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59 道试题
字词书写 | 较易(0.85) |
名校
1 . 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字帖,从中挑出八个不同的汉字,用楷书将它们写在“田”字格里。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明月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

2 . 成长的过程中,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烦恼,比如:妈妈总喜欢拿你和别人比,说你这不行那不行;很喜欢跳舞,家人却不支持;唱歌总跑调,每次上音乐课都很尴尬;青春期的你,脸上开始冒小痘痘;进入初中后,学习压力变大了……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明月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
3 . 下面选项中对《大观楼长联》书法特点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纵任奔逸,赴速急就,书写省略点画细节,以概貌约形体,变形夸张其势。
B.字形扁方,沉着刚劲,横长而直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C.字形修长,笔画向下引伸,线条匀称,粗细划一,具有纯净简约的美感。
D.用笔肥厚,内含筋骨,劲健洒脱,笔力雄强圆厚,丰泽厚实,气势庄严雄浑。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明月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
字词书写 | 容易(0.94) |
名校
4 . 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字帖,从中挑出八个不同的汉字,用楷书将它们写在“田”字格里。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明月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
5 . 同学小丽绘制了《海底两万里》情节结构图,其中有几处内容缺漏。请你在图中①②③④处任选一个,帮她完善结构图。

昨日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明月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
名校
6 . 名篇名句默写。
(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2)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3)《游山西村》中蕴含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岳》一诗中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明月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
7 . 小明来到管渡的滇派内画艺术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向她介绍作画工具制作特色。你认为排序最恰当的是(     

滇派内画的作画工具制作极具特色。传统笔杆用的是铁丝,而滇派内画选用的是金竹,                                               

①都更适合在狭小的瓶内创作
②用这样的金竹制作的画笔,无论从弧度,还是韧性上
③在有弧度的笔头上,用丝线绑上较柔软的毛,方可制成
④新鲜的金竹晒一年半左右,可以保持一定的水分,弯曲后能回到原处
⑤另外,笔头的制作也十分讲究
A.⑤③④②①B.⑤③①④②C.④②①⑤③D.④②⑤③①
昨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明月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嶙峋   歉纠   褪色   花团锦族
B.鲜红   缅怀   丰润   信手拈来
C.掂量   惊愕   云宵   富丽堂皇
D.妩媚   拾掇   恍忽   风云变换
昨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明月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算盘

李森祥

陈老师个子很高。他常穿一件灰布中山装,两个肩膀瘦塌塌的,背脊骨却像竹竿一般直。

他讲课时,一只手搭在课桌上,另一只手的指缝夹住一支粉笔。他的手掌片开后,奇大,白白的,筋凸出来,薄薄的像菜刀。一堂课结束时,他粉笔一丢,两手掌合住,相互擦一擦,沙沙的。那声音很像剃头师在刮布上刮剃刀。

陈算盘是老师的绰号,村里人都这么叫他。

这陈老师是块活算盘,经他手教出来的学生,个个算盘珠上走得了马。的的得得,的的的得得得,珠子炒黄豆一般响成一气。

上课时,老师不敲钟,不吹哨。他的头从横梁内移出来,脚就从楼梯上下来,咯——咚声比上楼时响,弄得祠堂里回声很大,学生们远远就听见了。到他下最后一级楼梯,我们已经坐好。

老师自己不开伙食,一个学生家轮伙一天。村里人都对轮伙有兴趣。驻队干部、农业技术员及来往过客,都吃轮伙。老师轮伙有个规矩:办伙的人家,桌子上不能有鱼肉。他说肠胃不好,吃鱼肉容易闹肚子。不上鱼肉,光萝卜青菜,一般人家又过意不去,有学生家长再三和他说,他松了口,说是一定要添菜,一碗豆腐足矣。

老师吃饭时,自带一只搪瓷面盆碗。吃完一天,晚饭碗一歇下,他就掏出一只老式的牛皮票夹,点出粮票、钞票,用一只菜碗底压在桌子上,然后打招呼说:辛苦你们了。学生家长客气说:交什么伙食费?老师回话:规矩,规矩。

有一天,老师很认真地要我们这个年级的同学上他住的阁楼里去看看。祠堂有阁楼,老师的房间就在阁楼里。我们心里一下子兴奋起来,这就是说:老师要教我们珠算课了。按老师的惯例,开始教哪个年级的珠算,就让哪个年级上他阁楼里走一趟。这已经成了他的一种固定仪式。

我们排着队,很小心很紧张地往楼梯上迈步,一步步迈得很慢。我脚底心软绵绵的,好像踩着的不是楼梯板,而是踩在老师的身上。进了阁楼,老师让我们轮流在他的藤椅上坐一下。

我们都坐过藤椅后,老师才打开了樟木箱。樟木箱内掀出的一股陈年樟气,在小阁楼内左右弥漫。这有些辣有些绵酽的气息渗得我的鼻子忽大忽小的,我拼命熬着,才没打出喷嚏来。

老师撤出来一样物件,很重。他小心地将物件平放在条桌上,解开包布,是一块算盘。老师对我们招招手,很慎重地说:你们来摸摸!我们就过去摸摸,一摸我就瞪大了眼睛,原来是块石算盘。它不光算珠是石的,连排档、盘框也是石的。这是一块雕出来的石算盘。它能算吗?能算。老师看着我们全摸过后,将左手按在算盘上,大拇指一勾,咯得数声脆响,打出一排珠子,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老师说:你们看住了。只见他薄大的手掌一,手指头弹开,瞬时,就有盐锅里爆黄豆般的声音炸出来,一串串地在我们耳边滚。一会儿工夫,声音没了,算盘上的一至九珠子就调了个头,成了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同学都咂着嘴,耳朵鸟翅般弹得笔挺。老师说:你们能够像我刚才这般不歇力地打一遍,那就可以在滚了的油锅里用手指弹出一颗花生米来。经老师这么一说,我们就更加惊呆了。我心里想,到哪一天才能学到这一手绝技呢?老师的话是真的,他手指尖上的老茧,比我爷爷指根的老茧厚。

石算盘声音响过的第二日,老师开始教我们打算盘,一块特制的大算盘挂在黑板上,这是老师自己动手做的。黄杨木的珠子,足有碗底那么大。珠杆上扎着鸡毛,用来固定珠子。他用左手去推珠子时,脚尖踮起来。他规定我们,一律用左手拨珠子。他说:右手是握笔的,怎么能打算盘呢?左手打出来,右手记,这才正确。这样,我们那一带打算盘的,只要看他开哪只手。看到开右手的,就有人说:这是野路子,不正宗的。

老师教我们珠算,几乎是突击性的,天天学。那些天,村庄里能听到东一片西一片的算盘声。晚上的时候,这声音伴了多少人进入梦乡呢……

那些天,老师的心情就显得很轻松,有了一种安慰的、很知足的神态。

(选自《台阶》,有删改)

1.文章围绕陈老师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句子。
他常穿一件灰布中山装,两个肩膀瘦塌塌的,背脊骨却像竹竿一般直。
(2)请简要分析第⑪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只见他薄大的手掌一,手指头弹开,瞬时,就有盐锅里爆黄豆般的声音炸出来,一串串地在我们耳边滚。
3.文末“那些天,老师的心情就显得很轻松”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学完本文后,有些学生认为现在科技发达,根本不需要学珠算了;也有些同学认为珠算是传统的技能,不能丢失。请结合文章及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昨日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10 . 题目:请以“第一次帮妈妈         ”为题,写一篇文章。
①请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④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明月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