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下列对“菜豆种子萌发过程”及“萌发过程中重量变化曲线”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幼叶H是由种子胚的胚芽发育来的
B.图甲中,种子萌发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种子内部的胚乳
C.图乙中,X曲线的cd段,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因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有机物积累
D.图乙中,Y曲线能正确反映种子萌发到长成植物体这一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变化
2022-08-2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我国政府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据此资料完成小题。
(1)下列关于“碳中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碳中和”意味着停止工厂排放二氧化碳
B.实现“碳中和”离不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绿色植物只消耗二氧化碳,不产生二氧化碳,可实现“碳中和”
D.植树造林是实现“碳中和”的唯一途径
(2)绿色植物不仅有助于“碳中和”,在生物圈中也起着其他作用,以下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能为自己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B.温室效应主要是由植物的呼吸作用造成的
C.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
D.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2023-01-0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安徽的天柱山风景区,不仅山水雄奇灵秀,而且动植物种类丰富,堪称天然博物馆。珍贵植物有香果树、红豆杉、天女花等,珍贵动物有花面狸、琴鸟、四声杜鹃、娃娃鱼等,部分生物如下图所示:

(1)天女花和红豆杉都能产生种子,但红豆杉种子裸露,没有_____包被,属于裸子植物。
(2)娃娃鱼是现存最大的珍贵的两栖动物,幼体用________呼吸,长大后用肺呼吸,是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
(3)四声杜鹃自己不营巢,通常将卵产于灰喜鹊等其他鸟类的鸟巢中,由义亲代孵代育。这种行为是四声杜鹃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称为_____行为。有人据此认为四声杜鹃没有繁殖行为,你的看法是:这种说法是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的,原因是四杜鹃虽然自己不孵卵和雏,但仍有求偶、交配、产卵等繁殖行为。
(4)花面狸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胚胎在母体内发育,通过______从母体获得营养,并由此排出废物,成熟后从母体产出。
2022-04-1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技能训练”是教材上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而安排的练习性栏目,每个“技能训练”侧重训练一种探究技能。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等几个环节。请回答科学探究环节中的技能训练问题。
(1)提出问题:你观察过青萝卜吗?萝卜埋在土里的部分是白色,露出地面的部分是绿色的。依据这个事实请你提出一个科学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气候转暖后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合播种。由此可以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为了探究萌发的种子释放能量,晓科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的设计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评价实验方案:红叶石楠叶子美丽,常做行道树种植。晓科同学发现道路两旁的红叶石楠在春天长出红色的嫩叶,到了夏天,这些红色的叶片变成了绿色。他猜想可能跟夏天光照强有关。于是,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组别

甲组

乙组

实验材料

同种红叶石楠多株

同种红叶石楠多株

环境条件

阴暗、潮湿

光照充足、温度适宜

处理方法

将甲、乙两组植物栽种在各自实验环境中一段时间


针对晓科的实验设计方案,你认为不足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读实验数据:下面是某地小麦在不同时期需水量的测量数据转换成的条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小麦不同发育期的需水量不同            B.灌浆期需水量最大
C.拔节期的需水量小于抽穗期和灌浆期            D.小麦各时期吸收的水分大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6)推理:新疆的甜瓜比我们当地同种的甜。经调查,在甜瓜生长季节,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差别较大,如下表。
下列对该现象的推理过程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新疆

当地

白天

33

33

黑夜

10

22


A.新疆甜瓜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多            B.新疆的甜瓜甜,其消耗的有机物比当地少
C.新疆的甜瓜黑夜呼吸作用较当地弱               D.环境温度对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影响
2021-07-1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为了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所用的种子均不在休眠期,表中为涉及的其他条件均适宜)。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组别

种子数

处理方法

萌发数

30

不加水,25℃

0

30

适量的水,25℃

27

30

过量的水将种子淹没,25℃

0

30

适量的水,4℃

0


(1)用①组与②组进行对照,所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2)根据②④两组种子的萌发数,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组种子都没有萌发,主要原因是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②中依然有少量种子不萌发,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5)边巴扎西同学想要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他选用了③④两组实验,他的做法_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是你,你会选择_____组和______组。
2020-09-1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柳梧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下列是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题目,请完成下列小题。
1.大白菜外层叶片光照充分显绿色,靠近中心的叶片光照不足显黄色;切开见光后,中心叶片也会逐渐变成绿色。以上事实的成因是(  )
A.光照B.二氧化碳C.温度D.水
2.下图是与植物光合作用相关的系列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1的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
B.图2中叶片遮光部分与未遮光部分形成对照
C.图3中进行脱色时大烧杯中为清水,小烧杯中为酒精
D.图4中的两组叶片,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②号叶片会变蓝
3.1881年,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为了确定光合作用的发生场所,将载有水绵和需氧细菌(生存必需氧气的细菌)的临时装片首先置于没有空气的小室内,随后他发现当临时装片整个暴露于光下时,需氧细菌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的部位,如图1所示;当在黑暗环境中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时,需氧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绵的叶绿体呈带状、易于观察
B.将水绵和需氧细菌首先置于没有空气的小室内,可以排除实验前环境中氧气的影响
C.图2中,需氧细菌向叶绿体被光照射到的部位集中,表明该部位产生了较多的氧气
D.此实验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4.下列各项能正确表示光合作用的是(  )
A.水+二氧化碳有机物+氧气
B.水+二氧化碳叶绿体有机物+二氧化碳
C.水+氧气 有机物+氧气
D.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气
5.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以下属于利用该原理增产的措施是            
A.合理灌溉B.深耕松土C.正其行,通其风D.增大昼夜温差
2020-01-16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生物试题
7 . 在“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选用银边天竺葵(银边的部位没有叶绿体)作为实验植物,具体实验装置、步骤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图完成下列小题

