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30 道试题
1 . 2024年3月3日是第25个“全国爱耳日”,也是第12个“世界听力日”。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约有11亿青少年因长时间佩戴耳机而存在噪音性听力损伤(听损)隐患。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外界声波依次经外耳、中耳传到内耳,刺激图一中[       __________([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内的听觉感受器,最终在[③]__________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当前,很多人因各种原因长时间佩戴耳机。为了解佩戴耳机的种类、使用习惯以及听力受损情况,研究人员随机选择了300余位耳机使用者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如图二、图三所示。
Ⅰ.使用耳机的人群中,佩戴__________耳机者占比最多。
Ⅱ.在嘈杂环境中,许多人常常提高耳机音量。根据图三研究结果,研究人员提出了“在嘈杂环境中不建议提高耳机音量”的倡议,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还发现,起始听耳机的年龄与听损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如图四所示。据图可知,起始听耳机年龄超过__________岁时,听损风险开始降为可接受风险。
(4)综合上述研究和课堂所学,请提出一条生活中保护听力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中考生物真题
2 . 正确地制作玻片标本、规范地使用光学显微镜是初中生必备的技能。小秦在实验室练习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观察相应的细胞结构。请分析回答问题:

(1)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观察的材料必须________________,才能使光线透过材料。
(2)小秦按图一所示步骤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进行步骤③时,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应为__________
(3)小秦在显微镜低倍镜视野中看到图二中甲所示物像,他想使用高倍镜更详细地观察细胞结构,首先应___________。此后,小秦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观察,看到了如图二中乙所示物像,此时应______________,使物像更加清晰。
(4)根据观察结果,小秦绘制了自己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简图,如图三所示。小秦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       _______([       ]内填字母,横线上填名称)中。
(5)为了加深对植物细胞结构的理解,小秦用超轻黏土、带细密小孔的网布等材料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模型,如图四所示。请参考以下评价量表,对小秦制作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模型做出评价,并说明具体理由:__________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模型评价量表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模型评价量表
评价等级A级B级C级
评价标准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且齐全,整体美观。较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名称标注正确,但结构有遗漏或多余,整体整洁。不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未标注名称,各结构大小比例不合理。
昨日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中考生物真题
3 . 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简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此食物网中共有10条食物链
B.“草→食草昆虫”是其中的一条食物链
C.能量沿着食物链(网)传递并逐级递增
D.若受到重金属污染,鹰体内重金属积累最多
昨日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中考生物真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4 . 在适宜的条件下,食物中的两种物质在消化道某段内随时间发生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若在口腔内,甲可能是蛋白质,乙可能是淀粉
B.若在胃内,甲可能是蛋白质,乙可能是维生素
C.若在小肠内,甲可能是脂肪,乙可能是膳食纤维
D.若在大肠内,甲可能是葡萄糖,乙可能是氨基酸
昨日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中考生物真题
5 . 如图为染色体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染色体,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B.②表示蛋白质,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②
C.③表示DNA,在所有的细胞内都成对存在
D.若④表示基因,则它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昨日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中考生物真题
6 . 小秦在学习循环系统的知识后,构建了一个生物学模型如下图所示。①②表示血管,甲表示人体某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甲为脑,则①中流静脉血
B.若甲为骨骼肌,则②中流动脉血
C.若甲为肺,则与①相比,②中的氧气含量增多
D.若甲为小肠,饭后与①相比,②中的葡萄糖含量减少
昨日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中考生物真题
7 . 请阅读下列关于秦岭细鳞鲑的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秦岭细鳞鲑,又名细鳞鱼、细鳞鲑、花鱼等,是鱼纲鲑形目鲑科细鳞鲑属鱼类,如下图所示。秦岭细鳞鲑仅分布于秦岭山区海拔900~2300米水流湍急、水质清澈、水底为砾石、水温低于20度的山涧溪流中,为我国所特有,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为了保护秦岭细鳞鲑及其生活环境,国家先后在陕西陇县、陕西太白县等地建立了以秦岭细鳞鲑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同时,保护区与水产部门合作研究秦岭细鳞鲑的人工驯养和繁殖。2013年首次实现了该鱼种的人工繁殖,并于2014年成功地进行了首次人工放流,扩大了野外种群的数量。
