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八年级上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7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该实验选择两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___(选填“A”或“B”)的一侧观察;
(3)在蜡烛B处放一光屏,在蜡烛B一侧直接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找不到蜡烛A的像,由此可以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4)解决上述问题后小组同学探究像距和物距的关系,图乙是他们三次实验记录的像和物的位置,做三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选填“A”或“B”)。
A.为了减小误差;B.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昨日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南大学附中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2 .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图甲测出了透镜的焦距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甲图可知该透镜焦距为__________cm,乙图中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昨日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南大学附中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3 . 小彤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情景如图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时,玻璃板不仅可以成像,还便于确定像的______。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蜡烛A、B应选择外形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2)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在像的位置上竖立放上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德宏州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监测物理试题
4 . 水的凝固点是0℃,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冬天室外已结冰,小明把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体放到室外(室外温度大约-5℃),经过相当长时间后,从室外取回混合液时,却发现混合液没有凝固。小明猜想:酒精含量越高,凝固时的温度越低。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温馨提示:注意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
(1)实验器材:两个相同的杯子、酒精、冰柜、两支相同的温度计、钟表。
(2)实验步骤:
①在两个相同的杯子中,分别装入适量的相同质量和温度的不同酒精含量的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每隔适当时间,观察两种混合液的状态,并用温度计测出两种混合液开始凝固时的温度。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则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
2024-06-0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四中学中考三模物理试卷
5 .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实验次数

物距

像距

1

30

15

2

20

20

3

15


4



(1)由表可知,这个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第3次实验时的像距v___________,第4次实验时所成像的特点应用于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2)当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屏上的像变小些,应将蜡烛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
2024-06-0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6月适应性考试物理试卷
6 .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

(1)图甲实验装置组装过程中,为保证铁圈的位置合适,应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酒精灯进行调节;
(2)实验中,某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
(3)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
(4)实验过程中,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应为图丁中的______(选填“a”或“b”)图。
2024-06-07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物理质检试卷
7 . 小马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上,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cm。
(3)小马把蜡烛移到光具座上25.0cm刻度线处,需要把光屏适当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次成像规律制成的。
2024-05-3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8 . 小林用带刻度尺的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和火柴等器材“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如图甲所示,将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时停止移动光屏,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
(2)小林先将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调节在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
(3)在某次实验中,小林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___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烛焰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则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才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且像的大小将变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4)若实验中用手遮住凸透镜的一半,则光屏上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出现完整的像;
(5)小林借来物理老师的眼镜,将其放在图乙中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原本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了,说明物理老师的眼镜是__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6)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如图丙所示位置,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在光屏上看不到烛焰的像,则人眼在图中___________(选填“A”或“B”)处能观察到烛焰正立的、放大的像。
2024-05-23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部分学校九年级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9 . 小丁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安装并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使它们三者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是为了使像承接在___________
(2)通过探究,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与像距v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该凸透镜A的焦距f=____cm;
(3)当烛焰、凸透镜A位于图甲中位置时,光屏上像的性质是_________。生活中的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样的成像原理工作的;
(4)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丁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B在原位置替换凸透镜A,要使光屏上仍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B的方向移动;
(5)如图丙所示,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近视眼镜,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若取下眼镜,要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2024-05-22更新 | 323次组卷 | 3卷引用: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 物理(云南卷)
10 . 小芳对凸透镜成像十分感兴趣,并做了如下实验探究了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开始时,小芳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放置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整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调节的目的是______,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接下来小芳将蜡烛移到了光具座的1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成像的。
(3)原本光屏上能观察到一个清晰的像,现在小芳将一副眼镜镜片放置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保持光屏、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了,则小芳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的镜片是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让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除了蜡烛左移之外,还可以将光屏______(选填“左移”或“右移”)。
(4)实验过程中,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用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光屏上的像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2024-05-21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红河州中考二模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