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小明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了如下操作:
a.在水平面上铺上毛巾,如图1所示,用手向右推动小车;
b.待小车静止后,记录小车通过的距离为s1
c.依次在水平面上更换棉布和木板,重复上述步骤,记录s2s3
d.比较s1、s2、s3,得出结论。

(1)分析小明的实验操作方法,评估小明的操作是否科学并说明理由_____
(2)改进实验方案后,让小车从斜面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通过观察_____来比较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为了改变小车运动中所受阻力,小明需要把毛巾、棉布铺在器材上,它们应该铺在_____上;
A.XY表面        B.YZ表面        C.XY表面和YZ表面
(4)根据图3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选填“快”或“慢”)
(5)推论: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做_____运动;
(6)在大量类似实验基础上,牛顿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它是人们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架运输机参加某次抗震救灾时,在沿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间隔相同时间先后从飞机上静止释放三个相同的物资,若不计空气阻力,且地面水平,那么,在地面上看,图4中能正确表示物资在空中排列情况和着地位置的组合是_____

A.①⑥     B.②⑤     C.③④     D.①④
(7)若小明想探究小车滑行距离与小车初速度的关系,应先后将小车从斜面上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下同)高度处释放,比较小车在_____粗糙面上滑行的距离;
(8)上述实验完成后小明又将小车系上细线,分别倒放、立放在铺有不同材料的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小车,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如图5所示;

①实验中,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拉动测力计,根据_____原理可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②比较第_____两次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
③比较第4、5两次实验可知,压力一定时,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2022-11-12更新 | 7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实验初中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2 . 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

(1)实验前,应对弹簧测力计在________(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上进行调零。
(2)最佳的实验顺序是________(选填序号)。
①ABCD②DABC③ADCB
(3)小组按步骤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将①②补充完整:
物体的重力F₁/N物体浸没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₂/N物体所受的浮力F/N小桶的重力F₂/N小桶和排开水的总重力F₄/N排开水所受的重力G/N

2

1

___

1.2

2.2

___

(4)为了使结论更具普遍性,小组更换不同密度的液体进行实验。结合表中数据可知,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________的大小,这便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5)下列操作仍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是________(双选)
A.步骤A中溢水杯未装满水
B.步骤B中物体未完全浸没
C.步骤C中弹簧测力计读数时俯视
D.步骤D中小桶内水珠未擦干净
(6)若物体在图B位置时细线不小心断裂,使物体下落沉底(假设烧杯未碎),物体下落过程中所受的浮力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24-05-0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
3 . 小成同学根据已学知识设计了如下实验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1)图甲步骤中,小成发现溢水杯中未装满水,这样会导致测得的排开液体的重力偏______
(2)小成完善后继续进行实验,将物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物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N,比较F1F2F3F4的大小,若发现______,即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3)小成继续实验,将物块浸没在装满酒精的溢水杯中,如图丙所示,发现F5>F3,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_____有关;
(4)为了探究“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小成将实验器材中的物块换成泡沫球(密度小于水),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过程中,不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测量______(选填“F1”、“F2”、“F3”或“F4”)的示数;
(5)小成接着利用浮力的知识测量泡沫球的密度,采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着水的圆柱形容器、细针和电子秤进行测量,其操作顺序以及示数如图A、B、C所示。

