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88 道试题
1 . 如图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到平面镜___________ 之间的关系;
(2)操作中该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调整后方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他经过调整后,找到了像的位置,发现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___ ,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 像。
2023-09-2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2 . 如图,是小芳和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______
(2)选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关系。
(3)该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比较像与物到______的关系。
(4)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个光屏,则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这表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填“虚”或“实”)。
2023-09-2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3 .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这个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改变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
(1)用半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___________
(2)用两支形状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 ___________
(3)蜡烛B能够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 __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 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 ___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 ___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4)实验过程中,小成同学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A的像完全重合,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__
(5)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__
A.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变
B.将蜡烛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
C.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时,像和蜡烛相距20cm
D.若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缓慢平移,蜡烛的像也跟着向上平移
   
2023-09-2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光华校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4 . 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下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___________的关系;
(3)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___________的关系;
(4)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接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像;
   
5 . 如图所示,这是小刚所在实验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实验时该小组同学应该取两根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这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___________关系;
(2)在实验中,小刚同学将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A点燃,接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___________为止;
(3)为了判断平面镜成像的性质,小刚同学移开蜡烛B,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张白纸做光屏,此时在蜡烛B这一侧观察时,白纸上___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4)此实验应在___________(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
2023-09-2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石狮市永宁中学(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永宁校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物理试题
6 .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__
(3)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___
(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_______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5)实验还发现: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像,物体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 . 如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利用了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_________,玻璃板应_________放置;
(2)在玻璃板前面放一只棋子A,再拿一只相同棋子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棋子A的像重合,这样做是为了比较_________的关系;若将光屏放在棋子B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光屏,不能看到棋子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3)实验时小明发现棋子A的像较暗,很难使棋子B与之重合,用手电筒对着玻璃照射棋子A的像,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使像变亮。
(4)如图乙,小滨用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为了让左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A的像,小滨只将玻璃板向左平移,则蜡烛A的像的位置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2023-09-2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学业质量抽测(二)物理试题
8 . 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如图所示。
      
(1)现有厚度分别为5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采用玻璃板,其目的在于___________
(2)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把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B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___________
(3)如果移去后面的蜡烛,在B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则白纸板上将___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蜡烛的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___________(选填“A1”、“A2”或“A3”)
(5)在进行该实验时,老师要求学生要多次改变蜡烛A与玻璃板的距离,并测量比较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其目的与___________相同。
A.多次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       B.多次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
(6)为了进一步探究像与物的对称关系,你建议选取丙图中序号为___________的字母积木进行探究。
2023-09-21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凌霄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9 . 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时应选较______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为了更好地观察到蜡烛所成的像,该实验最好在比较___________(选填“暗”或“亮”)的环境中进行;
(2)有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将蜡烛A点燃,再移动蜡烛B,同时透过玻璃板观察,当蜡烛B与蜡烛A在眼睛中的像重合时,蜡烛B好像也被“点燃”了,该现象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_
(3)用刻度尺测量蜡烛A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分别用uv表示,则v___________u(选填“>”“<”或“=”) ;
(4)在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放一光屏,直接在玻璃后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看不到A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
(5)用方格纸替代白纸,能更方便探究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___________关系;
(6)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玻璃板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10 .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为了使成像更清晰且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小明应选用 _______(茶色/无色)的平板玻璃在 _______(较暗/较亮)环境中进行实验。
(2)组装器材时,应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 _______;实验中,他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两个不重合的像,为不影响观察,应对 ___________(蜡烛的长度/玻璃板的厚度)作调整。
(3)小明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使其与A的像重合,并在蜡烛B处描点,测得蜡烛B和A到玻璃板的距离均为10cm,便得出“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其它同学认为不合理,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将蜡烛A适当远离玻璃板,移动蜡烛B _______(仍能/不能)再次与A的像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始终是 _______的。
(5)为探究像的虚实,应将白卡片放在蜡烛 _____(A/B)的位置,并 _______(直接/透过玻璃板)观察白卡片上有无蜡烛A的像。
(6)如图乙,小明把玻璃板倾斜固定在桌面上,水平移动蜡烛B,_______(仍能/不能)使其和A的像重合,因为此时像成在 __________(桌面上/桌面的上方/桌面的下方)。
   
2023-09-2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