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1 . 2019年北京世园会,是中国规模最大、科技最先进、国际支持最多的一届,本次办会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生态环境的保护已引起全球关注,你认为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如果土壤和水环境遭到了污染,人类将受到严重的危害
B.为了保护环境,应该提倡垃圾分类回收,如用废旧纸张制作再生纸
C.只要我们国家减少了空气污染,我国就不会遭受到空气污染的危害
D.保护鸟类可以抑制害虫的发生,不用农药杀虫有利于保护环境
2 . 上海垃圾分类从2019年7月1日正式实行。如图同学们收集饮料瓶、废纸等喂“小黄狗”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到饮料瓶和废纸捡起是由大脑和脊髓共同控制的复杂反射
B.根据“小黄狗”屏幕上的提示完成注册、垃圾投放与猴子算数都有语言中枢的参与
C.废纸也要投放进“小黄狗”而不能燃烧,若燃烧会加剧温室效应
D.为了喂“小黄狗”,某班同学大量买饮料喝,补充身体对水和维生素的需求
2022-12-04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李鹊镇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实验中学科创小组立足于STEM理念,就厨余垃圾的堆肥方法与肥料的使用,开展厨余垃圾堆肥项目式研究,既解决了厨余垃圾难以有效处理的问题,又为家中的绿色植物提供有机肥料。研究过程如下:
(一)堆肥制作
1.设计制作小型堆肥桶(如图)
2.准备堆肥材料
厨余垃圾若干、EM菌一包(EM菌是由乳酸菌等多种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微生物菌制剂)。
3.进行堆肥
在滤网层上均匀地放入约5cm厚的厨余垃圾,并均匀撒入约20gEM菌,再均匀地放入约5cm厚的厨余垃圾,并均匀撒入约20gEM菌……重复这两个步骤,直至堆肥桶中装满厨余垃圾。盖上桶盖,将堆肥桶置于阴凉通风处。
4.观察记录
每天定时记录桶内变化及出液情况。5天后堆肥桶内出现黏稠状的淡黄色液体,底部伴有白色沉淀物,散发出较强的酸味,堆肥温度高达70℃以上。
(二)液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组别
实验步骤

1将500g土壤平均分配到两个花盆中,将的两个土豆分别埋入花盆中距离土壤表面以下3cm处,花盆分别标记为甲和乙,均置于光照充足且通风处
2将液肥原液以1:100的比例稀释,每隔一天向盆内浇入适量稀释液肥每隔一天浇入
35天后测得土豆植株的高度约为14.2cm,茎最粗处周长约为2.2cm5天后测得土豆植株高约11.8cm,茎最粗处周长约为1.6cm
请据题分析回答:
(1)堆肥过程中,堆肥桶盖上桶盖的目的是 _____
(2)堆肥内温度升高是因为 _____
(3)堆肥桶内散发出较强的酸味,原因是 _____
(4)步骤1中的“?”处应填写 _____;步骤2中的“?”所做处理是 _____
(5)土豆植株不断长高,从细胞角度分析是因为 _____;土豆植株茎长粗是 _____组织活动的结果。
(6)根据生活经验和体验,请拟定一条倡导垃圾分类的宣传语 _____

2022-09-12更新 | 63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生物真题
4 . “力争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对世界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我市积极行动,通过建设海洋牧场(如图),“碳”索蓝色增汇,为“碳中和”贡献东营智慧。

