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1 .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实施垃圾分类,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A.为减少“白色污染”,集中收集并焚烧废弃塑料
B.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温室效应
C.开发新能源,逐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变废为宝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等学校中考生物模拟试题(一)
2 .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23年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保护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1)小明同学听爷爷说,老家的旁边原来有一条小河,以前经常看到清澈的河水里有小鱼、小虾,可是近几年河水逐渐变得浑浊有异味,再也看不到鱼和虾了。小明认为,污染的河水可能对小鱼的生活有影响并对此进行了探究。
①准备两只相同的鱼缸,编成甲、乙两组,甲缸中放入清水,乙缸中放入等量的__________,两只鱼缸中各放入10条大小差不多的同种小鱼,把两只鱼缸放在同一环境中,用同一方法饲养,观察小鱼的生长情况,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保正实验变量的__________
②经过10多天后,甲组小鱼抢食、长大、游动正常:乙组小鱼不食、变小、翻白肚。由此小明得出了结论:__________
(2)近年来小明家乡秉承“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开展文明乡村建设,小河不仅重现了原来的生机,而且治理的更加整洁漂亮,这说明小河这一生态系统比较脆弱、__________能力不强。同时说明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根本的措施是__________
(3)保护生态环境、留住绿水青山是我们的责任,作为中学生的你有什么好办法__________(列举一项即可)。
3 .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垃圾分类有利于废物降解和回收利用,厨余垃圾在生活垃圾中占很大比例,下列关于厨余垃圾的处理说法错误的是(       
A.可利用微生物分解厨余垃圾产生沼气
B.厨余垃圾可做堆肥处理,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
C.厨余垃圾的利用可减少环境污染
D.厨余垃圾含水多、含有机物多、易腐,属于湿垃圾
2024-05-2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实验中学八年级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4 . 微塑料是一种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多见于灰尘、食物和瓶装水中,2022年3月,科学家首次在人体血液中检测到了微塑料污染。为探究微塑料对生物个体发育的影响,研究人员选用大小、生长状况等均相同的幼鲫鱼,在相同条件下养殖60天后,记录体长及体重的增长量,结果如图。请据图分析:

(1)本实验的实验变量为_________的一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2)为保证实验准确性,应对不同组幼鲫鱼的体重、体长数据取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微塑料浓度从____开始对幼鲫鱼体长增幅有抑制作用。
(4)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5)食物链的顶端的生物是人类,在____作用下,会累积大量的微塑料在人体内,这些难以消化的小颗粒对人产生难以预计的危害。
2024-04-30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核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出不仅会污染周边环境,还会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长期接触或摄入核污染的水源或食物会导致辐射病、遗传突变等疾病的发生。以下有关核辐射对人类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辐射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B.核辐射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C.核辐射只对人有危害,对动植物没有
D.所有遭受核辐射的人都会发生变异
6 .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体现了大国的责任和担当。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该生态系统中属于无机环境的是______(填符号),图中丙的生活方式是______
(2)请写出图中鹰和食虫鸟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______,它们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4)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若该农草原生态系统被污染,则鹰体内的污染物含量最高,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5)通过植树造林实现“碳中和”,实际是利用植物的[       ]______,使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简称______。为尽快实现“碳中和”的奋斗目标,作为中学生你认为该怎么做______。(写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做法即可)
2024-04-10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7 . 习总书记用“眼睛”和“生命”为喻,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关于绿色发展,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骑自行车低碳绿色出行
B.为提高粮食产量,毁林开田
C.开拓荒山,加快城市建设
D.厨余垃圾可做堆肥处理,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
2024-04-03更新 | 16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8 . 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为解决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可采取垃圾分类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加入相应微生物可加快分解速度
B.以纸质代替塑料包装的主要原因是前者易被分解者分解
C.可回收垃圾回收处理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和物质的循环利用
D.为促进光合作用进行,可焚烧垃圾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9 .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保护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1)小德听爷爷说,家的周边原来有一条小河,以前经常看到清澈的河水里有小鱼、小虾,可是近几年河水逐渐变得浑浊有异味,再也看不到鱼和虾了。小德认为,污染的河水可能对小鱼的生活有影响并对此进行了探究。
①准备两只相同的鱼缸,编成甲、乙两组,甲缸中放入清水,乙缸中放入等量的________,两只鱼缸中各放入10条大小差不多的同种小鱼,把两只鱼缸放在同一环境中,用同一方法饲养,观察小鱼的生长情况,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保正变量的________
②经过10多天后,甲组小鱼抢食、长大、游动正常:乙组小鱼不食、变小、翻白肚。由此小强得出结论:________
(2)小德家乡近年来,秉承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仅又重现爷爷小时候的美景,规划的更加的整洁漂亮,这说明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善/破坏)生态环境。同时说明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根本的途径是________
(3)近年来,村里引进了新品种——转基因抗虫棉。科技工作者将外源基因杀虫毒素基因,转入普通棉花中,使得普通棉花产生杀虫毒素,因此不需要喷施杀虫剂就能有效抗虫。这种生物技术是,同时也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控制。
(4)留住绿水青山使我们的责任,作为中学生的你有什么好办法________(列举一项即可)
10 . 北京冬奥会成为奥运史上首个“碳中和”的冬奥会。“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能量与去除量相互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做法中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无纸化办公B.秸秆焚烧C.节约粮食D.绿色出行
2023-12-06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中心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会考模拟题(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