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重力的三要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王华同学用一支最大能测量5N的弹簧测力计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得到的数据如表。

砝码质量(g)

100

200

300

___________

500

重力G(N)

1.0

2.0

3.0

4.0

5.0


(1)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2)根据表格数据,将图像补充完整___________
(3)由表中数据可知,重力与质量成 ___________比;
(4)一成年人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60kg,则他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______(g取9.8N/kg)。
2022-11-29更新 | 302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教材例题变式题(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力 7.3 重力
2 . 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测量物体重力前,除了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外,还应对弹簧测力计进行___________。测量物体重力时,应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处于___________状态,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大小)就等于物体的重力;
(2)逐次增挂钩码,分别测出它们所受的重力,记录在表格中。第四次读数如图所示,为___________
质量m/kg0.050.10.150.20.25
重力G/N0.411.62.6

(3)请根据表中数据用描点法在方格纸上作出G-m关系图像;(      )
(4)分析上述数据及用图像法分析论证,可以得出结论:在实验误差内,___________
(5)为了让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应当___________
(6)若一物体重40kg,则它的重力为___________(g取10N/kg)。
2022-11-29更新 | 345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教材例题变式题(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力 7.3 重力
3 .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和“判断重力方向”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1)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实验记录如表:

被测物体

物体质量m(kg)

重力G(N)

Gm的比值(N/kg)

物体1

0.1

0.97

9.7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①在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重力与质量_________(选填“成”或“不成”)正比;
③根据上表中测量的实验数据分析图甲,其中能正确描述物体所受的重力G写质量m关系的图像是______

(2)该组同学在探究重力方向时,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a,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________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为进一步验证重力的方向,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的同学在继续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进行了“物体重力的大小跟物体形状是否有关”的探究实验,他们用橡皮泥为实验对象,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被测物体

形状

重力/N

橡皮泥

正方体

4.8

球体

4.2

锥体

3.6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他们的结论正确吗?___________。请你对此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作出评价。评价:___________
4 . 小明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实验器材除了钩码,还需要 ___________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请在图中画出重力大小随质量变化的图像________。分析图像可知:物体所受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 ___________

序号

质量m/kg

重力G/N

1

0.1

1.0

2

0.2

2.0

3

0.3

3.0

4

0.4

4.0


(3)本实验需要多次测量,其目的是 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减小误差
②找普遍规律
(4)实验完成后,还想探究重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小明用橡皮泥作为实验对象,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小明错误之处是 ___________
5 .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和“判断重力方向”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1)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实验记录如表:

被测物体

物体质量m(kg)

重力G(N)

Gm的比值(N/kg)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1)①在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弹簧测力计、______
②根据上表中测量的实验数据分析图,其中能正确描述物体所受的重力G与质量m关系的图像是______
A. BCD
(2)甲同学在探究重力方向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操作如下:

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缓慢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接下来的操作______,观察小球下落的方向,从而说明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
(3)小明同学取了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各一个,并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重力,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你认为小明同学的做法______
A.不合理,因为他没有用同种物质的物体做实验
B.不合理,因为他没有使物体的质量成整数倍变化
C.合理,因为他同样可以得到的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D.合理,因为他的操作比甲同学更简便
2022-11-13更新 | 831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教材例题变式题(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力 7.3 重力
6 . 下表是研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实验得到的数据:

实测物体

质量m/kg

重力G/N

物体1

0.1

0.99

物体2

0.2

1.98

物体3

0.3

2.97

(1)研究过程中,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
(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022-11-12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课后培优分级练(沪科版)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6.4 来自地球的力
7 . 小明同学用天平、弹簧测力计、几个相同的钩码和几个相同的沙袋研究物体受到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甲所示的是根据所测数据绘制的Gm图像。

(1)关于钩码重和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钩码静止时,钩码的重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B.钩码匀速上升时,钩码的重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C.钩码加速下降时,钩码的重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无论钩码的运动状态如何,钩码的重都等于测力计的示数
(2)综合分析比较甲图中两图像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_____
(3)如果把甲图中两个图像合并在同一坐标系中,则两条倾斜的直线是_____(选填“大致重叠”或“完全不重叠”)的;
(4)小红实验小组画出的Gm图像如图乙所示,该小组实验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是_____
8 . 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如表数据:

m/kg

0.1

0.2

0.3

0.4

0.5

0.6

0.7

G/N

1

2

3

4

5

6

(1)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器材有:弹簧测力计和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物体的质量为0.7kg时,它受到的重力是______N;
(3)以下四个图像中,关于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
2022-11-09更新 | 112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课后培优分级练(沪科版)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6.4 来自地球的力
9 . 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质量m/g

100

200

300

500

重力G/N

1

2

3

4

5


(1)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______
(2)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______
(4)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______
(5)若测力计水平校零后去测重力,则测量值比真实值偏______,若测力计倒过来,用挂环吊物体测重力,测量值比真实值偏______
2022-11-08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课后培优分级练(沪科版)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6.4 来自地球的力
10 . 王华同学用一支最大能测量5N的弹簧测力计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得到的数据如表。

砝码质量(g)

100

200

300

_____

500

重力G(N)

1.0

2.0

3.0

4.0

5.0


(1)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2)根据表格数据,将图像补充完整_____
(3)由表中数据可知,重力与质量成 _____比;
(4)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将g值取为9.8N/kg,但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在某些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存在着微小差异。下表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区的g值大小。

地点

赤道

广州

武汉

上海

北京

纽约

莫斯科

北极

g值大小

9.780

9.788

9.794

9.794

9.801

9.803

9.816

9.832

地理纬度

23°06′

30°33′

31°12′

39°56′

40°40′

55°45′

90°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由表分析g值相同的城市是:_____;造成g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
2022-11-08更新 | 322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同步精品课堂(沪科版)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6.4 来自地球的力(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