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813 道试题
1 .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选用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1)实验时,观察到清晰倒立的像如图,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调节光屏位置使所成像清晰,则像与原来相比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了;
(2)实验时,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黑色小泥点。那么,移动光屏,能否在光屏上找到小泥点的像(或影子)?答;_________(能/不能);
(3)保持透镜位置不变,用对光线会聚能力更弱的透镜替换原透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像变模糊模拟了_________(远视眼/近视眼)的形成原因。
昨日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2 . 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小红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天平底座调至水平,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如图甲所示,其做法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纠正上述错误后,应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改正错误后,小红将容器内部分液体倒入量筒并测出体积V,然后称量出容器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继续向量筒中倒液体,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如图乙所示为某次测得容器和剩余液体的质量,质量为___________g;如图丙所示是根据多次测得的数据绘制的mV图像,根据图像计算可得,液体密度为___________ kg/m3
(3)爱思考的小红想起她去昆明旅游时,带回一个“美人鱼”工艺品,她想知道这个工艺品是什么材料制成的,需要测出它的密度,于是在家中利用电子秤和自制的溢水杯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丁所示,往溢水杯中装满水,用电子秤测出溢水杯和水的总质量m1
②将工艺品浸没于溢水杯中,排出部分水之后,将溢水杯的外壁擦干,置于电子秤上,测出总质量m2
③从溢水杯中取出工艺品后,测出溢水杯和剩余水的质量为m3,最终小红推导出了工艺品密度的表达式ρ工艺品=___________(水的密度用ρ表示),用这种方法测量会导致测得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3 . 某兴趣小组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设计并开展了如下的实验:
步骤一:取一个如图甲所示的塑料圆筒和金属圆柱体(塑料圆筒容积和金属圆柱体体积相同),按图乙进行操作,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步骤二:如图丙所示,向烧杯中加水使金属圆柱体刚好浸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
步骤三:如图丁所示,用滴管向塑料圆筒中加满水,调节测力计的悬挂高度,保证金属圆柱体浸没于水中且不与烧杯底部接触,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

(1)如图丙所示,此时金属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用题中物理量符号表示).
(2)步骤三完成后,小桶中滴入的水的重等于金属圆柱______.
(3)若实验中的测量结果满足______的关系(用题中物理量符号表示),则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4)另一小组同学用相同的器材完成实验时,测力计未校零就进行了实验,若该小组同学实验中所有的读数均正常,则该小组将发现圆柱体受到的浮力______它排开水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昨日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外国语学校、泰州二附中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4 . 在测定“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阻约为10Ω,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1A”字样。图1是关越同学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__
(2)实验中,关越同学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且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点,电压表示数如图2甲所示,要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应将滑片P向___________端滑动(选填“左”或“右”);
(4)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___________Ω。(保留1位小数)
昨日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县区联考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5 . 小明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为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水的比热容大于另一种液体),并用图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由图像可知:________(选填“甲”或“乙”)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__,这种液体在内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J.

昨日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南京联合体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6 . 某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小车做以下物理小实验.

(1)如图甲,小车长度为________;
(2)如图乙,小车A上固定磁体,小车B上固定铁块,将它们靠近一定距离后,固定小车A,释放小车B,小车B向小车A运动,说明力是使物体________的原因;
(3)如图丙,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水平部分的材料依次选用棉布、木板和玻璃板,其目的是________小车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正确操作后,小车三次在不同水平面上由运动变为静止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如图丁,放在光滑水平地面的小车一端与弹簧连接,弹簧另一端固定在墙壁上,小车位于A点时弹簧恰好为自然长度,现从B点释放小车,小车在BC之间运动,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有________
A.从AB       B.从BA       C.从AC       D.从CA
昨日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南京联合体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7 . 为了研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小明用铁夹将温度传感器及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与液体接触良好,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如图a:

