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两个基本相同的馒头,一起放在蒸锅里蒸30分钟。待冷却后起盖,尽快用手在甲馒头上按一下,再用洗手液把手认真洗干净后,在乙馒头上按一下、戴上无菌手套后迅速将两个馒头分别装入相同的洁净塑料袋中并密封好,然后一起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一段时间,观察甲、乙两馒头的变化。
(1)请推测几天后形成较多、较大菌落的是___________馒头。
(2)将“两个馒头放在蒸锅里蒸30分钟”的目的是_________
(3)用“两个馒头和两个塑料袋”的目的是设置一组_________实验。
(4)“用手在馒头上按一下”的过程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哪个步骤?_________
(5)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只有用_________显微镜或_________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本实验中用到的馒头松软多孔,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有氧/无氧)条件下把面团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了_________和二氧化碳。
2023-06-0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5.4.1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2 . 腐乳是中国流传数千年的传统民间美食,深受百姓的喜爱。生物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尝试进行红腐乳的手工制作。
第一步:人工接种。将新鲜的老豆腐切成三厘米左右均匀等大的小方块,将购买的毛霉菌粉均匀地撒在每个小方块豆腐的六个面上,即六个面都接种上毛霉菌。
第二步:小组的三名同学将接种好的小豆腐块均匀摆放在四个等大的小架子上。然后将小豆腐块连同小架子分别放置于不同的环境中,具体如下:

分组

温度

水分条件

两天后的实验现象

26℃

潮湿

小豆腐块表面长满白色细毛

0℃

潮湿

小豆腐块表面没有白色细毛生长

26℃

干燥

小豆腐块表面没有白色细毛生长

0℃

干燥

小豆腐块表面没有白色细毛生长

第三步:取甲装置中的小豆腐块,将表面的白色细毛按倒,撒盐腌制后整齐地摆放在坛子里,倒入老师配制好的料汁,密封坛口,在室温下发酵三个月,成功地制成了红腐乳。
(1)甲、乙两组装置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甲组的小豆腐块表面长满白色细毛说明毛霉菌的生活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丁两组装置不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物小组的同学制作红腐乳,利用的是传统的__________技术。
(4)毛霉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叶绿体,所以只能营__________生活。
3 . 小明听妈妈说柚子皮的提取液有明显的杀菌作用,他对这种说法表示怀疑,于是邀请了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采摘了同一品种、大小相近的新鲜成熟草莓做了以下探究实验。

组别

实验材料

浸泡溶液及时间

其他条件

保存时间

变质个数

草莓50个

2L蒸馏水,2小时

相同

10天

40个

草莓50个

①,2小时

10天

8个

(1)表格中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______
(2)选取甲、乙两组新鲜草莓的品种、大小、成熟状况、个数及其他环境条件均相同,其目的是控制______
(3)设置甲组的作用是______
(4)你认为草莓变质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5)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6)实验中所用的柚子皮提取液主要来自柚子皮细胞的______中。
2022-10-06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5.4.5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4 . 酸奶是一种健康的发酵食品,某生物兴趣学习小组针对“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①将新鲜袋装牛奶煮沸,冷却至常温,加入适量酸奶,搅拌均匀;
②将5个大小相同的玻璃杯消毒、编号,倒满混合后的牛奶;
③将玻璃杯密封,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
④一段时间后,取样检测杯中的活菌数量,记录数据。实验结果如上柱形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
(1)制作酸奶需要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它只能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因此玻璃杯必须密封。
(2)制作酸奶时牛奶要煮沸玻璃杯要消毒,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酸奶加入到牛奶中,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___________步骤。
(4)本实验除________不同外,玻璃杯的大小、倒入牛奶的量等其它条件必须相同,原因是控制单一变量。
(5)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实验题
制作米酒生物课上,某班同学纷纷展示了自己在家制作的米酒。老师让明明同学展示并介绍了他制作米酒的过程。
实验器材:新鲜的糯米、甜酒曲、凉开水、三个同样的洁净玻璃瓶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糯米浸泡24小时后上锅蒸熟,用凉开水冲洗。
第二步:将糯米放至手感微热时,均分为三等份,分别放入三个玻璃瓶中,编号为1、2、3.
第三步:按照下表对各组进行处理,然后迅速盖好瓶盖,置于相应环境中。

编号

处理方法

环境

1

添加适量酒曲,搅拌均匀,添加适量凉开水

暖气片上方

2

添加适量酒曲,搅拌均匀,添加适量凉开水

冰箱冷藏室

3

不添加酒曲,搅拌均匀,添加适量凉开水

暖气片上方


第四步:定时观察,3天后打开瓶盖,通过看、闻等方式,初步判断瓶中是否酿出了美味的米酒。
请你结合明明的实验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酿制酒酿需要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______,实验中___________号和___________号对照,可探究温度对米酒发酵过程的影响。
(2)3号瓶中未加酒曲,为什么也要“搅拌均匀”?___________
(3)用凉开水冲洗蒸熟的糯米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冲洗时为什么使用的是“凉开水”,而不是“凉水”?___________
(5)你认为这三个玻璃瓶中,盛有美味米酒的是___________号,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
2022-08-26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帮课堂】2022-2023学年八年级生物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6 . 酸奶是一种健康的发酵食品,某学习小组针对“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①将新鲜袋装牛奶煮沸,冷却至常温,加入适量酸奶,搅拌均匀。
②将5个大小相同的玻璃杯消毒、编号,倒满混合后的牛奶。
③将玻璃杯密封,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
④一段时间后,取样检测杯中的活菌数量,记录数据。实验结果如下柱形图所示:

