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转折和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全面爆发,1945年结束)
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统计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约900万,另有2000多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美元。死亡人数约6000万,物资损失超过40000亿美元。

——数据来源: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两次世界大战战后大事记(部分)191711月,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出现了一些社会主义国家。
1920-1922年,甘地领导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

(1)根据材料,概括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及战争性质。
(3)根据材料中两次世界大战战后大事记,请你从“两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或“两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两个观点中,选择其中一个观点,并选取材料中的两个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总结提升)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九年级下学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卷(BEST联考二)
2 . 马克思曾说,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马克思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最终,“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材料一:14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在欧洲萌芽,15-16世纪,欧洲掀起了思想解放运动和地理大发现活动。从17世纪起,英法美等国先后通过革命或改革等方式,颁布法律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使国家主权从一个人手中转移到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的议会手中,资产阶级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取得了胜利,成为新社会的统治阶级。这一政治模式否定了君主专制,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发展。

——臧荣主编《历史必修1》

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从英国先后扩展到法、美、德等许多国家。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之成为经济附庸,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造成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资本主义各国争先恐后地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以便为本国经济发展获得更多的市场,20世纪初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材料三:历史上出现的国际秩序,都是在战争结束后由战胜国提出并建立起来的,反映了战后的力量对比,体现了战胜国的利益。因此新秩序建立的时间都较短,但是,冷战的结束没有战胜国与战败国的区别,国际主要力量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设想来确立新的国际秩序。因此,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必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将不可避免的充满矛盾和斗争。不管怎样,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演变,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要力量。

——曹胜强《现代国际关系史》

材料四: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再不能把自己阶级的生存条件当做支配一切的规律强加于社会了。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摘自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资本主义”首先在哪一个国家萌芽?美国颁布了什么法律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2)材料二中的“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先决条件是什么?什么事件标志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材料三“冷战的结束没有战胜国与战败国的区别”中的“战胜国”和“战败国”分别指什么?推动“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演变”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是什么?
(4)材料四的内容应该出自于哪一部文献?
(5)综合上述材料,你觉得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什么特点?
昨日更新 | 2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祁阳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44年6月12日,毛泽东在延安会见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时致词说:“各位到延安时,正遇着欧洲开辟了第二战场,第二战场的开辟,其影响不仅在欧洲,而且将及于太平洋与中国。”可见,第二战场的开辟(     
A.体现了合作抗击法西斯的精神B.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C.促进了欧洲战争策源地最终形成D.加速了日本偷袭珍珠港计划实施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全球的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龟开始了欧洲霸权的削弱……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非洲。两次大战战后时期的另一个差别是1945年以后殖民地臣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这与1918年以后帝国权力的加强形成了鲜明对照。20年内,欧洲诸幅员辽阔的帝国几乎全部消失。因此,战后不久全球两大著名的发展便是殖民地革命和冷战。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两次世界大战影响深远。战后的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请从“世界大战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世界大战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中任选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行文流畅。200字)
2024-06-07更新 | 3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九年级学业水平历史考试模拟试卷(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11月结束的这场战争持续了4年3个多月,给欧洲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危机。欧洲的海外市场也由于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美洲和亚洲的工业竞争而不断萎缩。……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19世纪以来欧洲一直保持的世界中心地位受到了根本的动摇。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个主要阶段

阶段

时间

概况

第一阶段

1939年至1942年末

先是德国人,后是日本人获得胜利和扩张

第二阶段

1942年末至1943年

同盟国开始反攻

第三阶段

1944年至1945年

同盟国于1945年8月取得最后胜利

——阿德勒《世界文明史(下册)》

材料三   鉴于美国所处的非常有利的经济和战略地位,美国的势力在1945年后便向外迅猛发展……美国势力最难渗透进去的地区是苏联控制的地区……利益的严重冲突终于不可避免了……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两个世界性的思想体系,互相“排斥”,水火不相容……一个国家不站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站在苏联领导的阵营内,不存在中间道路。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场战争对欧洲的影响。为确定战后欧洲的秩序,战胜国召开了哪次国际会议?
(2)在第一阶段盟军接连败退,湖南的哪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取得了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战争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化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作者认为“在美苏之间不存在中间道路”的原因。在这一时期为了和苏联对抗,美国在经济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综上,你认为推动国际格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2024-06-07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联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44年至1970年,全球总共有63个国家摆脱了殖民国家的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材料反映二战的胜利(     
A.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B.构建了世界新政治格局
C.推动了殖民体系的瓦解D.削弱了欧洲的整体实力
2024-06-0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BEST联考中考三模历史试卷
7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战斗之一”。下表记录的是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为题材拍摄的电影。人们之所以热衷于以这一题材拍摄电影是因为此战(     

《日日夜夜》

是战后第一部关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影片 (1945年)

《斯大林格勒战役》

是苏联早期全景式战争电影的尝试(1949年)

《猎犬,你们想永生吗》

是西德拍摄的第一部关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影片(1959年)
A.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B.决定了战后德国的命运
C.意味着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D.使二战达到了最大规模
2024-06-05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沅江市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8 . 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是政治以另一种形式的继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是影响20世纪国际格局演变的重大事件。这些事件无不集中反映了大国和大国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这一历史时段的国际格 局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摘编自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论述》

材料三   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权力从欧美传统强国向新兴大国转   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世界格局进入“碎片化”时代。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 ……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

——摘自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报告

(1)比较材料一的图一和图二,从中提取2处有关国家的不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分析形成不同信息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影响20世纪国际格局演变的重大事件”。
(3)材料三中世界格局进入“碎片化”时代是指世界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根据材料三,指出大变革时期的中国方案是什么。综上,你认为现代国际 社会应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4-06-0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7年3月至11月是临时政府和人民党的革命团体即苏维埃之间为权力而斗争的时期。在这场斗争中,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因为它从一开始就拒绝考虑绝大多数俄国人所需要的两样东西—和平和土地。李沃夫公爵及其部长们坚持认为,土地重新分配这样的重大改革必须等到能真正代表人民并有权决定这一基本问题的立宪会议召开时才能进行。同样,政府也不愿结束战争,因为俄国对它的盟友负有某些不可推卸的义务。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917年3月至11月”包含的主要“斗争”,并概述绝大多数俄国人所需要的“和平和土地”是如何获得的。

材料二   在战争初期保持“中立”的美国,随着北欧陷落、法国败降和英国退守英伦三岛,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法西斯的威胁,1940年9月,它开始以援助形式介入欧洲战争。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英被迫对日宣战,德美和意美相互宣战。至此,世界主要国家都被卷入战争旋涡中来。为共同打击法西斯的侵略行径,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的当天,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广播演说,宣布对苏联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齐心协力打击敌人。美国政府也发表了愿意援苏的声明。同年7月3日,斯大林发表广播演说,表明苏联的卫国战争将同各国人民争取他们的独立……

——摘编自《法西斯轴心国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等

(2)根据材料二,梳理美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取得胜利的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两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启示。
2024-05-29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押湖南长沙卷第14—16题 材料分析题 - 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湖南长沙卷)
10 . 某同学针对“战争与和平”主题在初高中历史教材中搜集材料如下:

材料一   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便独自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的抗日战争与美英在太平洋对日作战密切地联系起来,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所抗击的日军兵力,远远超过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投入的兵力总和。

——《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前进方向。

——统编版八年级《中国历史》

阅读上述材料,请选择任一材料提炼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4-05-29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