何内在联系?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它们的共同作用。
2024-06-1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多校联考2024年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024八年级下·江苏·专题练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如图反映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     

A.创新宏观调控方式   B.加快推进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C.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D.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024-06-1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高频选择题50题)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6 . 近代以来,众多仁人志士都梦想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国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积极探索和努力奋斗,现在中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财政收入不增加,军事工业便不可能发展。而国家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首先使国家富起来。在这种形势下洋务派提出“欲自强先求富”,强调以“富”为基础和“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的主张……

——摘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91》

(1)根据材料一归纳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名称。

材料二   本厂购用官机,己亥(1899年)开始只二万锭,甲寅(1904年)增二万锭……自甲寅(1914年)起……每日纱数增至百一十箱。乙卯(1915年)以后,六万六百锭,纱数同时递增,到本届增至百九十箱。

——摘编自张謇《大生纺织公司二十年纪念开会词》(1917年)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大生纺织公司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渗透与扩张,加之国内各派军间又进行了长达三年的混战,企业集团更是雪上加霜。另一方面,张謇急于建立庞大的企业体系,陷入欲速则不达之窘境,民国十四年(1925年)仅一厂债务即高达900万两以上。

——摘编自曹琳《中国现代化的先驱》

(3)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材料四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行业53年农轻重比例(%)57年农轻重比例(%)53—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52.843.54.5
轻工业29.629.212.8
重工业17.627.325.4
(4)根据材料四表格中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一时期成就的取得有何意义?

材料五   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亿元。经过艰苦努力,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3679亿元。……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约40倍,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7%上升到17%左下。

——摘编自戢广南主编《中华民族大团结》

(5)根据材料五,概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变化趋势?
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01.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民总收入突破1万美元,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制造业增加值多年位居世界首位,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2013—2019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

材料二   党中央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20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2%,基础教育巩固发展,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

——材料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改革开放简史》

(1)据材料一,概括我国的经济建设成就。
(2)据材料二,分析取得材料一成就的原因。
(3)从材料一与材料二内容的联系中,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这种变化,各诸侯国实行变法。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两次进行变法。变法的其中一项重要措施是“开阡陌封疆”,允许土地买卖,打破公田和私田的界限,建立名田制,从法律上承认井田制的崩溃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商鞅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实力大为增强。公元前230年,正式启动统一战争,秦军势如破竹,仅用十年时间攻灭六国,统一全国。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简明中国历史读本》等整编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一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是材料一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没有涉及”。
A.商鞅变法通过法律手段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
B.商鞅变法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
C.秦灭六国后,秦始皇派兵统一了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   美国不仅引进英国的机器,而且不断地改进和发明新的机器。这是美国工业革命中的一个重要现象。美国较早实行专利制度,鼓励发明创造。1790年美国第一届国会就通过了《专利法案》。1790—1800年,正式注册的发明专利有276项,1850—1860年达到2.52万项。除了一些机械发明外,还值得注意的是,轧棉机的发明人惠特尼还发明了滑膛枪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方法。此后,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方法得到推广,降低了机器的生产成本,大大推动了美国机器制造业的发展。

——摘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3)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推动工业革命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

材料三   2015年和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印发《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2.2%迅速增至2022年的60%以上,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据中国历史研究院主编《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整篇

(4)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加快创新发展的重大举措,并指出实施这些举措所取得的成就。
2024-06-15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中考历史真题(A卷)
9 . 弘扬辽宁精神,续写时代华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危机·救亡图存】

材料一:日本关东军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次日攻占沈阳,并相继占领东三省……此后,辽宁各地民众同仇敌忾,纷纷揭竿而起,开展抗日战争。

——摘编自《辽宁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贡献》

(1)写出材料一中发生于“沈阳”的历史事件的名称。概括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

【经济建设·长子情怀】

材料二:这一时期我国共兴建156项重点工程,辽宁有24项,位居第一。

某时期辽宁兴建项目简表(部分)
城市项目个数典型项目
沈阳7沈阳第一机床厂
抚顺8抚顺铝厂
阜新4阜新海州露天煤矿
鞍山1
本溪1本溪钢铁公司

(2)将材料二中★处补充完整。材料二中这些项目兴建于什么时期?

【伟大时代·创新实干】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分析中共十八大以来辽宁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设计一则宣传语为辽宁全面振兴助力。
2024-06-15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2024年中考三模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 -初中历史
10 . 四月芳菲,琼州潮涌,海南再次为世界所瞩目。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盛大开展,这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是中国不断扩大开放的有力见证,也是海南自贸港建设蓬勃兴起的生动注脚。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被赋予改革开放新的重大历史使命。

——《新华社: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当年,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什么?

材料二:要把海南更好发展起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依托自贸港政策,海南持续奏响练内功、转动能、引外力经济转型三部曲,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成效,发展新动能不断积蓄。五年来,海南GDP平均增长5.3%。苦练内功,努力改善发展环境。软件方面,五年来,海南累计发布制度创新案例134项,极简审批成为全国标杆。硬件方面,海口美兰机场二期启用,环岛旅游公路开通在即,各市县医院、学校等大批项目建设落成……一系列交通、民生等领域基础设施加快完善。

——《新华社:征程万里风正劲》

(2)根据材料二,指出把海南更好发展起来的根本出路是什么?在自贸港政策的依托下,概括海南发展的表现。

材料三:如今,中央政府确定海南建设自贸区和自贸港的总目标,不仅为海南全面实现现代化勾画了科学的蓝图,而且也为旅游业的全面、高质、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旅游零售、国际空港、高新技术等产业在海南蓬勃发展,开放程度更高,营商环境优越,充满机遇与可能性。我们看到了非常多新的机会,同时很多国际品牌客户也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这里。

——《新京报:海南建成自由贸易港的优势在哪里?》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自贸区的设立将给海南和中国带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
2024-06-15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九年级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