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在“感受战争文化活动中,小语进行了“战争”主题汉字整理,请你完成下表。

汉字

图示

解释

(1)会意。从戈,从十。“戈”是兵器,“十”是铠甲的“甲”。它的本意是:(     )

A.军队          B.战争        C.古代兵器的总称

(2)形声。从戈,单(占)声。A.战争;战斗;宣~|停~|持久~。B.进行战争或战斗:百~百胜|_____。(补充一个词语)

(3)会意。从止,从戈。A.关于军事的(跟“文”相对):~器|~装|(yào)_______武扬威。B.关于技击的:~术|~艺。

(4)探究发现:以上三个字都从______部,意思都与武器相关。据此,我们可推断“木丁丁”中的“伐”是_________的意思:“齐师伐我”中的“伐”是_______的意思。

2024-03-2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勤径学升】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测(统编版)
2 . 根据你的生活常识和阅读积累,在【甲】~【丁】的横线上选择恰当的诗句还原到句子中。(仅填选项)

柳絮纷飞,草色迷离,满城飞红,梅子黄时雨,看蝶舞莺飞,数紫衫彩鸢,“【甲】_______________”一派春景;碧叶接天,清香四溢,知了偷闲,声声啁啾,绿水映于树,白云去悠悠,“【乙】_______________”几分夏闲;落霞满天,江帆尽染,孤鸿独烟,素霜寒蝉,“【丙】_______________”,好一派秋凉;枯藤亘野,雪色连天,时有“【丁】_______________”一点梅红,几抹堂前雪,冬也自在。


A.无边落木萧萧下       B.千树万树梨花开       C.千里莺啼绿映红       D.稻花香里说丰年
2024-03-26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单元 14 山水画的意境-【勤径学升】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测(统编版)

3 .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异彩纷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校团委举办“戏曲知识大闯关”活动,同学们都踊跃参加。


(1)在“对对联,赢戏票”活动专区,念念选了一副对联,请你帮忙填写。

上联:黑脸忠,______义,______奸悍

下联:______庄,正旦重,彩旦风流


(2)欣欣在“戏曲文化知多少”专区,遇到了下面两道难题,请你帮助她解答。

①都只为知音未得情难托,因此上我年过弱冠未求凰。我以为风流韵事唯古有,几曾想意外奇缘从天降。

——越剧《张羽煮海》

唱词中“弱冠”指______

②疾病缠身将一春,良药难医忧国心。老迈残年逾耳顺,一片丹心照覆盆。

——京剧《刀劈三关》

唱词中“耳顺”指______


(3)梦梦在“戏曲脸谱大联欢”专区看到了下面这幅图,但却被对应的题目难住了,请你帮忙回答。这幅图的右半部分是汉字“戏”的复长______(填书体类型)“”的一部分。

2024-03-2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单元 18 天下第一楼(节选)-【勤径学升】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测(统编版)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觉醒年代(节选)

龙平平

①【前情提要】1915年,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卖国求荣,企图恢复帝制,引发爱国人士护国讨袁。陈独秀从日本回到上海,寻找救国道路。               
②陈独秀之子陈延年17岁,陈乔年13岁,就读于上海法语补习学校,打几份工,做苦力,吃干粮就凉水。陈独秀友人汪孟邹收留两个孩子在家里帮工,两个孩子就住在汪家厨房。陈独秀任孩子在外吃苦,并没有把他们接回家住。
③汪孟邹邀请陈独秀等来家里吃饭。院子靠墙是两棵松树,老松道劲屈曲,小松玲珑向上,墙上题写林则徐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众人围坐纵谈救国之道。
④陈延年 (动作娴熟地把控炉火)就知道夸夸其谈、卖嘴惹事,一点儿担当都没有。(开饭了,陈乔年帮厨师给众人端上安徽名菜荷叶黄牛蹄。
陈独秀   揭开乔年呈给自己的“荷叶黄牛蹄”,里面“咕呱”蹦出只青蛙。众人皆惊,陈独秀淡定地用瓷碗罩住青蛙。
⑥汪孟邹   乔年,怎么回事儿?
⑦陈独秀   不应该只是你一个人干的吧?你的同伙呢?让他出来。陈延年,出来!
⑧陈延年   这事儿我是主谋,你们有气冲我撒。
⑨汪孟邹   延年,你多大了,你还是孩子吗?怎么能干出这么荒谬的事情!你知道你这样叫什么吗?叫大逆不道!
⑩陈延年   鞠躬)对不起汪伯伯、汪伯母,让你们为难了。今天我这么做,不是因为他陈独秀对我母亲和我们兄弟俩照顾不够。既然他不管我们,我们也不会再央求他。我们今天这么做,就是为了替我们受苦的家人和因为他才受尽酷刑的堂兄陈永年来教训他陈独秀的。要说大逆不道,他陈独秀才是个真正大逆不道的伪君子。
⑪汪孟邹   延年,你这话可就太过分了,不许这样说你爹。
⑫陈延年   好,我今天就当着各位叔叔伯伯的面,把我们陈家这些家丑亮出来,请大家评判。前年秋,安庆二次革命失败后,陈独秀自己弃家而逃。明知危险,仍然置生病的奶奶和我们母子的死活于不顾。族人赶到上海找到他陈独秀,请他回去为爷爷送终。但是他贪生怕死,为了自己苟活,竟然置父母的死活于不顾。这才是大逆不道。
⑬汪孟邹   你给我闭嘴!
⑭陈子寿   延年,你这么说可是冤枉你父亲了!二次革命之后,你父亲冒死去芜湖龚振鹏部劝说他起兵回安庆讨袁。可是,这龚振鹏把你父亲抓起来了,枪毙的告示都贴出来了。生死关头,你父亲可是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啊!后来还是刘叔雅救了他。他亡命上海,那可是通缉的头号要犯,悬赏大洋一千元。那个时候他怎么可能回得了安庆啊!
⑮陈延年   今天这个事儿,不是一场恶作剧,因为他不配吃这个菜!我们今天这么做,也算是给家里人一个交代,从今往后我们恩怨两清,井水不犯河水,各走各的路。如果各位叔叔伯伯觉得这是一场恶作剧的话,那我们向大家道歉,把叔叔伯伯吓着了。(向席上众人鞠躬,转身欲走
⑯陈延年   回头)顺便说一句,我们来上海不是来投奔你的。我这么跟你说吧,我们是看了留法勤工俭学倡议书后才决定来上海学习法文,准备去法国勤工俭学的。今后我们的路自己走,用不着你操心。(离去
⑰汪孟邹   这,我我……你说……
陈独秀 ()好,是我儿子!

