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6 道试题
1 . 为探究植物蒸腾作用进行如下实验:将生长状况接近的天竺葵枝条,分别放入盛有100mL清水的量筒中。一天后,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组别

编号

初始(mL

100

100

100

1天后(mL

60

94

99.5

A.该实验最好在阴天夜晚进行
B.由表格可知,甲经由叶片散失掉的水分为40mL
C.可推测出叶片上有水分进出的结构
D.植物的蒸腾作用不利于植物生长
2022-06-20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单元测试·提升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
2 . 为了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班级同学分成6个小组做了同样的探究实验,其中第5小组的实验方案及数据如下表。请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回答问题:
第5小组的实验方案及数据表

培养皿编号

种子数量(粒)

种子所处的环境条件(有光)

种子萌发数量(粒)

1

30

无水,25℃

0

2

30

适量水,4℃

4

3

30

适量水,25℃

28

4

30

水淹没种子,25℃

2

(1)如果用2号与3号作对照实验,你提出的探究问题是______对绿豆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
(2)实验探究中,选用30粒绿豆种子而不是1粒的原因是______
(3)实验完成后,全班各小组汇报实验情况,并计算出全班各组3号培养皿所得数据的______,这样得到的绿豆种子的发芽率会更准确。
(4)某同学想用2号和4号作对照,探究空气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该同学的实验设计是否科学?______,原因是________
(5)如果想进一步探究光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你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完善实验设计:再取一个培养皿,编号为5号,放入30粒绿豆种子,然后给它提供的环境条件是______。如果5号培养皿的绿豆种子萌发了,说明______
(6)从上述实验可知,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______,一定的______以及适宜的温度这些外界条件,并且种子的胚是完整的,有______的,并已度过休眠期。
2023-02-19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测试提升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北师大版)
3 . 生物小组同学为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探究(如图1)。取一段透明软管,一侧连接注射器空筒,另一侧的处理分别为:

   

1组——插入带叶枝条;
2组——插入去叶枝条;
3组——不插入枝条。
向空筒中注入稀释的红墨水至2毫升刻度处,观察并记录液面变化。
(1)实验过程中,需将三组装置放在______等条件一致的环境中。
(2)静置15min,观察注射器中液面下降情况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组别

处理方式

液体刻度(mL)

实验前

15min后

液体减少量

1

带叶枝条

2

1.8

0.2

2

去除叶片的枝条

2

1.98

0.02

3

无材料

2

1.99

0.01

比较第1组和第2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第______组数据记录的是同样条件下,容器中液体的蒸发量。
(3)为进一步探究空气流通对蒸腾作用的影响,同学们对装置进行了新的改造,在固定板上加装一个微型风扇(模拟空气流通),如图2所示,标记为第4组。

   

①为确保实验准确,应选择上一实验中的______组与第4组进行对照。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注射筒中的液面刻度,第4组的液面______(“低于”或“高于”)对照组,这说明空气流通利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4)有小组想根据蒸腾作用的原理制作仿生加湿器。同学们已筛选几种材料,并完成初代产品,接下来要对该产品进行全方面的评估,请你从性能、外观等角度提出两条评价指标____________
2023-07-10更新 | 139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单元测试·基础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
4 . 某实验小组利用玉米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据此回答:

组别

1

2

3

处理方式

将胚乳全部切掉

将胚乳切掉一半

不做处理


(1)探究一:将24粒经过清水浸泡的玉米种子平均分成3组,分别作如下处理:几天后,第1组种子没有萌发;第2组种子萌发,幼苗瘦弱;第3组种子萌发,幼苗健壮;这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__________,因此,播种时应选用粒大饱满的种子。
(2)探究二:玉米叶片对不同颜色光的利用率
实验方案:将在黑暗中放置一昼夜的玉米叶片,平均分为4块,放在不同的试管中,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按下表进行实验。光照一段时间后(叶绿体中的色素对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量最大),脱去叶绿素,滴加碘液。

