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消化和吸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1 道试题
1 . 将等量同浓度的淀粉滴在琼脂块的五个圆点位置,然后分别用不同方法处理,如图所示,保温处理4小时后,用碘液(红棕色),其实验结果记录于如下表:(提示:酵母菌能够分解淀粉)

表实验结果记录表
圆点位置实验处理方法碘液处理后的颜色反应
A新鲜唾液与盐酸混合蓝黑色
B经过煮沸的新鲜唾液蓝黑色
C只有新鲜唾液红棕色
D接种酵母菌红棕色
E只有2%蔗糖酶液
(1)新鲜唾液中含有_______酶,能够消化淀粉。上述实验装置放入37℃恒温箱中进行保温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空白对照组是_____。(填“A”或“B”或“C”或“D”或“E”)
(3)5个圆点处添加的淀粉量相同,目的是___________
(4)圆点AB在碘液处理后呈蓝黑色,说明“新鲜唾液与盐酸混合”、“新鲜唾液煮沸处理”对淀粉的消化起_______作用(填“促进”或“抑制”)。
(5)你认为圆点E应呈现_______色。
2024-06-1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宝安中学(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图一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形态结构示意图,图二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   ]___
(2)图二中,能够体现出营养物质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___(填字母代号),X曲线所代表的物质是___,该物质最终被分解为___
(3)图二中C部位在图一中所对应的器官是[5]___,在该器官内开始被消化的物质是___
2024-06-1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白塔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2023年1月21日,中国航天员首次在全面建成的中国空间站过除夕,带了水饺、熏鱼等特色的“年夜饭”。图1为人体消化系统组成模式图,图2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___________
(2)据图2可知,图1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___],因其内壁上有很多环形皱襞,皱襞上又有许多小肠绒毛,可以增大其吸收面积,体现生物的结构与___________相适应。
(3)水饺皮的主要营养物质最终在[4]被分解为___________,图2中的曲线[____]能代表该物质在航天员体内的消化过程。
(4)图2中,I、Ⅱ、Ⅲ三条曲线代表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表示脂肪消化过程的曲线是[____],脂肪消化过程中需要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
2024-06-1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三中、三中分校20234—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饮食与健康
资料一:我国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状况令人担忧。为此我国确定每年的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2023年中国学生营养日的主题是“科学食养助力儿童健康成长”。下图甲是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乙为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内填图中序号)

   

资料二:小刚同学是某中学七年级学生,每天早晨来不及吃早餐就去上学,上午常常会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中午经常用预制菜——梅菜扣肉、淀粉肠、碳酸饮料,炸鸡、袋装零食等食物作为午餐。长此以往,他的牙龈经常出血。
(1)要改变资料一中提到的“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这种状况,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就必须合理营养,即全面而_____的营养。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日常饮食中应多包含“平衡膳食宝塔”第三和第四层中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_____。此物质最初会在图乙的[_____]中消化,最终在[_____]中被分解为_____,才能被人体吸收。
(2)资料二中小刚牙龈经常出血,请你根据资料中的描述推测小刚是因为饮食中长期不吃图甲中的_____导致缺乏_____而患病的。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在他的医书中提出用猪肝治疗夜盲症,是因为其内含有丰富的_____
(3)为了改善小刚同学午餐的状况,生物小组的同学为他设计了一份食谱:红豆粥、椒香菠菜、米饭、三颗草莓。请你为小刚增加一道家常菜,以此满足合理营养的要求:_____
(4)小刚上午不吃早餐在饥饿时,你建议他吃平衡膳食宝塔的第_____层食物快速补充能量,人体所需能量的70%以上由它提供。
(5)小刚经常吃的梅菜扣肉正是2024年3·15晚会曝光的用劣质槽头肉制作的,此次曝光为你和小刚在食品选择方面的启示或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健康零食有助于同学们保持活力,增强免疫力,维持健康体重。小刚周日想去郊游,你会建议他带的健康零食是: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024-06-1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孝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5 . 2023年夏天,哈尔滨街边出现了许多露天烧烤,部分店家使用的煤炭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和有毒的颗粒物,会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强烈刺激。图甲是人体呼吸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乙是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___构成,鼻是呼吸道的起始器官,鼻腔内鼻毛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但这种处理能力是___的。
(2)某同学在吃烧烤时大声谈笑,食物不小心进入了气管中,这是因为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___,吞咽时谈笑导致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
(3)空气中的有毒颗粒进入呼吸道后,会被黏液包裹形成痰,进而排出体外。痰的形成部位是___或支气管。
(4)我们每时每刻都要进行呼吸,气体在肺泡处进入或离开血液,图乙中A表示的气体是___。肺泡中的氧气浓度___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氧气浓度(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5)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中需要经过___层上皮细胞。
2024-06-1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虹桥初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行为习惯关系着我们的健康和安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不要随地吐痰——防止传播细菌、病毒等
B.不要边吃饭,边说笑——防止食物误入气管
C.对胃有刺激的药物被装在用淀粉制作的胶囊中——胃不消化淀粉
D.牙龈出血应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A
7 . 肠道显微胶囊是一种用于诊断胃肠道疾病的可吞咽式小型设备(如图),它可以短时间捕捉到消化道内的三维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胃部检查时,结构①是显微胶囊所经过的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B.结构②可分泌胆汁,显微胶囊能检测其病变情况
C.能拍到许多环形突起的结构③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D.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⑥,⑥内只进行吸收不进行消化
8 . 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状况令人担忧。请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和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回答问题:

   

(1)中医古籍《黄帝内经》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谷”主要位于“平衡膳食宝塔”第___________层;人们选择“五谷”作为主食,是因为“五谷”富含___________,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青少年处于长身体的关键阶段,在保证摄入足够的第一、第二层食物的同时,应多吃些处于第三层和第四层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可以提供丰富的___________。此营养物质在[       ]___________中开始被消化,该物质消化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_
(3)营养不良会影响健康,如缺铁易患贫血病,因为铁是红细胞中_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成分。
2024-05-2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三中、三中分校20234—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人体从外界摄取的食物,依靠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为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图一中X、Y、Z三条曲线表示食物中脂肪、淀粉、蛋白质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依次用A、B、C、D、E表示)中被消化的程度,图二是消化系统组成模式图。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图一中曲线______代表蛋白质的消化,蛋白质的初步分解在图二中的.______(填序号和名称),最终分解为______被人体吸收。
(2)贮存在人体内的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具有保持体温和防止机械损伤等作用。图一中曲线______代表脂肪的消化。
(3)小肠是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小肠的内表面有很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的突起就是______
(4)吸收无机盐和维生素的器官是______(填图二中的序号)。
2024-05-2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协作体(沈阳7中.锦州实验等)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实验探究:米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米粉在口腔中的变化”时,按照如下表所示的方案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米粉糊

适量

适量

适量

适量

唾液有无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37℃

0℃

100℃

保温时间

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1)为了探究“唾液对米粉的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_号和________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根据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滴加碘液后,预计不变蓝的是________号试管,原因是________
(2)选用1号、3号和4号试管进行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对米粉在口腔中变化的影响。
(3)实验过程中,无论是加清水还是加唾液都用2mL,目的是________
(4)在口腔中,淀粉会被分解成________,此物质________(填“能”或“不能”)被小肠直接吸收。
(5)在小肠的多种消化液中,能消化淀粉的有________________
2024-05-2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省东莞市长安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