(1)实验时两个试管内液体的_________(体积/质量)相同;
(2)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分析图像可知,_________液体的吸热本领强;
(3)若乙液体是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是_________J/(kg·℃)[c=4.2×103J/(kg·℃)]。
昨日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8 . 在树叶尾部的边缘滴一滴圆珠笔油,然后将它缓缓放进水面,树叶在水面上像小船一样运动起来,滴了圆珠笔油的树叶被称为“油墨小船”。小明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由于油墨中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当水与油墨接触时,“油墨小船”便获得向前运动的力。小明同学想探究“油墨小船”在水中运动的快慢与水的温度和圆珠笔油浓度的关系。他用塑料片代替树叶制作的“油墨小船”如图所示。

(1)探究“油墨小船”在水中运动的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实验中小明控制水的温度分别为17℃、35℃、65℃,使用技术软件,记录了“油墨小船”在不同温度液面上的运动情况,采集数据如下表。在三种测试温度下,“油墨小船”运动快慢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油墨小船”运动的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油墨小船”在运动过程中受的力是___________(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T/℃

17

35

65

t/s

0.5

1

2

3

0.5

1

2

3

0.5

1

2

3

2.3

2.1

2.0

1.9

5.3

6.2

5.9

4.8

6.4

8.2

6.3

5.1

(2)探究“油墨小船”在水中运动的快慢与圆珠笔油浓度的关系。为形成不同浓度的圆珠笔油,小明选择酒精为稀释剂,制成多种样品,然后选取适量样品滴在小船尾部边缘进行实验。小明发现圆珠笔油浓度减小时,“油墨小船”运动明显加快。小明制作样品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
(3)当实验条件确定时,“油墨小船”获得向前的能量大小是固定的,为了使图中“油墨小船”获得更大的速度,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物理试题
9 . 19世纪中期,科学家想在地面用实验证明地球在自转,但地面上所有物体都随地球做同样的运动,实验几乎不可能成功。年轻的科学家傅科发现:在摆架下用细线系一个摆球,如图甲所示。让摆球摆动时转动摆架,在没有外界干扰时,摆球摆动面不变,如图乙所示。
于是,傅科设想在地球某处安装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让摆球摆动方向对着某颗恒星,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后,摆架随地球一起转动,站在地面的观察者就可以判断地球的运动。1851年,傅科在巴黎用一个摆长67m,质量28kg的摆球证明了地球的自转,人们将这样的摆叫傅科摆。理论计算得出,在地球纬度为φ的地方,傅科摆转动一圈的时间为
我国北京天文馆里有一个长10m的傅科摆,北京的地理纬度约为40°,北京的傅科摆每小时转过的角度为是北极傅科摆每小时转过的角度。(已知

(1)如图丙所示,某同学用可以转动的圆桌代替地球模拟上述实验。具体操作是:摆球摆动后___________,通过观察___________来证明地球的自转。
(2)在地球纬度越高的地方,傅科摆实验的效果越___________
(3)北京的天文馆里傅科摆1小时转过的角度大约为___________,以地面为参照物,傅科摆摆球是___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7日内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物理试题
10 . 天平和杆秤在古籍中常被称为“权衡器”,《墨经》最早对权衡器的杠杆原理做了理论上的探讨。关于杠杆的平衡条件,小明同学利用铁架台、杠杆、质量相等的钩码等器材进行了如下探究。

(1)实验前杠杆状态如图甲所示,应当向______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呈水平状态,其目的是______
(2)如图乙所示,在A处挂4个钩码,则应在B处挂______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保持B点钩码数量和力臂不变,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出多组动力臂l1和动力F1的数据绘制了l1-F1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请根据图像推算,当l1为0.6m时,F1______N;
(3)杆秤就是杠杆平衡条件的一个应用,如图丁所示,此杆秤有两个提纽,使用它称量较重的物体时,常选用离秤钩较______(选填“近”或“远”)的提纽。
7日内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