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4 道试题
1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有的优美词句还与我们物理知识有着联系。下列词句与对应的物理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久雨重阳后,清寒小雪前”,雪的温度很低,内能为零
B.“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沙子比水的比热容大
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水蒸气凝华形成霜的过程中需要放热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2 . 小李同学在爸爸指导下,走进厨房进行劳动实践,他发现厨房里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冷冻室取出的排骨表面有“白霜”,“白霜”是固态
B.在排骨的“解冻”过程中,排骨中的冰吸热熔化成水
C.排骨汤煮沸后冒出大量的“白气”,“白气”是液态
D.排骨汤盛出后不容易凉,是因为汤能够不断吸热
昨日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试题
3 .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关于不同节气涉及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立春”节气,大地回暖其内能减小B.“寒露”节气,露的形成需要吸热
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属于凝固D.“小寒”节气,梅花飘香是扩散现象
4 .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华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诗词中的韵律朗朗上口、意境沁人心脾。下列诗词中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雨打芭蕉云落叶,风吹杨柳花飞絮”中的“飞”是因为分子无规则运动
B.“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中的“倒影”是因光的折射形成的
C.“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中“荷动”是因为鱼散去时对荷花施加了力的作用
D.“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中的“雪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7日内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模拟题(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武汉在2024年3月24日成功举行了精彩的马拉松比赛。为保障武汉马拉松比赛顺利进行,武汉相关部门特地采用了“人工驱雨技术”避免降雨对武汉马拉松比赛的影响。在生活生产中,我们也时常利用“人工降雨技术”为干旱地区抗旱。下面关于干冰人工降雨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熔化吸热来降低云层温度
B.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小水滴,小水滴凝结在凝结核上形成雨
C.干旱季节,只要我们需要,随时都可以利用人工降雨抗旱
D.人工降雨和人工驱雨可以随意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危害
6 . 下列对诗词情景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华形成的
B.望云断高鸟,临水愧游鱼—岸上人看到的“游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
D.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笛声”是通过玉笛的笛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2024-04-09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7 . 2024年春节期间,多地出现了一种罕见的天气现象——霰,它是指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__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霰又称雪丸或软雹,由白色不透明的近似球状(有时呈圆锥形)的、有雪状结构的冰相粒子组成的固态降水,直径2-5mm,着硬地常反跳,松脆易碎。
8 . 2024年1月2日,第35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雕比赛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开赛。来自世界各地的30余支参赛队伍同场竞技,切磋冰雕技艺。如图为某参赛者雕刻的冰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雕熔化成水,需要吸收热量
B.冰雕变小,是发生了凝华现象
C.冰雕的温度很低,内能为零
D.冰雕与冰花的形成原理相同
2024-03-30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多校2024年中考九年级一模理综试卷-初中物理
9 . 学校举行“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吸热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放热
C.“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华放热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晶体的熔化
2024-01-03更新 | 115次组卷 | 3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10 .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人工降雨

地表水变成的水蒸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团便是“云”。云中的微小冰粒直径只有0.01毫米左右,能长时间地悬浮在空中,当它们遇到某些杂质粒子(称为冰核)便可形成小冰晶,而一旦出现小冰晶,水汽就会在冰晶表面迅速凝结,使小冰晶长成雪花,许多雪花粘在一起成为雪片,当雪片大到足够重时就从高空飘落下来,这就是降雪。若雪片在下落过程中碰撞水滴,水滴凝结在雪片上,便形成不透明的冰球(称为雹)。如果雪片下落到温度高于0℃的暖区就熔化为水滴,便下起雨来。

有云未必就下雨,是因为冰晶的数目太少了。运用云和降水的物理学原理,通过向云中撒播催化剂(盐粉、干冰或碘化银等),使水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称为人工增加降水。其原理是通过撒播催化剂,影响云的物理过程,使在一定条件下本来不能自然降水的云受激发而产生降水;也可使本来能自然降水的云,提高降水效率,增加降水量。撒播催化剂的方法有飞机在云中撒播、用高射炮或火箭将碘化银炮弹射入云中爆炸和地面燃烧碘化银焰剂等。

和巨量的水滴相比,升上高空的碘化银只是沧海一粟,在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人们绝不会感觉到碘化银的存在。人工降雨已有一段历史,技术较为成熟,不必对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心存疑虑。碘化银作为人工降雨的物质比干冰更好,碘化银可以在地上撒播,利用气流上升的作用,飘浮到空中的云层里,因此利用碘化银比干冰降雨更简便易行。

(1)施行人工降雨时,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升华而吸热,使云层中的水蒸气急剧遇冷而_________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_________成小水滴落下来;(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听到雷声知道将要下雨,说明声音可以传_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
(3)面对缺水,试说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办法:_______________
2023-11-1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