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八年级上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后,小明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有什么关系?他们进行了实验,并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请你帮助小明对上述实验进行总结。

(1)实验用到的器材有:冷水、热水、烧杯、红墨水、__________
(2)实验过程:__________
(3)实验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
2023-11-10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三十七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2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选择的实验器材有:薄玻璃板、两支蜡烛、刻度尺、火柴、白纸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器材选用薄玻璃板而非平面镜的原因是 _____
(2)实验时,小明将白纸对折,如图甲所示,铺在水平桌面上,沿折痕画线作为玻璃板底边所在的位置,在实验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其与纸面 _____
(3)小明将点燃的蜡烛置于玻璃板前,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的像,如图甲所示。然后将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到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录此时两支蜡烛的位置,变换点燃蜡烛的位置,重复上述操作。将白纸上像和蜡烛位置的对应点连接,并测量点到平面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由此得出结论: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 _____相等;
(4)在完成步骤(3)后小明发现,像和蜡烛位置的连线垂直于玻璃板,结合(3)的结论,小明认为自己已经发现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你认为小明对这一规律的总结过程是否科学合理?_____,原因是 _____
2022-08-01更新 | 1450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物理试题
3 .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装置;
(1)实验时,应该选用较______(选填“厚、薄”)的______(选填“半透明、透明”)玻璃板,且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保持______(选填“水平、垂直”);
(2)实验时,点亮蜡烛A,移动玻璃板后面没有点亮的同样的蜡烛B到适当位置,直到看到A的像与B______,可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______(选填“相等、不相等”);
(3)进一步实验小明还总结得出:①当蜡烛A慢慢靠近玻璃板时,蜡烛A的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③平面镜中成的是______像(选填“虚、实”)。
2023-01-2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4 . 遵义是我国重要的茶产地,水温对茶叶的冲泡效果有很大影响。某物理兴趣小组对紫砂壶、瓷质盖碗、玻璃杯三种常用茶具的保温性能进行实验研究。
(1)在进行实验时,同学们用到紫砂壶、瓷质盖碗、玻璃杯、电热水壶、铁架台、量筒、硬纸板、细线、秒表。为完成实验,他们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
(2)表1是同学们通过实验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分析表1中的数据得到表2。请帮他们将表2中空缺的数据补充完整:
表一:

时间

(分钟)

水温(℃)

紫砂壶

瓷制盖碗

玻璃杯

0

98.0

98.0

98.0

2

82.5

82.0

85.4

4

79.2

78.8

81.2

6

76.2

75.5

77.7

8

73.4

72.5

74.4

10

70.9

69.8

71.5

表二:

时间段

温度变化快慢(℃/分钟)

紫砂壶

瓷制盖碗

玻璃杯

0﹣2分钟

7.75

8.00

6.30

2﹣4分钟

______

1.60

2.10

4﹣6分钟

1.50

1.65

1.75

6﹣8分钟

1.40

1.50

1.65

8﹣10分钟

1.25

1.35

1.45

(3)请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帮同学们总结实验结论______(至少写出两条)。
2022-09-02更新 | 38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试题
5 . 物理课上学习了液体的蒸发后,小刚同学利用如下方案探究水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1)通过(a)中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一滴水蒸发的快慢与__________有关;
(2)通过__________(填字母)中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一滴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以上探究过程采用了__________法;
(3)小刚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和两滴水如图(c),结果发现一滴水的先蒸发完,于是得出结论:在温度相同时,水越少蒸发越快。这个结论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
(4)小华对图(b)的实验设计提出质疑:酒精灯外焰温度高于500℃,水的沸点为100℃,实验时,玻璃片上的水在蒸发的同时,还可能发生__________现象,影响对实验的观测;
(5)小华根据“阴雨天湿衣服不容易晾干”的生活经验,提出猜想:液体蒸发快慢还可能与空气湿度(即空气中所含水汽多少)有关。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在密闭的房间内,用智能加湿器调节房间内的空气湿度到一定数值;
②将1张全棉柔巾全部浸湿,完全展开,放在在电子秤上,记录此时示数m1;1小时后,再次记录示数m2
③改变房间内的空气湿度,换用规格相同的全棉柔巾,重复以上步骤,多次实验并记录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过程中,房间内温度及空气流动变化忽略不计。)

