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6 道试题
1 . 某同学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取两块等大的萝卜条,各放入等体积的透明液体中,20 分钟后,该同学拿起萝卜条,发现:A 烧杯中的萝卜条变硬了,B烧杯中的萝卜条变软了。请你结合图帮他分析其中的原因:
   
(1)“魔术”的奥秘在于 A、B 烧杯中的液体,它们分别可能是 _____
A.清水、清水 B.清水、10%盐水 C.10%盐水、10%盐水 D.10%盐水、清水
(2)萝卜条软硬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细胞吸水和失水。以上C,D 两幅图哪一副能说明 B 图中的现象 _____
(3)根细胞吸水的根本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 _____(大于或小于)根细胞液浓度。
(4)“揠苗助长”会使幼苗死亡,这是因为损伤了幼苗的 _____导致的。
(5)作物一次施肥过多,会出现萎蔫现象,最简便有效的解决办法是 _____
2019-01-30更新 | 1101次组卷 | 4卷引用: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测试提升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北师大版)
2 . 番茄是重要的园艺作物,为了研究番茄植物的生理现象,有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透明密闭的小室内,放置两个培养罐,分别存放植物培养液和二氧化碳缓冲液(二氧化碳缓冲液可以使室内二氧化碳的量保持恒定),如装置图1.调节灯的光照强度,根据毛细管内水柱左右移动情况,绘制图2.此实验不考虑温度等因素对小室内气体体积的影响.

(1)叶绿体是制造有机物的车间,叶绿体呈绿色是因为含有________.植物叶片制造的有机物通过________运输到根部.       
(2)若A培养罐中的营养液中缺少含钾的无机盐,植物的表现是___(填字母)
A. 植株矮小,叶片发黄;
B. 植株特别矮小,叶片暗绿色;
C. 茎秆软,易倒伏,叶片边缘褐色,逐渐枯焦).
(3)自然情况下,过强光照会导致番茄幼苗气孔关闭,引起________供应不足,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4)呼吸作用的场所主要是________.要证明番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应将该装置放在________环境中,此时毛细管中的水柱移动方式是________(填字母:A.不移动;B.向左移动;C.向右移动).原因是________       
(5)如果白天光照强度长时期为B点,植物能不能增产?________
2018-11-13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冀少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生物 3.4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单元测试题
3 . 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的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这样收集到的数据如右表,请分析: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每分产生的气泡数(个)
10 60
20 25
30 10
40 5



(1)实验中的气泡主要是____
(2)植物与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越____,可见,光照越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作用越_________,产生的____越多。
(3)如果将这个试管放在黑暗中,你能预测这试验结果吗?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8-1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3.6爱护植被,绿化祖国同步测试
4 . 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对“影响植物生长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究。
(1)小明为了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记录如下: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1020304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6025105
①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金鱼藻和光源的距离远近与其产生的气泡数目__________(填“成正比”、“成反比”或“无关”)。
②该实验结论是:在本实验范围内,光照__________,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
(2)下图为自然条件下,盛有金鱼藻的密闭试管中一昼夜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曲线。金鱼藻有机物含量减少的阶段有__________(填字母)。

(3)“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__________,其主要由根尖成熟区的__________吸收。
(4)以下措施中能够增加大棚作物产量的是__________(多选,填序号)。
A.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B.夜间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C.人工辅助授粉   D.合理密植
5 . 请阅读下列科普文章,回答文章后的题目。
刺榆耐寒、耐干旱贫瘠,是优良的固沙树种,因其树枝有棘刺,生长迅速,也是营建生物围栏的理想树种。刺榆种子极易丧失发芽能力,有报道7月份进行发芽实验,种子发芽率为0,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好这一资源,某研究室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刺榆种子进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芽实验,探究温度对刺榆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种子发芽率是衡量种子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其计算方法为:发芽率(%)=种子发芽数/供试种子数×100,日平均发芽率(%)=发芽率/发芽天数(统计结果见图2)。种子质量的好坏不能单纯以发芽率来衡量,要综合发芽势和活力指数等种子活力指标。发芽势为最初几日内(发芽高峰期)的发芽率,其数值大小表明了发芽速率的快慢。活动指数则反映了种子发芽后幼苗的生长快慢。不同温度对刺榆种子发芽活力有不同影响(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处理/℃发芽势/%活力指数
1011.592.05
1528.6616.43
2046.2235.79
2579.6752.03
3056.5126.15
3535.6015.87

