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消化和吸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469 道试题
实验探究题 | 较难(0.4) |
1 . 银耳是传统食用菌,其中所含的银耳多糖具有多种保健功能。
(1)科研人员利用下列装置模拟银耳多糖在人体消化道内被分解的情况,方法和结果如下图:

①加入蛋白酶是模拟银耳多糖在胃中的消化;加入多种消化酶和胆汁等是模拟银耳多糖在______(填器官名称)中的消化。
②相对表观粘度降低表示银耳多糖被分解。实验结果表明,银耳多糖几乎不能被人体消化,而能被肠道菌群分解。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______。研究中发现,银耳多糖能够提高肠道有益菌的种类和数量,从而促进人体健康。
(2)为进一步研究银耳多糖的保健功能,科研人员以健康小鼠为材料进行实验,实验处理一段时间后得到的结果如表。(高脂饲料为在普通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脂类物质的饲料)
组别饲料种类粪便脂含量(mg/g)血脂含量(mg/g)
1普通饲料30.542.09
2?90.342.51
3高脂饲料+1%银耳多糖120.722.32
4高脂饲料+2%银耳多糖130.632.11
5高脂饲料+3%银耳多糖136.492.06
①第2组的饲料种类是______
②对比3、4、5组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______
③结合实验结果分析,银耳多糖可预防血脂升高的原因可能是它抑制了消化系统对高脂饲料的消化与吸收,使更多的脂类物质以______的形式从肛门排出。
(3)有人提出“食用银耳可以治疗高血脂”,根据文中信息,你认为这一说法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______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2 . 在适宜的条件下,食物中的两种物质在消化道某段内随时间发生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若在口腔内,甲可能是蛋白质,乙可能是淀粉
B.若在胃内,甲可能是蛋白质,乙可能是维生素
C.若在小肠内,甲可能是脂肪,乙可能是膳食纤维
D.若在大肠内,甲可能是葡萄糖,乙可能是氨基酸
昨日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中考生物真题
3 . 小秦在学习循环系统的知识后,构建了一个生物学模型如下图所示。①②表示血管,甲表示人体某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甲为脑,则①中流静脉血
B.若甲为骨骼肌,则②中流动脉血
C.若甲为肺,则与①相比,②中的氧气含量增多
D.若甲为小肠,饭后与①相比,②中的葡萄糖含量减少
昨日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中考生物真题
4 . 乳糖是大分子糖类,乳糖酶可以分解牛奶中的乳糖,乳糖不耐受的人由于体内乳糖酶缺乏或活性低下,在喝牛奶后,常出现腹胀、腹泻、排气等现象,如下图一所示。先天性乳糖不耐受是由乳糖酶先天性缺乏或活性不足引起的,其发病率与遗传有关,图二是同学甲调查后绘制的家庭成员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的遗传情况(基因用H、h表示)图解。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一分析,乳糖耐受者的肠道无法直接吸收乳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二分析可推断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同学甲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
(3)若同学甲每天坚持喝牛奶,一段时间后,乳糖不耐受症状得以缓解,这说明环境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生物性状的表现。
(4)在乳酸菌的作用下,牛奶中的乳糖变为乳酸,酸奶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制作酸奶的条件,设计了如下表所示实验。
步骤1号2号3号
第一步将900毫升新鲜牛奶倒入洁净的锅中,加适量蔗糖煮沸。将编号为1号、2号、3号的三只玻璃瓶清洗干净,用水加热煮沸5分钟。
第二步将煮沸后的牛奶冷却至室温,加入100毫升新鲜发酵的酸奶搅拌均匀后,均分倒入1号、2号和3号玻璃瓶中。
第三步密封密封开盖
5℃、放置8小时35℃、放置8小时35℃、放置8小时
Ⅰ.患有乳糖不耐受症的人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饮用酸奶。
Ⅱ.制作酸奶的第一步中将牛奶煮沸、实验器材清洗并加热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1号瓶和2号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若在2号瓶中成功获得酸奶,而3号瓶没有获得酸奶,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中考生物真题
5 . 人体就像一台精密仪器,各器官、系统之间协调合作,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血液流经小肠以后,血液中营养物质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B.血液流经肺以后,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氧气含量增加
C.血液流经肾脏以后,血液中营养物质含量减少,代谢废物含量减少
D.血液流经大脑以后,血液中营养物质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昨日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一模生物试卷
6 . 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隆重开幕,点燃全民运动热潮。
资料一:杭州亚运会采用我国自主研制的干血点检测器“贝壳”进行兴奋剂检测,方法是采集运动员60微升指血,指尖采血后,伤口很快就凝固。
资料二:含有兴奋剂的药物被人体吸收后会进入血液,通过肾脏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因此兴奋剂检测目前仍以尿检为主,血检为辅。
资料三:为号召全民运动,增强体质,广东多地市举办了马拉松比赛。赛前,运动员需食用富含营养的鸡蛋、牛奶和面包等食物;赛中需调整呼吸,补充水分;赛后要迅速保温和补水等。请回答:
(1)资料一中,指尖采血后,伤口的血液很快就凝固,这主要与血液中的____________(填血细胞类型)有关,而指尖采血所刺破的血管主要是____________
(2)资料二中,通过尿液能检测到兴奋剂,是因为兴奋剂的代谢产物可以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____________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随尿液排出。若在尿液中还检测到了葡萄糖,则很可能是肾单位中的____________结构发生病变,也可能是____________
(3)含有兴奋剂的药物被人体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____
(4)资料三中,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它的最终消化产物是____________,经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的____________中被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运动员使用。运动员赛中需调整呼吸,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肺内气压___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外界气压。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初中部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7 . 取一块馒头放到嘴里细细咀嚼,慢慢地你能感觉到甜味。受到食物刺激后唾液腺分泌唾液,这是一种人生来就有的反射。如图是某同学“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实验过程,请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变量是水浴时间
B.实验结果说明唾液可以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C.滴加碘液后,②不变蓝
D.若将37℃改为90℃,②不变蓝
2.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无关
B.舌能辨别食物的多种味道
C.吃食物分泌唾液属于复杂反射
D.馒头中的淀粉在胃里被吸收
昨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初中部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8 . 我们吃的食物进入消化道会发生各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部分淀粉在口腔内分解为麦芽糖
B.蛋白质在胃内全部分解为氨基酸
C.脂肪经胆汁作用形成脂肪微滴
D.脂肪在小肠内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八年级中考生物真题
9 . 瓦罐汤至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极具风味的地方小吃。今天的瓦罐汤以江西南昌地区的最为闻名,瓦罐汤是作为赣菜的代表。下列人体部位中,不能对瓦罐汤中的营养物质进行消化的是(       
A.口腔B.食道C.胃D.小肠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五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5月月考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10 . 某小组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结果如下表,分析正确的是(  )
试管编号加入的物质温度检测结果
1号2毫升唾液,馒头碎屑37℃2滴碘液不变蓝
2号0℃变蓝
A.该实验的变量是唾液
B.两支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后可以搅拌也可以不搅拌
C.1号不变蓝是因为淀粉已被分解为麦芽糖
D.按照该实验结果如果放在100℃中也会出现不变蓝的现象
昨日更新 | 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