①小成分析电子秤的数据可知:泡沫球的质量为_____g,密度为_____g/cm3
②同桌小王认为,小成的实验操作B至C过程中,泡沫球球上浮至漂浮时沾水,导致密度测量结果偏大,该说法是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2024-05-30更新 | 2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江津中学校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4 . 小天利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溢水杯等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步骤,最佳且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_____(选填“A”或“B”);
A.乙、甲、丙、丁                           B.丁、乙、甲、丙
(2)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___N,测出排开液体的重力为___________N。由此可初步得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3)若在甲步骤中小石块未浸没水中,则___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得出以上关系;
(4)根据实验数据,还可得出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_m3
(5)在完成以上实验后,小天想到了一个如图所示的改进方法,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A所示,将一个干燥的小桶与待测石块用棉线(质量忽略不计)连起来,一起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示数为F1
②如图B所示,将石块缓慢的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同时用另一个杯子接取溢出的全部水,石块完全浸没后,弹测力计的示数为F2
③如图C所示,将溢出的水全部倒入小桶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3
④若等式F1=__________成立,则石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⑤实验结束后,将A图中的石块取下,测出小桶的重力为G,则石块的密度表达式为ρ=_________。(用F1F2Gρ表示)
5 . 跃跃利用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圆柱体物块a、细线和足量水,探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甲图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______,这样会导致测得排开液体所受重力______(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2)改正错误操作后,实验最合理的顺序______
(3)根据如图所示测得的实验数据,可以求出物块a的密度为______;若将图乙中的水换成酒精(),浸没时物块a受到的浮力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跃跃若将上述实验器材中的物块a换成圆柱体物块b(物块b的密度小于水),探究“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过程中______步骤不需要弹簧测力计;(选填“甲”“乙”“丙”或“丁”)
(5)得出“阿基米德原理”后,跃跃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戊所示,两个测力计A和B完全相同,现用弹簧测力计A悬挂物块a,将其缓慢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直到完全浸没为止,整个过程中物块a均未接触杯底和侧壁,同时用弹簧测力计B悬挂着的小杯子收集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则从物块a的下表面开始接触水面到上表面刚刚没入水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______
   
A.测力计A的示数就是物块所受浮力的大小
B.测力计A的示数变小,电子秤的示数变大
C.测力计A的示数变化量等于测力计B的示数变化量
2023-06-07更新 | 32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一二六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试题
6 . 如图中图1是小明同学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过程图,弹簧测力计在A、B、C、D四个步骤中的读数分别为g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最合理的操作步骤顺序为______(填序号);
(2)按照最合理的操作顺序,当实验中的测量结果满足______的关系式时(用表示),说明阿基米德原理成立;
(3)按最合理顺序操作,以下影响验证结果的是______(只填字母);
A.图B中溢水杯内未装满水       B.图B中合金块未浸没在水中       C.图A中小桶内有少量水
(4)按最合理顺序操作还可以测出圆柱体密度,密度表达:______(用上面所测物理量和水的密度表示)。如按A、B、C、D顺序操作测得圆柱体密度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5)利用该圆柱体探究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没入某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作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浸入某液体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2所示,分析图像液体的密度______

(6)如图3所示,小明借助一个长方体木块和刻度尺测出了石块的密度;
①如图甲,用刻度尺测出木块没在水中的深度
②如图乙,将石块放在木块上,使它们共同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木块浸在水中的深度
③如图丙,将石块用细线系在木块下面放入水中浸没,让木块有一部分体积露出水面,用刻度尺测出木块浸在水中的深度
④石块密度的表达式:______(用上面所测物理量和水的密度表示)。
2023-04-21更新 | 7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紫荆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7 . 在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a、b中的容器装的是水,图中物体放入前溢水杯均装满液体,图中上方标注的是每次测力计的示数。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结果更准确,最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___________
(2)从步骤a到步骤b,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_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实验中该物体的密度是 ___________kg/m3
(3)有些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浮力大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原因可能是下列实验操作造成的 ___________
①b步骤中物体碰到容器底
②先将物体放入液体中测拉力,再测物体的重力
③溢水杯中未注满水
A.①
B.②③
C.①②③
(4)其它器材不变,该同学换了另一种液体重做了实验,如图e所示,则此液体的密度是 ___________kg/m3
   
2023-05-0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8 .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小文同学“探究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情景。如图四幅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

(1)为方便操作和减小测量误差,最合理的操作步骤顺序应该是:______
(2)若以下等式______(填序号)成立,则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A.F2F3F1F4                 B.F2F1F3F4             C.F3F1F2F4
(3)为了得到更普遍的结论,我们应该选择______进行多次实验(选填序号);
A.体积不同的物体、密度不同的液体
B.密度不同的物体、体积不同的液体
C.体积不同的物体、体积不同的液体
D.密度不同的物体、密度不同的液体
(4)另一实验小组在步骤甲的操作中,只将石块的一部分没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则______(选填“能”“不能”)得到与(2)相同的结论;
(5)上述实验完成后,同组的小明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装满水的烧杯放在托盘秤的盘子里,再把空的饮料罐缓缓按入水中,如图戊所示,在这个过程中______。(填序号)
A.托盘秤的示数在增大
B.托盘秤的示数保持不变
C.烧杯底部对托盘的压力在减小
D.烧杯内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力在增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