(有删改)

【材料一】

陈独秀拒绝把儿子接回家,说:“妇人之仁,徒贼子弟,虽是善意,反生恶果。少年人生,听他自创前途自可。”

【材料二】

陈延年(1898~1927),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4年回国后担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1927年被捕,英勇就义。

【戏剧·冲突】
1.梳理人物矛盾冲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戏剧·台词】
2.请揣摩剧本中陈延年对父亲的称呼并完成表格。
台词中的称呼原因语气
“他陈独秀”“陈独秀”
“你”误会解除后,想要向父亲告知学习计划,却又不肯服软僵硬而又流露一丝温情

【戏剧·拟真】
3.有人认为“用青蛙吓父亲”的情节有损烈士陈延年的形象,你认同吗?请结合链接材料加以分析。
【链接材料】

重大历史题材有个原则,“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所以,要拍得好,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相统一。

——编剧龙平平

【戏剧·突转】
4.对比探究本剧情节突转,请结合《儒林外史》做梳理探究。
篇目梳理 相似情节
《觉醒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儒林外史》严监生死前伸出两根手指→一众人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赵氏挑去一根灯芯,严监生才肯咽气
归纳情节共性: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类似艺术效果: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26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勤径学升】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测(统编版)
5 . 核心素养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怒江东岸的傈僳族村寨拉马底村被怒江一分为二,一条距江面30米、长100多米的索道,是来往两地的桥梁。邓前堆是这里的村医,为了给村民治病,28个寒来暑往,他背着药箱过溜索来往于怒江两岸,出诊5000多次。“我有一点医疗技术,就想干好这份工作。”邓前堆的想法很简单。

【材料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各部门把宣传典型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帮助邓前堆实现“希望村子里修一条能通车的桥”的朴实心愿。

【材料三】

11月23日,云南怒江拉马底“索改桥”工程建成通车。


(1)学校准备派校园小记者采访邓前堆,请你准备三个采访问题。
(2)邓前堆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的光荣称号,请你为他拟写一段颁奖辞。
2024-03-2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 7 溜索-【勤径学升】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测(统编版)
6 . 想象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班级召开“播撒想象的种子”的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名著中知想象】你所在的学习小组计划在班会上展示名著阅读笔记,请你将有关内容补充完整。
我们在名著阅读中感受到了想象的魅力。吴承恩在《西游记》中虚构了一个魔幻世界,赋予孙悟空多种超凡本领,比如①_____;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想象尼摩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②_____,带领团队在大海中自由航行;《艾青诗选》中,艾青曾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表达③_____的感情。
(2)【任务二:想象中话未来】班会上,同学们就“未来生活”的话题发挥想象,积极发言。请你根据语境将对话补充完整,要求清楚、连贯、不偏离主题。
主持人:同学们好!未来的生活将是怎样的呢?请大家畅所欲言。
小广:①______
小西:没错,人们只要报名参加星际旅行团,就能乘坐太空飞船到达火星。
壮壮:大家都说太空,我来说说未来的地球吧。②______,虽然没有红绿灯但交通秩序井然。
美美:我也来说说,未来海底会建立“鲲龙”科考站,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主持人:感谢大家的积极发言。让我们③______
(3)【任务三:实践中谈想象】班会上,因小发明获奖的壮壮分享了他的心得:“想象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壮壮的发言引发了你的思考。请就“想象与创造的关系”表达你的看法,写一段80字以内的议论性文字。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2023-06-26更新 | 1125次组卷 | 7卷引用:第四单元 16 驱遣我们的想象-【勤径学升】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测(统编版)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
真题

