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725 道试题
1 . 小明用几根一端封有相同橡皮薄膜的玻璃管,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时,在5号管中装入盐水,其它管中装入水,如图所示。

(1)玻璃管下方薄膜鼓起的程度可反映液体_____的大小;
(2)根据图甲中三支相同玻璃管的薄膜鼓起程度,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或_____有关;
(3)图乙中,2号管和4号管中水柱的总长度相同,两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相同,可知: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都_____
(4)图丙中,利用5号管和2号管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的_____是否有关;
(5)为了探究液体长度对液体压强的影响,选用2号管和6号管进行实验,6号管水柱比2号管水柱长,实验时需控制两管水柱的_____相等。6号管内水对橡皮膜的压强为_____Pa。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35校中考三模考试物理试题
2 . 小明发现在使用图甲所示的测温枪测量同一个人的体温时,测量值差异较大。为了能够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小明提出猜想:体温的测量值可能与测温的部位、测量的距离有关。根据自己的猜想,他进行了下面的探究活动。

(1)红外测温枪的结构简图如图乙所示,当近距离正对测量时,热辐射体辐射的________通过透镜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于红外探测器的中心位置;
(2)探究体温与测温部位的关系时,小明对四位同学的额头与手腕分别进行了测量,数据记录如表1所示。由实验数据可知,测量体温时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考虑不同部位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温度/℃部位

额头

36.6

37.0

36.8

36.8

手腕

35.9

36.4

36.2

36.3

(3)探究体温与测温距离的关系时,应保持测温的________相同,多次实验后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间距/cm

1

2

3

4

5

10

温度/℃

36.5

36.5

36.5

36.4

36.3

36.1

(4)结合两次探究实验得出的数据,请你写出一条用测温枪正确测量体温的使用建议;________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3 .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_________的关系,其中R3的作用是________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4 . 项目化小组用各种材料制作了5个不同密度的小球,分别标为1~5号。按顺序用长度相同的细线连接(忽略细线体积)。如图甲所示,将这串小球放入未知液体中,测出液体的密度。

材料种类ABC
密度(g/cm30.51.02.7
【项目原理】图甲中液体密度与_____号小球的密度相同;
【项目制作】也可以称取不同质量的同种材料,制作成5个内部空心部分体积不同,但外部总体积相等的小球,将它们串连,放入待测液中,进行测量;分析表中材料,最合适制作的材料是_____
【项目改进】若被测液体密度介于相邻的两球之间,则两小球间细线将_____(选填“拉直”或“松弛”);

为了更准确地测量,他们选了表中两种材料做了简易密度计,如图乙所示,测得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露出液面的高度h,描点得到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图像中横坐标所表示的量是_____(选填“G”“F”或“ρ”)。
今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35校中考三模考试物理试题
5 . 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小明用恒为4.8V的电源、电阻箱、滑动变阻器(60Ω   0.6A)、电压表、电流表、导线若干做了如下实验: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端;
(2)控制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R一定,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测得数据如表一所示,其中第4次实验时,电压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_V,这是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_____的关系”;

表一

实验次数

1

2

3

4

5

U/V

0.5

1

1.5


3

I/A

0.1

0.2

0.3

0.5

0.6

(3)控制电压表的示数U一定,移动变阻器滑片P和改变电阻箱R接入电路的阻值,测得数据如表二所示,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_____

表二

实验次数

1

2

3

4

5

R

5

10

15

20

30

I/A

0.6

0.3

0.2

0.15

0.1

(4)按照上述的实验操作进行更多的数据探究,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不能超过_____Ω。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35校中考三模考试物理试题
6 . 小明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的实验如图所示:

(1)他通过灵敏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来判断电路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这种实验方法是_____
(2)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小明发现,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角度很小,为了使指针偏转更明显,可行的做法是_____;他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入表格:
序号导体AB的运动情况灵敏电流计指针有无偏转
左右运动有偏转
上下运动无偏转
前后运动无偏转
斜向上、斜向下运动有偏转
(3)小明分析现象认为“只有当导体AB的运动方向垂直于磁场方向时,电路中才会产生感应电流”。请观察表中现象,找出反驳该结论的序号:_____
(4)将图中的灵敏电流计换成_____,可以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今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35校中考三模考试物理试题
7 . 兴趣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物块、溢水杯、小桶、铁架台等器材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细线的质量和体积均忽略不计)

  

(1)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将指针调在零刻度线位置;
(2)同学们发现溢水杯中未装满水,如图甲所示,实验会使测得的溢出水的重力___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3)溢水杯装满水后,将物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物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_N,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___________它排开水所受的重力大小;(填“大于”“相等”或“小于”)
(4)继续实验,将物块浸没在装满酒精的溢水杯中,如图丙所示,发现F5>F3,说明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_有关。换用酒精再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填“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 )。
今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8 . 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

(1)小明从左管口向图A中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水,当管内的水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他连接好橡皮管和金属盒,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型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如图B),通过___________(选填序号)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①从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③向U型管内添加适量水
(2)重新调节器材后,小明将金属盒深入水面以下进行了如图C、D所示的实验,在同种液体内部,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3)小明保持C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他发现U形管两侧的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了,经多次实验,于是得出了“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得出结论的过程是_____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比较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的,如果所用的压强计的U形管中可以选择染色的酒精、水和水银()中的一种液体,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小明应该选择上述三种液体中的___________装入U形管中;
(5)实验结束后,小明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容器形状有关。然后进行了两次实验,实验现象如图E、F所示。由此可知,小明的猜想是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昨日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初中毕业生适应性学业检测试题(物理)
9 . 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恒定。

(1)小明连接的部分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要求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
(2)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必须________
(3)检查电路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大阻值处,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__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___A,接着小明将原电路中的定值电阻换成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接下来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当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V时,再次记录电流表示数,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15A;
(5)小明分析两次实验得到的数据,得出初步结论:在其他条件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________
昨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10 . 小明通过物理课了解到用滚动代替滑动通常可以减小摩擦。他猜想: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相同时,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于是设计实验如下:
①将小车(轮朝下)放在橡胶板上,用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小车,记下测力计的示数为
②将小车的轮拆除,将没有轮的小车放在橡胶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小车,记下测力计的示数为
(1)小车与橡胶板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的拉力大小,是根据___________的知识来判断的;
(2)判断小明猜想是否正确的依据是:如果___________(选填“>”或“<”),则表明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
(3)小明的实验设计除了没有多次测量外,还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将小车的轮拆除,将没有轮的小车放在橡胶板上”,这句话更改为___________,实验方法就正确了;
(4)我国很早以前就知道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的知识,如图所示古人劳动中通过横杆、支架、石块等,将巨木的一端抬起,垫上圆木,以便将其移动到其它地方,请说出图中运用了这个知识的情境是___________;若人在横杆施加压力的点到支架的距离为绳拉横杆的点到支架的距离的三倍,巨木拉绳的拉力为,想要把巨木抬起,人在横杆的竖直向下的压力至少为___________N。(忽略绳重、横杆重)

昨日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初中毕业生适应性学业检测试题(物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