(1)海洋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碳吸收能力,能够更有效率地固定、封存和储存大气中二氧化碳,也就是所谓的“蓝碳”。海带属于多细胞藻类,其结构特点是 _____;作为生态系统中的 _____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达到减碳的目的。
(2)分析如图可知,包含贝类的最长一条食物链是 _____;贝类利用 _____构建贝壳,贝壳的主要成分不是有机物,所以基本不会被海洋中的分解者分解,从而 _____(促进/抑制)了碳的循环。
(3)辽阔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海洋植物制造每年产氧量的70%,因此,海洋生态系统在维持生物圈中的 _____和水循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4)“碳中和”的实现与我们每个人的碳足迹密切相关,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是怎样响应低碳生活号召的?(写出两条即可) _____
5 . 七年级三班的四位同学参加了“争做环保小达人”宣讲活动,对他们的观点,你不认同的是(       
A.小东:剩菜剩饭投放到“厨余垃圾”桶中
B.小南:饮料瓶收集起来卖到废品回收站
C.小西:出门购物时,自己带购物袋
D.小北: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是无法修复的,所以人类要约束自己的行为
2022-09-0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开发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6 . 2022年3月5日,东营市宣贯《山东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活动暨东营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馆开馆启动仪式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该条例规定,生活垃圾应分四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投放,但仍有一些市民未严格执行分类标准,将废旧电池随意投放。研究表明,废旧电池中的有害物质从电池中溢出来,进入土壤和水源,会影响植物和动物的生命活动,对人的神经、消化、泌尿、运动等多个系统也会造成严重损害。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废旧电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步骤:①取一节废旧电池,将外壳锯开露出内容物;②在A、B两个培养皿中各放入一颗大蒜,加入等量清水没过大蒜底部;③在 A 培养皿中放入锯开的废旧电池,B培养皿不放电池;④将 A、B培养皿放置在光照等条件相同且适宜的地方,观察比较蒜苗的生长情况。一周后,实验结果如下:

培养皿

有无电池

生长情况

A

有废旧电池

根部生长受到抑制,大蒜及蒜根腐烂、长势差

B

无废旧电池

生长正常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物兴趣小组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B为_______组。两组装置都放在相同的环境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以采取_________等措施减少实验误差。
(3)比较A、B两组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根据该实验结果,你认为废旧电池应该投放到下列四个垃圾箱中的________

(4)假如你是所在社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你会采取哪些方式引导社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5)请改进实验中不足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8-2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燃烧时会产生许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香烟烟雾PM2.5、一氧化碳等。香烟烟雾PM2.5是室内空气主要污染源之一。某研究小组开展了“香烟烟雾对绿萝的生长是否有影响”及“绿萝对香烟烟雾PM2.5是否具有净化作用”的探究活动。
①用玻璃制成长、宽、高均为60cm的实验舱,其上方的玻璃盖可移动,以便放入绿萝。放入绿萝后,在接口处涂抹凡士林密封。实验舱一侧开有圆孔,以便通入香烟烟雾。通入烟雾后,用胶布密封圆孔;实验选用生长旺盛、长势基本一致的绿萝;香烟烟雾量是由2支同型号香烟完全燃烧产生的。
②实验具体操作及72小时时绿萝呈现的状态如下表。

组别

绿萝

香烟烟雾

密闭情况

绿萝呈现状态(截至72小时)

A组

通入

密闭

/

B组

放置

通入

密闭

多数叶片发黄,叶面多见水渍状斑点

C组

放置

通入

间隔通风

少数叶尖发黄,叶面偶见水渍状斑点

D组

放置

密闭

个别叶尖微黄,叶面未见水渍状斑点


③实验中,每2小时测定实验舱中PM2.5浓度并记录数据。实验重复3次。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后绘制成如图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果应当取3次重复实验数据的平均值,其目的是:______。生长旺盛、长势基本一致的绿萝,其目的是控制______
(2)B、D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3)A,B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_。比较A.B两组曲线,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4)B、C两组实验相比较,在密闭的环境里,绿萝受害症状较明显。由此可以看出,______能改善实验舱内空气质量,减轻香烟烟雾对绿萝的伤害。
(5)吸烟不仅对植物有危害,对人体也危害很大,谈一谈吸烟对人体的危害:______(至少两条)。
(6)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在卧室内摆放很多的绿色植物,请你分析这种做法是否可行?为什么?______
2022-08-2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酸雨主要是由于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
B.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是降低温室效应的关键
C.广泛引进外来物种,丰富本地生物种类,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D.水和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会通过食物链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9 . 有关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
C.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D.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不用煤和石油等燃料
2022-07-09更新 | 216次组卷 | 60卷引用:【区级联考】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五四制)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0 . 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双碳战略”目标,即: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其中,碳中和是指通过多种途径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提高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B.风力发电、水力发电
C.砍伐树木建设游乐场D.推广使用低能耗车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