1.此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③⑤④②⑦①⑥C.③④⑤①②⑥⑦D.②④①⑥③⑦⑤
2.对实验过程暗处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储备光合作用的原料B.消耗叶片内的叶绿素
C.提高光合作用的产量D.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3.对实验的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a、c处不变蓝,b处变蓝B.a、b处不变蓝,c处变蓝
C.b处不变蓝,a、c处变蓝D.c处不变蓝,a、b变蓝
4.对此实验的结论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需要光B.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C.光合作用产生淀粉D.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2019-02-1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密云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8 . 下列植物为不同植物类群的代表,请根据其特征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有关上述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苔藓,是结构最简单的低等植物
B.③是蕨类植物,大部分茎在土壤中
C.④和⑤是被子植物,都可以产生种子
D.⑤是银杏,所结“白果”是银杏的果实
2.对这些植物的结构特点的判断中,叙述正确的是()
A.这些植物体都有根、茎、叶的分化
B.这些植物体都具有相同的结构层次
C.这些植物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是细胞
D.这些植物体都是由六大器官构成的
3.上述植物分化出输导组织的有()
A.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
4.下列关于上述植物繁殖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②的生殖离不开水
B.③通过孢子进行繁殖,已完全摆脱水的限制
C.④⑤都能产生种子,更适应在陆地环境生存
D.只有④是真正的绿色开花植物
5.下列关于上述植物与人类生活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些植物对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具有一定的作用
B.②经常被人们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与③属于同一类群的植物埋藏在地层中形成了煤
D.人类生活中食用的大多数植物与④属于同一类群
2020-01-16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生物试题
9 . 请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列小题。
在学农活动中,同学们发现温室大棚的内壁凝结了水珠,根据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大家一致认为除了土壤中水分的蒸发,水还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那么,植物体什么结构与蒸腾作用有关呢?同学们对该问题作出了假设,并通过下图所示实验设计进行验证。
1.该同学作出的假设是( )
A.蒸腾作用能促进植物体吸收水分
B.叶片总面积影响蒸腾作用的强度
C.茎在蒸腾作用中起到运输的作用
D.不同植物蒸腾作用主要场所不同
2.对该设计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加入油层可以防止水分从液面蒸发
B.实验前后液面高度差反映蒸腾作用强弱
C.将1、2、3分别放在不同湿度条件下
D.该实验应该多次重复,结果才更加可信
3.根据该实验结果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
B.叶片数量影响蒸腾作用强度
C.叶片面积影响蒸腾作用强度
D.植物的茎不能进行蒸腾作用
4.水分又是通过叶片的什么结构散失的呢?大家用显微镜观察了大棚植物的叶表皮结构(如图)。对图中a、b所示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
A.a为气孔,它的开闭由表皮细胞控制
B.b为保卫细胞,其作用是保护植物体
C.所有植物的叶表皮上, a的数量都相同
D.b中水分的吸收和散失控制了a的开闭
5.关于气孔开闭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气孔开放的数量不仅影响蒸腾作用,也影响光合和呼吸作用
B.气孔关闭会导致光合作用难以进行,所以气孔开放越多越好
C.陆生植物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有利于光合作用又保持了水分
D.气孔开闭不仅能影响水分的吸收和运输,还能影响植物表面温度
2019-01-19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10 . 请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列小题。
做好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的调控,是提高大棚作物产量的关键。除此之外,由于大棚是一个密闭空间,很容易积累有毒气体,控制好棚内空气流动和交换也至关重要。
1.大棚蔬菜的产量依赖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A.无机盐B.有机物C.二氧化碳D.化学能
2.白天适当通风是大棚管理的重要措施。以下关于通风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够降低棚内湿度,促进水的吸收B.通风改变了温度,从而影响作物生长
C.提高棚内氧气浓度,促进光合作用D.排出棚内有毒气体,减少对作物的伤害
3.右图所示为大棚内二氧化碳(CO2)的吸收量和释放量随温度变化的规律。请结合图中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在冬季以下做法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是                               
A.晚间适当升高温度
B.晚间适当降低温度
C.白天控制温度
D.适当补充二氧化碳
4.以下调节大棚光照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尽可能增加大棚内的光照强度B.适当延长棚内蔬菜的光照时间
C.阴天情况下向大棚内人工补光D.及时清洁大棚膜,提高透光性
5.大棚种植需要考虑的因素中不正确的是(       
A.大棚中没有雨水冲淋,需要合理施肥和灌溉优化土壤
B.大棚种植花果类作物,当根据需要适量引入传粉昆虫
C.大棚是相对高温、高湿、密闭的环境,易发生病虫害
D.大棚种植可以人工控制环境条件,无需考虑种植密度
2019-01-19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