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声音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 道试题
1 . 我们在欣赏的时候,经常发现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诗人胡令能的《儿垂钓》全文如下:“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蓬头稚子”是根据响度辨别“路人”是陌生人
B.“遥招手”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D.“借问”——是“路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
2021-07-09更新 | 2211次组卷 | 39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十二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2 . 如图所示,用手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是由钢尺________产生的,通过________传播到人耳,钢尺振幅越大,则声音的________越大,改变_________,声音的音调会发生改变。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
3 . 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B.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
C.声音是怎么传播的?D.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
4 . 小明网购了一台“能说会唱”的小度,它能根据主人的语音实现开关机、调音量、选歌曲等,关于小度,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度发出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B.小度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小度是根据音调来辨别主人的D.小度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
5 . 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B.声音既可传递信息,又可传递能量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6 . 如图所示,手放在喉咙处,持续不断地说话,听到声音的同时能感受到声带的振动, 此事实说明声音是(  )
A.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能够通过空气传播C.以波的形式传播的D.不能通过真空传播
7 . 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______产生的;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若把图乙实验搬到月球上实验,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____(选填“会”、“不会”)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如图丙所示,通过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机器内部运转是否正常,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____
8 .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雄蝈蝈用两叶前翅摩擦发出醇美响亮的叫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同一示波器显示的两种波形的音调和响度都相同
C.体验骨传导,说明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效果好
D.地震前动物会有异常表现,是因为狗和大象都能够听见超声波传递的信息
2020-12-25更新 | 66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海安市十校中考学业水平测试物理试题(中考一模)
9 . 如图所示,甲图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_______ 。实验中,巧妙的利用纸屑将扬声器的微小变化进行放大,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易于观察,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 _______ (选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乙图中的游泳者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音乐声,说明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 _______ 中传播。
10 . 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个小孩面对路人的询问,只是招招手却默不作声。这是因为他知道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还能在______中传播。但鱼儿听不见路人招手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太______(选填“高”或“低”)。
2020-11-19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