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6 道试题
1 . “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基因控制。为研究水稻高茎与矮茎的遗传规律,某科研团队进行如下实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一中,亲代水稻为高茎,子代出现矮茎。这种亲代和子代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________
(2)根据图示,推测水稻高茎为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3)若显性基因用R表示、隐性基因用r表示,则实验二亲代中高茎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从理论上推测,实验二子代中出现矮茎水稻的概率为________
(4)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Bt蛋白基因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转入到水稻中,培育出抗虫水稻新品种,这种技术是________技术。
(5)我们日常食用的大米是水稻籽粒经过去皮、去胚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因此我们食用的大米主要是水稻种子结构中的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生物(贵州贵阳卷)-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
23-24八年级下·全国·单元测试
2 . 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由一对基因控制。双眼皮是显性性状,由基因A控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由基因a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一对夫妇关于眼皮性状的遗传图解。由图1可知,该夫妇是____眼皮性状,女儿是____眼皮性状。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既是双眼皮又是女孩的概率是____
(2)单眼皮的女性整容成双眼皮后与单眼皮男士结婚,推测这对夫妇所生小孩为____眼皮性状。
(3)图2为一小孩子染色体的排序图,该孩子的性别是____
2024-06-14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十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单元测试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单元速记·巧练(苏科版)
3 . 在学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章后,小红根据对家庭成员的调查,绘制了图甲的遗传图谱(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图乙是体细胞及生殖细胞中携带该基因的染色体的组成情况。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外公和外婆均是双眼皮,母亲为双眼皮,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
(2)根据图甲,判断性状的显隐性:_______为显性性状,判断的依据是( )
A.外公x外婆→母亲
B.爷爷x奶奶→父亲
C.父亲x母亲→小红
(3)图甲中母亲和父亲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4)该父亲产生的精子类型是图乙中的________(填字母)。
(5)小红的父母又生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男孩并且为双眼皮的几率是________
2024-05-19更新 | 123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江浙地区的稻鱼生态系统有着“六月鱼苗放下田,九月再闻稻花香”的景象,被评为首批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下图为稻鱼生态系统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生态系统中,鱼类取食杂草,可以缓解杂草与水稻的____关系,鱼类排出的粪便中不仅含有无机盐,还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被水中大量的____分解,产生无机盐,有利于水稻生长。这种种养结合模式有效地增加土壤肥力,促进该生态系统的____循环。
(2)在该生态系统中,稻飞虱、泥包虫等害虫可能使水稻减产,但它们同时是鱼类的食物,人们经常养殖鲤鱼来防治害虫,请写出养殖鲤鱼防治害虫的一条食物链:____
(3)在种有玉米的农田生态系统中,玉米瘤黑粉病是玉米生长中常见的病害,抗玉米瘤黑粉病和易感玉米瘤黑粉病是一对相对形状,相关基因用A、a表示。现有抗玉米瘤黑粉病玉米植株与易感玉米瘤黑粉病的植株杂交,子代均表现为抗玉米瘤黑粉病,经分析,____是显性性状,子代植株的基因组成是____
2024-05-15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果蝇个体小,饲养容易,繁殖力强,而且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少。因此,在遗传学研究中,果蝇是一种极好的实验材料。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其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如图一所示,其翅型的遗传具有如图二所示的特点(显、隐性基因用A、a表示),请分析作答:

(1)表示雄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的是图一中的______(选填“甲”或“乙”),雄果蝇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表示为______
(2)在遗传学上,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______。据图二可以判断出______是显性性状。
(3)图二中,亲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分别为________,子代残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_____ 。子代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的数量比例约为______
(4)图二子代中出现残翅的果蝇个体属于____(选填“可遗传变异”或“不可遗传变异”)。
(5)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的幼虫在25℃环境下发育成长翅果蝇,将孵化4~7天后的长翅果蝇的幼虫放在37℃环境下处理6~24小时得到了部分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25°C的环境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由此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不仅受_______的控制,还受_______的影响。
2024-05-15更新 | 17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雅礼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毕业学科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6 . 白化病是一种先天性皮肤、毛发和眼睛部分或者完全的色素脱落的遗传性疾病,由基因(A、a)控制。下图是某家族白化病的遗传图解,I、Ⅱ、Ⅲ分别表示祖、父和孙三代人。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肤色的正常和白化是一对_______
(2)Ⅱ5和Ⅱ6表现正常,Ⅱ5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Ⅲ9患病,这种亲子代之间存在的差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
(3)Ⅰ1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Ⅲ8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是________
(4)若Ⅱ5和Ⅱ6再生育一个孩子,该孩子为正常女孩的可能性是______
2024-05-15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八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7 . 国宝大熊猫一向以标志性的黑白毛色为人们所熟知。然而,秦岭野生大熊猫种群却出现了一种罕见的毛色突变体——棕白色大熊猫。如图甲是一只雄性棕白色大熊猫七仔家族中的毛色遗传示意图,图乙为大熊猫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

