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八年级上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8 道试题
1 . 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①在加热过程中,当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时,水温为______℃;
②A、B两组同学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完成实验后,画出的图像分别是图乙中的A和B,分析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A组同学所用水的质量更______
昨日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题B卷
2 . 如图所示,利用两根相同的荧光棒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中应选用______(选填“薄”或“厚”)玻璃板替代平面镜;
(2)将玻璃板______放置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置荧光棒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另一根荧光棒B,发现B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______相等。
昨日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题B卷
3 . 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异常,冰雪大世界给游客们带来应时应景的视觉享受。在哈尔滨学习的小刚同学对冰雕原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想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冰雕冰块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__桌面上,游码移至最左端______处,此时指针如图甲所示,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
(2)在天平左右两盘中覆盖相同的塑料薄膜,然后将冰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向右盘中加砝码并调节游码直至横梁平衡,此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冰块的质量为______g。
(3)量筒中装有50mL水,将冰块放入量筒后,冰块漂在水面上,用回形针将冰块压入水中,液面升高如图丙所示,则冰块体积为______。根据上述步骤,计算冰块的密度为______
(4)小杨同学认为本实验不够准确,因为冰块放入水中要熔化,测得冰块的密度比实际的密度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5)小杨同学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认为用煤油完成本实验较好,且煤油的密度比冰小,如图丁所示。
①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煤油,读出电子秤的示数为
②把系有细线的冰块放入煤油中,读出电子秤的示数为,并在液面做好记号A。
③取出冰块,并在烧杯中加煤油到标记处,读出电子秤的示数为
④根据______得出冰块的密度(用字母表示冰块的密度,煤油的密度为)。
2024-06-11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津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阶段定时作业 物理试卷
4 .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小明选用了如图的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进行实验。
(1)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
(2)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次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
(3)若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慢慢旋转,在纸板F上不能看见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实验次数123
入射角30°45°60°
反射角30°45°60°

2024-06-09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外国语学校中考第三次诊断定时练习物理试题
5 . 小丽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如图甲所示。当把蜡烛放在图乙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 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蜡烛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2024-06-0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开州区文峰教育集团九年级中考模拟预测物理试题
6 . 小丽同学做“探究水沸腾的条件和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则水的沸点为______℃,说明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2024-06-0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开州区文峰教育集团九年级中考模拟预测物理试题
7 . 某校在“物理创新实验”活动中,为同学们提供了天平、电子秤、量筒、溢水杯、烧杯等实验器材,让同学们自选器材对生活中常见物品的密度进行测量。

(1)小希想知道枇杷品质和密度是否有关,她利用天平和量筒测枇杷的密度。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再将游码移到 _______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如果指针右偏,则需要向 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如图(1)甲所示,则枇杷的质量为 _______g。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将这个枇杷放入量筒,如(1)图乙所示,则枇杷的体积为 _______cm3,枇杷的密度为 _________g/cm3
(2)小涵利用电子秤和溢水杯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如(2)图所示。先用电子秤测得金属块质量为78.0g,再将金属块放入溢水杯中,测得杯、水、金属块的总质量为100.0g。取出金属块后,向溢水杯中补满水,则金属块的体积为 _______cm3,金属块的密度为 ________g/cm3;若测量后发现此电子秤的每次测量值均比真实值大1g,则测得的金属块密度 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偏小”或“不能确定”)。
8 . (1)小鲁用如图1甲的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按规范要求调整铁圈A的高度时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乙,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则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2)小巴同学用如图2甲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图2乙是小巴某次测量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L__________。在此实验中: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来确定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这种方法是__________(填字母);
A.控制变量法  B.等效替代法  C.转换法
小巴正对玻璃板,为了让她右边的同学也能够看见蜡烛A的像,她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A的像的位置__________(选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变”)。

2024-06-04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巴蜀中学校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9 . 小蕾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蕾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的像的位置_________(选填“向左移动”、“向右运动”或“不变”),像的大小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为探究像的虚实,在蜡烛B的位置放置一个光屏,应_________(选填“直接”或“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

2024-06-04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附中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八)
10 . 如图甲所示,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

①在竖直放置的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则玻璃板后的蜡烛B应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
②移去蜡烛B,在B的位置放置一块白色光屏,则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③再用一块凸透镜替换玻璃板,如图乙,白纸上并没有看到烛焰的像,当把凸透镜向蜡烛移动一段距离后,白纸上显示出明亮清晰的像,则此成像特点与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
2024-06-03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巴蜀中学校中考三模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