试管编号

1

2

3

4

光照

红光

绿光

白光

蓝紫光

滴加碘液

1滴

1滴

1滴

1滴


A.请预测,_____号试管内的叶片颜色最浅,得出的结论是:玉米对______光的利用率最低;
B.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请给出一条建议,以完善上述实验方案(不考虑光色因素):_____________
(3)探究三:解读数据(曲线图)
下面图一是玉米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细胞干重(种子除去水分后的质量)变;图二表示叶片遮挡程度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

①其中曲线bc段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②图二中,在保证水、肥等条件下,当叶片遮挡程度为_________时,有机物积累最多。因此,在种植农作物时应该___________
(4)探究四:玉米苗的生理活动
将一株玉米幼苗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在烧杯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再将烧杯放入广口瓶中,盖上玻璃片,如图三所示:

①将该装置置于光下4小时后,将快要熄灭卫生香放到瓶口,观察到卫生香复燃,据此现象能得出结论______
②将该装置放在光照下一段时间,玻璃瓶内壁上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是由于植物体内水分通过叶片上的___散失到体外形成的。
③若要用此装置探究植物呼吸作用,应将装置置于____________环境中。一天后,将燃烧的蜡烛放入瓶中,蜡烛熄灭,据此现象能够得出结论:植物呼吸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1-14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6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定心卷(北师大版)
5 . 请分析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森林是全球50%-90%的陆生生物的家园,然而目前全世界只剩下五分之一的森林仍然保持着较大面积和相对自然的生态系统。两千年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达50%,而今天仅有21.63%。
材料二:下表为世界部分国家2017年森林状况统计表
国家森林面积(千公顷)森林覆盖率(%)人均森林面积(公顷)
中国206861220.145
日本24979690.196
加拿大310134349.325
俄罗斯809090495.722
美国304022330.975
(1)通过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森林状况存在的主要问是____________
(2)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预计,到2040年我国的人口将达到16亿,为了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造福子孙后代,你有什么建议,请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9-08更新 | 8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单元测试·基础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
6 . 蚕豆叶片是观察气孔的良好材料,尤其是下表皮气孔数目较多。气孔两侧的保卫细胞决定着气孔的开闭。有人提出气孔的开闭与保卫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关,请你用下列材料和用具设计一实验进行探究。
(1)材料用具:新鲜蚕豆叶片,显微镜,镊子,刀片,吸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蒸馏水,0.3g/mL的蔗糖溶液。
(2)实验步骤:
步骤1  取载玻片2片,分别在中央滴加蒸馏水和蔗糖溶液各一滴;
步骤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  分别在显微镜下观察气孔的状态。
(3)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在蒸馏水和蔗糖溶液中气孔都开放,或者都关闭,说明气孔的开、闭与保卫细胞吸水和失水无关。
7 . 小薇在做“观察叶片的结构”的实验时,用显微镜观察了菠菜叶片的横切而和下表皮,并绘制了菠菜叶片横切面示意图(图一)和下表皮结构示意图(图二)。请你据图分析回答:

(1)______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制作徒手切片时常用毛笔蘸取最______的一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2)徒手制作叶临时切片时,下面多余的一步是______。
A.在载玻片上滴清水B.取材料C.盖盖玻片D.染色
(3)图一中,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______,属于保护组织的是______(填数字),叶片光合作用需要的水以及叶片制造的有机物都是通过图一的[       ______进行运输。
(4)将套袋的绿色植物置于阳光下,发现塑料袋内壁附着许多水珠,水珠主要是经图一中叶片的[       ______散发出来的,该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       ______,它的张开和闭合受图二中[       ______控制。
2022-11-08更新 | 213次组卷 | 3卷引用:3.3&3.4&3.5 绿色植物的作用和功能-【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分层训练AB卷(北京专用)
8 . 旱柳是北京这个缺水城市中广泛分布的绿化树种,兴趣小组同学对旱柳的蒸腾作用进行了研究。
(1)蒸腾作用为旱柳______(器官)吸收的水分在体内运输提供动力。
(2)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将旱柳叶浸入70℃的水中,可见叶上表面产生的气泡远少于下表面,推测叶上表面的______数量少,显微观察证实了该推测。此特点能一定程度上减少______散失,以利于植物适应干旱环境。
(3)如图1所示,旱柳一天内蒸腾速率变化的大致趋势是______,这与图2中[②]______细胞形状和大小的改变有关。

