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计算机械的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物理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次数

l

2

3

钩码重G/N

4

4

6

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1

0.1

绳端拉力F/N

1.8

1.6

2.4

绳端移动距离s/m

0.3

0.4

机械效率η

74.1%

62.5%


(1)实验中,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缓缓上升,在测量绳端所受的拉力时,弹簧测力计应______;(保持静止/匀速上升)
(2)小组同学做第3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______;通过比较第1、3次两次实验数据,请对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提出一条针对性建议:______
(3)如果采用第3次装置,改变动滑轮重,提升同一物体进行多次实验,获得数据并绘制出如图甲的图像,分析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相同时,动滑轮越轻,机械效率______(越高/不变/越低);分析图像中的A点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为______N;(忽略绳重和摩擦)
(4)若第2次实验中克服摩擦做的额外功为0.04J,则动滑轮总重为______N。(不计绳重)
2022-11-30更新 | 39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2 . 小明同学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次数

物重

使用动滑轮时测力计的示数F/N

G/N

1

1.00

0.65

2

1.50

0.9

3

2.00

1.15

(1)在研究定滑轮特点时,按图甲操作,觉得读数不方便,于是把测力计倒过来,即测力计吊环系在拉绳上,用手拉挂钩,测力计的示数会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的重力,其原因是______(不计绳重及摩擦);
(2)在研究动滑轮特点时,按图乙操作,记录数据如表,分析表中的数据发现,测力计的示数F大于物重G的一半,其原因是______;如果不更换动滑轮,为了使测出的拉力接近物重的一半,请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
(3)小明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第二次实验中,若钩码在2s内匀速提高10cm,则拉力做的有用功是______J,拉力做功的功率是______W,此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不计绳重和摩擦)
2022-10-2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西城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3 . 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测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_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钩码总重为G,钩码上升高度为h,测力计移动距离s,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___________
2022-10-21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钟英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物理试题
4 . 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实验前他有如下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物体所 受的摩擦力有关;
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1)实验中,沿斜面拉动物体时,应使其做_________运动;
(2)下表是小明探究过程中记录的两次对比实验数据;

次数

物体

物重G/N

拉升高度h/cm

拉力F/N

拉动距离s/cm

机械效率η

1

木块

6

8

1.20

80

50%

2

小车

6

10

0.75

100


①第2次实验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
②进行这两次对比实验是为了研究斜面机械效率与_________的关系;
(3)小明利用该实验装置进一步研究发现,将长50cm的木板搭成倾角不同的斜面,用弹簧测力计把5N的物块从斜面底端拉至顶端的过程中,额外功W额外随斜面的水平长度L(木板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长度)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
①由图像可知:W额外L_________比;
②当斜面的水平长度L=0.4m,拉力做的总功为_________J;
③若将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匀速拉动木板上的物块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N。
2022-10-12更新 | 2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第一共同体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自主检测物理试题
5 .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的距离/cm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N

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cm

机械效率

1

2

8

0.8

24

83.3%

2

4

5

1.5

15

3

6

10

90.9%

(1)表中标有编号①、②和③的空格处的数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操作中应该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读数时应读测力计_______的读数;
(3)分析实验数据,同一滑轮组要提高其机械效率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022-10-1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二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十月份月考物理试题
6 . 学习了简单机械后,小明了解到斜面也是一种机械,于是他想探究这种机械的特点。他将木块放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并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木块,收集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斜面倾斜程度

小车重G/N

斜面高h/m

斜面长s/m

拉力F/N

有用功W/J

总功W/J

机械效率η/%

较缓

5

0.2

1

2.1

1.0

2.1

47.6

较陡

5

0.5

1

3.6

2.5

69.4

最陡

5

0.7

1

4.3

3.5

4.3

81.4

(1)比较表中木块重力G和拉力F的大小,得出:使用斜面时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省力;斜面倾斜程度越大越___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
(2)表格中的空格中的是数据应为:___________
(3)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_
(4)若将木块换成等质量的小车做实验,机械效率将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2022-10-10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江都区八校联谊2022-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7 . 小金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拉动杠杆,使挂在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支点和杠杆的摩擦不计)。

(1)重为5N的钩码挂在A点时,人的拉力F为4N,钩码上升0.3m时,动力作用点C上升0.5m,此时有用功为___________J,总功为___________J,机械效率η1___________
(2)小金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仍用该实验装置,将钩码移到A点左侧的B点,再次缓慢提升杠杆使动力作用点C仍然上升0.5m,此时的机械效率η2___________η1(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022-10-10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江都区八校联谊2022-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8 .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 G/N

钩码上升的高度 h/cm

拉力

F/N

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cm

机械效率

η

1

2

10

0.8

30

83.3%

2

4

10

1.5

30

3

6

10

2.2

30

90.9%

4

6

15

2.2

45

90.9%


(1)实验过程中,应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竖直向上做______运动。
(2)如果在第一次实验时,忽略绳重和摩擦,可以计算出动滑轮的重为_____N。
(3)第2次实验时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
(4)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物所受重力越_________选填“大”或“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分析3、4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的高度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5)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下列选项中也可提高机械效率的是__
A.增大绳重
B.减轻动滑轮重
C.加快物体提升的速度
(6)实验表明:额外功越小,总功越接近有用功;进一步推理得出:假设没有额外功,总功等于有用功;可见使用任何机械都___________ 。下列物理规律的得出运用了这种研究方法的选项是________
A.平面镜成像规律
B.牛顿第一定律
C.阿基米德原理
D.光的反射定律
(7)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有同学认为应静止时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_________(正确/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_______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2022-10-09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六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物理阶段调研试题
9 .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因素”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动滑轮重0.5N,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序号
物重G/N物体上升
高度h/m
拉力F/N机械效率η
40.301.874.1%
60.302.676.9%
80.303.3
(1)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和弹簧测力计,实验中应竖直向上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缓缓上升,第③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
(2)第②次实验时,克服摩擦和绳重做的功为_______J;
(3)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额外功将_______,理由是_______,机械效率将_______;(填写变化情况)
(4)小华组的实验,所用动滑轮重和提起的钩码重都相同,而测出的滑轮机械效率却不同。关于这个问题,小明提出了猜想:可能是由于实验观察或操作存在某些问题造成的,请说出一点:_______
2022-10-02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联考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10 . 在图中,s=60cm,与之对应的h=30cm。现用弹簧测力计进行两次操作:(1)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小车;(2)沿斜面方向匀速拉动小车记录数据如下表;
操作数据测力计示数/N移动距离/cm
竖直提升1030
沿斜面拉升5.260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斜面是一种___________(省力/费力)的简单机械;
(2)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小车拉力所做的功是___________J,沿斜面方向匀速拉动小车拉力所做的功是___________J,由此实验可推断,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时,___________(能/不能)省功;
(3)生活中常见的斜面有___________。(写出一个)
2022-09-21更新 | 206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