空气湿度

40%

45%

50%

60%

70%

11.8

11.8

11.8

11.8

11.8

6.4

6.6

6.9

7.5

7.8

该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_________来判断蒸发快慢的,步骤③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由表中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2024-01-3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6 . 某电视节目通过探究得出一个结论: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冰棒贴紧舌头,舌头会迅速被“冻”在冰棒上,你认为该结论是_______(选填“真的”或“假的”),支持你的观点的证据是:查说明书可得冷冻室温度可以低至-18℃低于水的凝固点,因此舌头的水分可以遇冷_______热量,从而发生_______现象,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7 . 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提出问题:
①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
②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2)选择并组装器材:用激光笔、平面镜、硬纸板、___________、不同颜色的笔等器材进行如图甲所示实验;
(3)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小明让一束激光沿着硬纸板射向平面镜,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角度,观察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的位置,测出每次的反射角与其对应的入射角;
(4)分析论证、得出结论:通过分析图乙,小明对问题①和问题②得出以下结论:
问题①的结论是: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问题②的结论是: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___________入射角;
将光逆着反射光线方向射向平面镜,其反射光线将逆着对应的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__的;
(5)交流与反思:交流发现,选用较粗糙硬纸板呈现的光路比选用光滑的玻璃板呈现的光路更为明显,是因为光照射到较粗糙硬纸板表面发生___________反射,此种反射_____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024-01-0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8 . 我国有一个寓言叫作“坐井观天”,意思是青蛙坐在井里看天,只能看到一片很小的天空。在学习了光的折射知识之后,小明就想,井里灌满水时会不会对青蛙的视野产生影响呢?于是他在课后对此进行了探究。

实验过程:
(1)他取一个圆柱形杯子,在杯底放置一个点光源当作青蛙的眼睛,在杯子的上方放置一张半透明纸片,用来记录光斑的大小,如图甲所示;
(2)在杯中倒满水,在杯子的上方放置一张半透明纸片,记录光斑的大小,如图乙所示。
分析和论证:
通过比较甲、乙两图的光斑范围,可以观察到图_______中的光斑较大,他所得出的结论是:井里灌满水时_______(填“会”或“不会”)对青蛙的视野产生影响,青蛙的视野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实验评估与讨论;
(3)实验过程中,用点光源取代了青蛙的眼睛,在本实验中,还有一个类似的做法是用_____取代了________
(4)该实验结论可以用我们所学习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知识来解释。
2022-12-09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联谊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9 . 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发声的音箱上,感觉音箱在晃动;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与抽气机连通的密闭玻璃瓶内;
①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瓶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______
②分析实验现象,运用的科学推理方法可得出结论 ___________
(3) 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压紧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边。先用较小的力,再用较大的力分别拨动钢尺,观察钢尺振动的幅度,比较两次钢尺发出声音的响度。探究本实验中,钢尺伸出的长度___________,这种物理实验方法我们称为___________(选填“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得出结论是:钢尺___________越大,响度越大;

(4)如图所示,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使其发出声音,其发声物体是___________(选填“试管”、“水”或“空气柱”),当水量增加时,声音的音调会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
2022-10-18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东方国际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10 . 李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用到的器材如下:铁架台、烧杯、温度计、秒表、硬纸板、石棉网等。

(1)组装器材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如图,应适当将_____(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
(2)实验时用温度计测出不同时刻水的温度,并记录在表中,其中第3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示数为________℃;
(3)某时刻观察到烧杯中出现图乙所示的现象,表明水_______沸腾(没有/正在)。气泡里的主要成份是 _______
A.氧气          B.水蒸气          C.真空        D.空气
(4)请在图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80

84

88

96

98

98

98


(5)分析图像,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水沸腾时需要 _______ ,但温度_______
(6)实验中关于器材的作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
A.盖上硬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散失,缩短实验时间
B.盖上硬纸板可以防止水蒸气在温度计上液化成小水珠,影响读数
C.若将烧杯盖得十分紧密,且纸片上无排气孔,则水的沸点会升高
D.为了节约燃料缩短实验时间,还可以适当减少酒精的质量
(7)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_
A.得到可靠的结论   B.减小测量温度的误差
(8)分析图像可知: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标准大气压;
(9)李华同学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10)“创新”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过程中往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盐继续探究,发现盐水温度达到102 ℃才沸腾,老师认为“创新”小组的实验发现很有价值,还可以继续深入探究,请你提出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_________
2022-10-20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周庄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限时作业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