(1)大熊猫的体温______,与其体表被毛有关。由图甲可以推测出大熊猫棕白毛色这一性状是由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控制的,棕白色大熊猫七仔的基因组成是______(用B、b表示)。
(2)图乙大熊猫的染色体主要是由[②]_____和③组成的,其中______(填序号)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大熊猫的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条。其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七仔生殖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
(3)大熊猫属于脊索动物门哺乳_______食肉目的动物。手臂抓握竹子进食时,起动力作用的是运动系统中的___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大熊猫的棕白毛色是由于其体内的Bace2基因发生了突变,说明生物体的性状是由_______决定的。
2024-05-15更新 | 3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联考(一)生物试题
8 . 玉米是单性花,雌雄同株植物,自然状态下的玉米可以同株异花传粉(如图I),也可以植株间相互传粉(如图Ⅱ),已知玉米的非糯性(A)和糯性(a),高茎(D)和矮茎(d),籽粒饱满(E)和籽粒凹陷(e)互为一对相对性状,其中非糯性花粉(生殖细胞)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生殖细胞)遇碘液变棕色。根据所学的生物知识回答问题:

(1)若用碘液处理非糯性(Aa)植株的花粉,则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花粉的蓝色与棕色的数量比例为____
(2)自然状态下,将纯合高茎玉米和矮茎玉米间行种植。纯合高茎玉米植株所结籽粒的基因组成为____,若将矮茎玉米植株所结的籽粒全部种下,新长成的玉米植株的性状为____
(3)现有一批籽粒基因组成相同的玉米种子,若籽粒均为凹陷,则该批玉米籽粒的基因组成是____
(4)用某微生物制成的生物杀虫剂广泛用于防治害虫,已有多年的历史,研究表明,某微生物的杀虫作用与基因B有关,为定向改良玉米的品种,获得可遗传的抗虫特性的玉米植株,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可采取的具体的操作技术是____
2024-05-15更新 | 20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9 . 黄瓜是餐桌上常见的蔬菜。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黄瓜的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属于___(填“单性花”或“两性花”)。
(2)黄瓜果实有苦味是因为细胞中有苦味素,可以减少害虫啃食。苦味素的合成受基因控制。黄瓜果实的苦与不苦是一对___。根据图2杂交实验结果可知,显性性状是___,若用B、b表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子二代果实苦的基因组成是___
(3)研究发现通过调整施肥比例、大棚温度和光照条件等因素可以降低黄瓜果实的苦味,这体现了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和___共同决定的。
(4)野外自然生长的黄瓜中多数是叶和果实带有苦味的,极少会出现二者均不苦的个体,请你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推测其原因是___(填选项)。
a.不苦的黄瓜易被害虫啃食而淘汰
b.为了不被害虫啃食产生的有利变异
(5)柚果采摘后,果农常常采用保鲜袋将果实装袋密封,以抑制其___作用来达到保鲜目的。
2024-04-21更新 | 8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武城县八年级第一次练兵考试生物试题
10 . 野桑蚕在我国经过数千代的培育,形成现在的家桑蚕。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反,雄蚕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两条性染色体大小形态一致),雌蚕性染色体组成为ZW(两条性染色体大小形态不一致)。下图为野桑蚕生殖与发育示意图。请回答:

(1)桑蚕通过有性生殖方式繁殖后代,它们的个体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期有_____现象,因为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大量蒸发,却束缚了生长。
(2)家蚕的体细胞内有28对染色体,雄蚕的精子中的染色体有_____条。雌蚕产生的卵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组成为_____
(3)家桑蚕的体色有白色与赤色,这是一对_____。家蚕体色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则上图中亲代雄蚕蛾基因组成为_____
(4)上图蚕蛾杂交实验中,子代白色蚕蛾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与控制其体色的基因可以用下图中的_____(填字母)表示。
A.B.C.D.E.

(5)若将上述实验中的子代白色蚕蛾相互自由交配,_____(填“有”或“没有”)可能出现赤色蚕蛾。
(6)野桑蚕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将卵分散产在桑树上,有利于它的生存,从进化的角度分析这是_____的结果。
2024-04-20更新 | 143次组卷 | 4卷引用:考前最后一课(7)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