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435 道试题
1 . 复习课上,同学们进行“研究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6V、有额定电压为“2.5V”“3.8V”两种规格的小灯泡多个。(允许加在小灯泡两端的最大电压为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的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在A端时,接入电阻最大)___________
(2)“乐学”小组的同学分别将“2.5V”“3.8V”的小灯泡接入电路,正确实验,作出电压一电流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信息可知“2.5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_W;能得出灯泡亮度与实际功率关系的证据是:___________
(3)“善思”小组在测量“2.5V”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过程中,发现无法使电压表示数等于其额定电压,同学们展开讨论:
①小明说是因为接入的“15Ω   1A”的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小,建议更换一个最大阻值至少为___________Ω的滑动变阻器;
②小聪说不用更换滑动变阻器,设计如图丙所示电路,也能测出的额定功率。则灯泡的规格___________;(选填“2.5V”或“3.8V”)
(4)同学们认为选择合适规格的灯泡,利用丙电路还可以研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请你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___________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2 . 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测量前应将弹簧测力计在___________方向调零,为了准确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使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___________运动;
(2)如图甲、乙所示,正确操作,可知滑动摩擦力___________,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3)小明想帮妈妈选购防滑效果好浴室防滑垫,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对防滑垫进行检测。实验时,发现测力计的示数超过了量程,善于思考的小明又利用(2)问中的器材进行实验,最终成功选出了一款防滑效果更好的防滑垫。请画简图加必要文字说明描述他的实验过程___________。(也可只用文字表述)
今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3 . 为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实验过程中烛焰大小不变)
(1)小明在挑选透镜时,把两个透镜甲、乙分别正对太阳光,在光屏上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光斑,你认为他应该选择透镜___________(选填“甲”、“乙”)来进行实验;

(2)如图乙小明利用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用蜡烛做物体,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
(3)小明将蜡烛由远及近逐渐靠近凸透镜,分别放在AB、C三个位置,移动光屏,光屏上分别承接到A'、B'、C'三次清晰的像,观察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4)观察(3)中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的过程中像大小的变化情况,当蜡烛继续移动到EF两位置时,光屏呈现的像可能是___________,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4 . 如图所示为小丽在做“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

(1)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___________的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通过图EF比较可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的关系。可以形成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小丽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小丽的结论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3)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___________来减小压力的作用效果;压路机的碾子很重,这是利用___________来增大压力的作用效果;
(4)此实验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硬纸板代替海绵。
今日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市依安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5 .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推断“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情况”。

①本实验小车在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控制小车______相同;
②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小车,受到______个力的作用,不计空气阻力;
③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______,这一步所用方法和下列______选项的研究方法相同。
A.探究“物体的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实验
B.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C.探究“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初中毕业学年模拟试卷(四)综合试题-初中物理
6 . 学了比热容的知识后,小明和小聪又进行了“比较水和盐水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如图,他们在两个相同试管中分别加入初温、质量相同的水和盐水,分别用同一酒精灯加热二者到沸腾,经正确操作收集了表格中信息。

实验记录加热时间沸点
水的比盐水的短水的比盐水的低
(1)本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______
(2)实验中能说明被加热的物体内能增加了的现象是______,通过对比______来比较两种物质吸热的多少;
(3)请你写出分析信息得出本实验结论的过程____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初中毕业学年模拟试卷(四)综合试题-初中物理
7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_______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同一高度上;
(2)实验过程中,当各元件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像未画出)。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燃烧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________(填“上”或“下”)方移动;
(4)若将图乙中的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cm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烛焰的像,这时应从凸透镜的________(填“左”或“右”)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烛焰所成的像;
(5)若在图乙中的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__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镜,需要将光屏远离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昨日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模拟预测物理试题
8 .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

(1)小明调试实验装置时,将小车从斜面上A处自由滑下,如图甲所示,小军滑出水平木板右端而掉落下去。为使小车不滑出木板,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小车仍从斜面上A处自由滑下,换一个更长的木板
B.增大斜面的倾角,小车仍从斜面上A处自由滑下
C.斜面倾角不变,小车从斜面上A处以下位置自由滑下
D.减小斜面的倾角,小车仍从斜面上A处自由滑下
(2)调试成功后,小明每次均将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自由滑下,目的是________
(3)小车分别在毛巾、棉布和木板表面运动,最终小车静止时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填“快”或“慢”),运动的路程越________(填“近”或“远”);
(4)进一步推理可知:若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________
昨日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模拟预测物理试题
9 . 小明和小华在学习熔化和凝固时,分别采用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烛蜡、冰的熔化特点。

(1)组装甲装置时,A、B两部件中应先固定_______(填“A”或“B”)部件;探究时采用“水浴法”而不直接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除了能减缓升温速度,还能使烛蜡和冰_________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烛蜡和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图________(填“①”或“②”)是蜡烛熔化的图像。图①中bc段对应的时间内,试管里物质所处的状态是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该物质熔化时的特点是_______
昨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模拟预测物理试题
10 . 同学们通过实验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并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组装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不计绳重和摩擦)

(1)测量的原理是______。使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2)实验时,应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3)正确实验,获得如下表数据:

实验

次数

物重

G/N

物体上升

高度h/cm

有用功

/J

拉力

F/N

绳端移动的

距离s/cm

总功

/J

机槭

效率

1

1

10

0.1

1.0

30

0.3

33%

2

2

10

0.2

1.3

30

0.4

50%

3

4

10


2.0

30



4

6

10

0.6

2.7

30

0.8

75%

5

10

10

1

4.0

30

1.2

83%

算出第3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同学们根据数据画出了的关系图像,仔细观察图像,会发现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______请分析说明产生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