(4)通过查阅资料,将旱柳与北京地区常见的绿化植物玉兰、一球悬铃木进行比较,结果见下表。

树种

水分利用效率.mg.g-1)

单位土地面积日蒸腾量(mol-1m-2)

单位土地面积日降温量(℃)

单位土地面积增湿量(%)

玉兰

0.54

25.88

0.08

0.47

一球悬铃木

0.9

77.03

0.26

1.39

旱柳

1.26

108.73

0.34

1.96

根据上述结果,结合植物自身生长状况和对环境的影响,说出绿化时选用旱柳的理由是______
2022-12-30更新 | 204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单元测试·提升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
9 . 请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2019年初,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发表论文说,他们在分析了美国航天局“特拉”号卫星和“阿卡”号卫星的观测据后发现,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的国家排名如下表。
排名12345678
国家植被覆盖面积(百万KM2俄罗斯
16.04
美国
8.91
加拿大
8.47
巴西
8.31
澳大利亚
7.50
中国
7.19
欧盟
4.22
印度
2.94
国土绿化比例(%)印度
69.0
中国
65.6
欧盟
51.4
加拿大
41.6
俄罗斯
38.0
美国
33.3
墨西哥
28.4
巴西
25.6

资料二:
研究人员测观到地球绿化面积增加后,最初以为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等环境因素促进了植物生长。但在比较了中国和印度两国的收获区域和可用耕地面积,得到下图结果.

自2000年以来,中国和印度的粮食产量增加了35%以上,这主要是由于化肥使用和地表水或地下水灌溉促进了多次种植,收获面积增加。研究表明,中国和印度这将的人口大国,需要用有限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口,因而更强调在有限耕地面积上实现人类对土地最大化的利用,即集约化农业相对发达。
资料三:
2000年以来,中国绿化覆盖率从29.8%增长至71.2%。在中国,人为管理的森林的面积增速比自然生长的森林面积增速要大29%。中国的绿化面积42%来自森林、32%来自农田;但印度82%来自农田,森林仅占4.4%。
2000至2017年间,全球绿化面积增加了5%。中国和印度在陆地植被面积只占全球总量的9%的情况下,对全球绿化增量的贡献约1/3,其中中国贡献了全球绿化增量的1/4,令人赞叹。中国坚持走绿色发展和持续发展之路,展现了大国的责任和担当,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
(1)上述三段资料讨论的话题是_______
(2)据资料一和资料二可知,项目研究人员待别比较中国和印度的原因是:①____
②两国均是人口众多,对上地农产品产出需求量大。
(3)资料二中提到,研究人员对全球绿化面积增加原因的最初推断是“气候变暖等环境因素促进了植物生长”。但比较中国和印度得到的数据并不支持研究人员最初的推断,理由是:_____
(4)中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限理念。资料三可知,与印度不同的是,中国增加绿化面积的主要措施是____。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重要意义是维持_____平衡。
2019-06-16更新 | 180次组卷 | 3卷引用: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单元测试·提升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
10 . 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
步骤1:取A、B两种植物的种子各150粒,同种植物的种子取自同一批,且饱满度、大小基本相同。
步骤2:将A种植物的种子平均分成A1、A2、A3三组,B种植物的种子平均分成B1、B2、B3三组。六组种子分别同时进行如下处理:
A1B1A2B2A3B3
温度(℃)-53065
水分适宜且____
空气充足
光照黑暗

步骤3:四天后同时观察并统计____。
(1)请完善实验步骤2和步骤3并设计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
__________
(2)实验后发现,A种植物种子中A1、A3组均未萌发,A2组种子大多数萌发,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B种植物种子三组均未萌发,B2组未萌发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3)A种植物种子萌发时所需的有机物来自于种子自身的________(填结构名称)。
2018-06-2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 第一、二章 测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