表1          不同温度对刺榆种子发芽活力的影响
实验前,对刺榆种子以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浸种消毒。实验设置10℃、15℃、20℃、25℃、30℃、35℃共六个不同温度处理,每个处理设置三次重复,每次重复随机选取100粒刺榆种子,采用滤纸法置于培养皿中,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种子发芽前需要适宜温度打破休眠。种子发牙芽以突破种皮≥1毫米为标准。实验过程中,每天记录种子发芽数,并保持滤纸湿润,直至连续两天无新种子发芽为止,视为发芽结束,统计种子发芽数,同时测量发芽种子芽长。
通过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找到了刺榆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生产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
(1)原文中①处指的是种子的__________(结构)。
(2)由图2可以看出刺榆种子在10~35℃条件下均以发芽,发芽的最适温度为__________℃,当温度高于或低于此温度时,发芽率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芽势表现为30℃明显高于20℃,活力指数则正好相反,图2和表1说明:__________。(选择恰当的说法,将其序号填到横线上)
a.相对较高温度的恒温条件,加速了种子打破休眠的过程
b.相对较低温度的司温条件,加速了种子打破休眠的过程
c.更快的达到种子萌发所需的温度要求
d.对发芽种子的生长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e.对发芽种了的生长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4)刺榆广泛种植地我国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等地。在辽宁省章古台地区刺榆于每年的5月中上旬进行播种,因为此时地温的变化水平通常在__________℃之间。
6 . 星期六早上,张迁同学随同母亲上街买菜,菜摊上放有白菜、萝卜,藕、韭菜,洋葱头、黄瓜、丝瓜、辣椒、土豆(马铃薯)等,他们买了些白菜、丝瓜和辣椒后又去水果店买了些葡萄和苹果就回家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菜摊上食用部分主要是植物果实的蔬菜有______
(2)“藕断丝连“,这里的丝来自植物体的______组织。
(3)莲藕内含有丰富的淀粉,这些淀粉来源于荷叶的______作用。
(4)黄瓜、丝瓜开花传粉后,发育成果实的部分是雌蕊的______
(5)辣椒幼小时是绿色的,成熟后变成了红色,这主要是由于辣椒果肉细胞中的______逐渐分解消失造成的。
(6)市面上买的苹果有的表面有“吉祥如意”等字样,你知道这些字是如何形成的吗?______
(7)张迁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为了保证他良好地生长发育,他们应该还要买些含______丰富的菜品。
20-21七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7 . 下表是兴趣小组“探究绿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记录表。该实验结果说明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组别

种子数

光照

水分

温度

现象

20粒

暗室

适量

5℃

不萌发

20粒

暗室

适量

25℃

萌发


A.适宜的温度B.充足的光照C.一定的水分D.充足的空气
2020-09-08更新 | 164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5 绿色植物的一生(B卷)-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单元AB卷(苏教版)
8 . 为了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所用种子均不在休眠期,表中未涉及的其他条件均适宜)。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组别种子数处理方法萌发数
30不加水,25℃0
30适量的水,25℃27
30过量的水将种子淹没,25℃0
30适量的水,4℃0

(1)用①组与②组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②④两组种子的萌发数,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
(3)③组的种子都没有萌发,主要原因是缺少 _________________
(4)②中依然有少量种子不能萌发,原因可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9 . 植物吸收各种颜色的光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同。有人把等量的紫罗兰叶分别放在封闭的、大小相同的1号和2号容器中,并将它们置于相同强度、不同颜色的光照下,8小时后分别对容器中的氧气进行检测,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容器植物光的颜色温度(℃)氧气增加量(毫升)
1紫罗兰2280
2紫罗兰22-10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容器大小、温度等条件相同的目的是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由表中数据可知,________光条件下,紫罗兰光合作用更强。2号容器中,氧气不增反降的原因是在黄光条件下,紫罗兰________
2018-11-1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6.18生态系统的稳定 单元测试题
10 . 下表是某同学在一次活动中相同时间内测试的数据,结合表中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活动类型打篮球慢跑
每小时耗氧量(升)90120

A.慢跑的耗氧量大是因为一直在运动过程中
B.慢跑所耗的氧是由呼吸过程源源不断提供,耗氧量就大
C.打篮球时激烈运动,耗氧量应大,该表测试数据错误
D.打篮球需氧呼吸过程和无氧呼吸共同提供能量,耗氧量应大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