发酵时间

牛奶状况

2小时

呈液态,无酸味

4小时

呈液态,略带酸味

6小时

呈蛋花状态,微酸

8小时

呈凝固状,酸度适中


请分析回答:
(1)制作酸奶需要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此生物还可以制作泡菜。
(2)制作酸奶时,牛奶要煮沸,玻璃杯要消毒,目的是__________
(3)将酸奶加入到牛奶中,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________步骤。
(4)本实验除温度不同外,玻璃杯的大小、倒入牛奶的量等其他条件必须相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小组进一步探究了“制作酸奶的发酵时间”,实验结果如上表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制作酸奶的发酵时间以________小时为宜。
2022-08-13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某兴趣小组开展“使用公筷对餐后菜品中某细菌数量的影响”研究,实验选用三道菜,每道菜均分为三盘,分别为使用公筷组、未使用公筷组和未食用组,同一试验者吃同一道菜的次数相同。对餐前和餐后不同食用情况的各菜品取样并进行细菌培养,实验结果用菌落数呈现(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菜品名称实验结果(菌落数/克)
餐前取样餐后取样
使用公筷组未使用公筷组未食用组
凉拌黄瓜14000160004500014050
干锅茶树菇11004600790001206
炒芦笋304853032
(1)研究发现,细菌和真菌形成的菌落具有不同的特征,通常从菌落的 _____,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比较餐前取样的培养结果,菌落数最多的菜品名称是 _____
(2)上述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有 _____(列出一种即可)。
(3)比较表中同一菜品餐前取样和餐后取样未食用组的数据,未食用组增加的菌落数可能来自 _____
(4)若该细菌是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根据实验结果,研究小组认为使用公筷能有效降低该传染病的传播,因为这样做相当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_____。请列举因不注意饮食卫生导致“病从口入”的常见传染病名称:_____(列出一种即可)。
(5)根据上述实验可知,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是导致食物腐败的重要原因,为防止食物腐败可采取的方法有 _____(列出两种即可)。
2022-07-30更新 | 64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生物真题
8 . 阅读材料,分析评价下列实验,并回答问题。
生活中,食物如果保存不当,就容易腐败变质。如果人吃了,就可能会引发相关疾病。
为了探究腐败变质的食物是否会对人体的肠道产生危害,某兴趣小组以健康小白鼠为研究对象,利用豆浆等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1)准备新鲜无霉变的黄豆500克,提前制作豆浆并灭菌,冷却备用;
(2)将备用的灭菌豆浆分成2份,对其中一份接种霉菌,另一份不做接种处理,25℃恒温培养24小时;
(3)选取20只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小白鼠随机分成A、B二组,进行等量豆浆灌胃处理,每天相同时间段灌胃一次(具体灌胃处理方法如下表),其他食物、饮水等条件相同且适宜,能满足小白鼠正常生存;
(4)在适宜条件下,连续喂养3天后,统计每组中有肠炎状况的小白鼠数量。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组别

小白鼠数量(只)

处理方法

A

10

灌胃灭菌后未接种霉菌的豆浆3mL

B

10

灌胃灭菌后接种霉菌的豆浆3mL

分析回答问题:
(1)该实验的探究课题是 _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设置A组的目的是 ______
(3)预期结果与预测结论:
预测1:若A组小白鼠和B组小白鼠都没有出现肠炎症状,则说明 ______
预测2:若A组小白鼠没有出现肠炎症状,而B组小白鼠大多数出现肠炎症状,则说明 ______
2022-07-28更新 | 504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生物真题
9 . 生活中食物时间放长了就容易腐烂坏掉,为了探究食物滋生微生物的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将适量新鲜猪肉放入水中加热,大火煮沸一段时间,冷却后取猪肉汁进行如下的探究实验。
步骤一:将等量的猪肉汁分别加入编号为A、B、C、D的四只锥形瓶中,静置一小时,然后用脱脂棉花塞住瓶口。
步骤二:把锥形瓶A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冷藏室的温度为5℃。
步骤三:把锥形瓶B放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室温为25℃。
步骤四:把锥形瓶C加热煮沸后,放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室温为25℃。
步骤五:把锥形瓶D加热煮沸后,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冷藏室的温度为5℃。
步骤六:几天后,用放大镜对四只锥形瓶内的猪肉汁进行观察,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内。

锥形瓶

A

B

C

D

观察结果

+++

(观察不到微生物,用“-”表示;观察到微生物,用“+”表示;微生物较多用“++”表示;微生物很多用“+++”表示)
(1)根据该实验进行分析,锥形瓶A与B形成对照,变量是__________;锥形瓶B与C形成对照,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锥形瓶B与D能否形成对照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该实验的结果,说明通过____________处理,可长时间保存食品。
(3)防止食物腐败依据的原理主要是将食物中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________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4)请你再列举一种食品的保存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为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所需条件,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取甲、乙、丙、丁四个相同容量的锥形瓶,甲放入50mL矿泉水,剩余三瓶各加入50mL牛奶,四个锥形瓶同时放在高压蒸锅内加热15﹣20分钟,冷却后取出,做如下处理。一段时间后,只有乙瓶中的牛奶腐败变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瓶号加入物质瓶口处理温度
50mL矿泉水不作处理25℃
50mL牛奶不作处理25℃
50mL牛奶不作处理5℃
50mL牛奶用消毒棉球塞住25℃

(1)实验前将装置放在高压蒸锅内加热15﹣20分钟,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若探究温度对食品腐败速度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_瓶和________瓶进行对照实验;甲瓶和乙瓶比较,说明细菌的生活需要__________;乙和丁比较,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
(3)根据乙和丙的实验结果,请你写出一条保存食品的方法_______________
(4)丙和丁________(填“能”或“不能”)成为一组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19世纪中叶,“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消毒方法即___________,该方法沿用至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