【资料二】鱼类第一次摄食时吃的饵料叫开口饵料。科研人员采用颗粒饲料、水蚯蚓(一种水生环节动物)以及二者混合等三种不同的饵料对秦岭细鳞鲑稚鱼的开口驯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共进行30天,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颗粒饲料水蚯蚓水蚯蚓+颗粒饲料
死亡率53.33%5.00%8.33%
【资料三】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养殖密度对秦岭细鳞鲑稚鱼存活率的影响,分别设置了4个不同的养殖密度组,每个实验组设3个重复组,共4500尾实验鱼。每天投喂适量的最适开口饵料,记录死亡数量,实验共进行40天,结果如下表所示。
养殖密度(尾/平方米)30005000700010000
死亡率5.18%4.29%3.56%1.66%

(1)分析资料一,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分类,秦岭细鳞鲑属于__________。秦岭细鳞鲑能在湍急溪流中自由游动,它的口和[       __________([       ]内填字母,横线上填名称)后缘交替张合完成呼吸。
(2)分析资料一,科研人员保护秦岭细鳞鲑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除此之外,还采用了哪些措施来保护秦岭细鳞鲑?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分析资料二,在研究饵料对秦岭细鳞鲑稚鱼开口驯化的影响时,科研人员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4)分析资料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该实验表明最适合秦岭细鳞鲑稚鱼的开口饵料是________
(5)分析资料三,秦岭细鳞鱼稚鱼适宜在___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的密度下进行养殖。在实验条件下,秦岭细鳞鲑稚鱼养殖较为理想的养殖密度为__________尾/平方米。
昨日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中考生物真题
8 . 人体膝关节的屈伸主要与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的活动有关。在完成由图甲到图乙所示的动作时,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膝关节为运动提供动力B.股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
C.只需股四头肌收缩就能完成D.股四头肌牵拉股骨绕膝关节活动
昨日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中考生物真题
9 . 南瓜原产于南美洲,明代传入中国。因其产量大、易成活、营养丰富,荒年可以代粮,也称“饭瓜”“米瓜”。在学校开展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小秦体验了南瓜种植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Ⅰ.播种
(1)小秦将花盆中的土壤疏松后,把若干粒南瓜种子播种在其中,喷洒适量的水,并做了如图一所示的处理,这一系列措施可以为种子萌发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等环境条件。
Ⅱ.移栽
(2)南瓜幼苗长出3~5片绿叶后,在一个阴天的黄昏,小秦将几株健壮的南瓜苗去掉部分叶片,根部带着土坨移栽到实验田。这些做法既能够降低幼苗的__________________作用,也能减少对__________的损伤,提高移栽成活率。
Ⅲ.蔓期管理
(3)打顶:移栽后的幼苗主蔓生长迅速,在长出8~10片叶时,小秦进行了打顶处理(摘掉顶芽),促使南瓜植株萌发更多的侧蔓,以后能多开花。摘下的顶芽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织,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4)施肥:根据需要适时施用复合肥。复合肥中,占比最多的是含___________的三类无机盐。
Ⅳ.开花和结果
(5)南瓜有两种不同的花(如图二),其中只有__________(填“甲”或“乙”)花能结出南瓜。剖开成熟的南瓜,里面有多粒种子,这是因为雌蕊中含有多个___________________
Ⅴ.研究生理活动
(6)图三是南瓜植株两天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趋势。在曲线中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段时,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多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最终南瓜植株生长了,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__________(填“多于”或“少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
Ⅵ.提高产量
(7)南瓜的茎是匍匐生长的,为南瓜茎搭架能减少枝叶的互相遮挡,使南瓜接受更充分的光照,有利于促进南瓜的__________作用。
昨日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中考生物真题
10 . 乳糖是大分子糖类,乳糖酶可以分解牛奶中的乳糖,乳糖不耐受的人由于体内乳糖酶缺乏或活性低下,在喝牛奶后,常出现腹胀、腹泻、排气等现象,如下图一所示。先天性乳糖不耐受是由乳糖酶先天性缺乏或活性不足引起的,其发病率与遗传有关,图二是同学甲调查后绘制的家庭成员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的遗传情况(基因用H、h表示)图解。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一分析,乳糖耐受者的肠道无法直接吸收乳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二分析可推断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同学甲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
(3)若同学甲每天坚持喝牛奶,一段时间后,乳糖不耐受症状得以缓解,这说明环境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生物性状的表现。
(4)在乳酸菌的作用下,牛奶中的乳糖变为乳酸,酸奶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制作酸奶的条件,设计了如下表所示实验。
步骤1号2号3号
第一步将900毫升新鲜牛奶倒入洁净的锅中,加适量蔗糖煮沸。将编号为1号、2号、3号的三只玻璃瓶清洗干净,用水加热煮沸5分钟。
第二步将煮沸后的牛奶冷却至室温,加入100毫升新鲜发酵的酸奶搅拌均匀后,均分倒入1号、2号和3号玻璃瓶中。
第三步密封密封开盖
5℃、放置8小时35℃、放置8小时35℃、放置8小时
Ⅰ.患有乳糖不耐受症的人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饮用酸奶。
Ⅱ.制作酸奶的第一步中将牛奶煮沸、实验器材清洗并加热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1号瓶和2号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若在2号瓶中成功获得酸奶,而3号瓶没有获得酸奶,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中考生物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