7 . 岳州晚景

【唐】张籍

晚景寒鸦集,秋声旅雁归。

水光浮日去,霞彩映江飞。

洲白芦花吐,园红柿叶稀。

长沙卑湿地,九月未成衣

【注】①九月未成衣:反用《诗经》“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之意,意思是天冷却没有加衣服。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中对“晚景”“秋声”的描写,体现了诗人的心境,为全诗抒情奠定基调。
B.颔联写景,动中有静,虚实结合,由太阳浮在水面联想到天空彩霞飞舞,江面也如同天空一样。
C.颈联中“洲白芦花吐”写芦花开放,使小洲看上去是白的。这种倒着写的手法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例如“沾衣欲湿杏花而,吹面不寒杨柳风”。
D.尾联写天冷未加衣,而古时裁衣、授衣多是家妇所为,由此可知,此句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
2.请根据下列诗句,探究“鸦”这一意象在古诗词中寄托的情感。

晚景寒鸦集,秋声旅雁归。——张籍《岳州晚景》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023-06-21更新 | 993次组卷 | 8卷引用: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勤径学升】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测(统编版)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
真题

8 . 尹昌隆,字彦谦,泰和人。……尚书吕袁方用事,性制忮。官属相。无敢白事者。昌隆前白事,震怒不应。移时又白之震愈怒拂衣起昌隆退白太子,取令旨行之。震大怒,奏昌隆假托宫僚,阴欲树结,潜蓄无君心。逮下狱。遇赦复官。谒震,震温言接之。入,理前奏,复下锦衣卫狱,籍其家。

陈谔,字克忠,番禺人。永乐中,以乡举入太学,授刑科给事中。遇事刚果,弹动无所避。每奏事,大声如钟。帝令饿之数日,奏对如故。曰:是天性也。每见,呼为大声秀才。尝言事忤旨,命坎瘗奉天门,露其首。七日不死,赦出还职。已,复忤旨。罚修象房。贫不能雇役,自操作。驾至。问为谁。谔匍匐前,具道所以。帝怜之,命复官。

(选自《明史·列传》,有删减)


注:①[忮(zhì)]刚愎,狠戾。②[籍]抄没。③[忤]违逆。④[坎瘗(yì)]挖坑掩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官属相(     )       (2)遇赦复官(     )

(3)自操作(     )       (4)驾至(     )

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3.翻译句子。
(1)昌隆退白太子,取令旨行之。
(2)谔匍匐前,具道所以。
4.尹昌隆、陈谔二人的奏对方式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有何不同?
2023-06-19更新 | 742次组卷 | 5卷引用: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勤径学升】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测(统编版)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真题
9 . 阅读《在“咸亨酒店”》,完成小题。

在“咸亨酒店”

陈忠实

①上午游览了东湖,下午又要到王羲之作《兰亭序》的地方去,明天一早就要返回上海了;东湖的山光水色令人赏心悦目,兰亭的幽雅景致也叫人神往。可是,没有到孔乙己曾经喝酒吃茴香豆儿的“威亨酒店”光顾一番,怎么能算真正到过鲁镇呢?

②午休时间,几位朋友相邀,正中下怀。虽然已觉腿酸眼困,仍然兴致勃勃地走出住所的大门。

③一幅金字黑匾,老远就赫然入眼,上书:咸亨酒店。平房,黑色小瓦,坐落在街道一边,夹挤在高高低低的楼房中间,自有一副古香古色的神采。门面宽约三四间,木门板全部拔除,整个酒店就完全无遮无挡地当街敞开着。依然保持着当年“鲁镇的酒店的格局”,“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那木板制的曲尺形的大柜台,油漆斑驳,木棱也已磨光,探过头去,可以看见赭红色的酒坛。我把钱递了上去。卖酒的是一位中年女人,穿着白大褂,使人觉得有失鲁镇的格局,与那曲尺形的柜台也不协调。她用一只提斗从酒坛里提上酒来,倒入酒杯,黄酒其实是暗红色的液体。这杯子更古朴,用洋铁皮焊接而成,大到可以盛一斤酒,上端粗,下端细,状如漏斗。据说冬天喝酒时,可以把细端塞进热水里,用以温酒。鲁镇的长衫阶层或短衣帮,当年就是用这样的酒杯,孔乙己自然也用这样的铁皮酒杯。

④茴香豆儿也不能不尝一尝。不尝一尝孔乙己津津乐道的茴香豆儿,也许不算真正地进过“咸亨酒店”呢!

⑤“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⑥我们刚刚在长条桌边落座,不知谁在拖长声调模仿着孔乙己的名言,摇头晃脑说起来了。木条桌长到丈余,从门口直通到墙根,实际应该算是木案子了。一切遵循孔乙己的习惯,他是穿长衫阶层中唯一站着喝酒的人,于是我们也都站着,他大约用手指捏茴香豆儿,于是我们也免去了筷子。那用粳米酿成的名曰“加饭”的黄酒,说不准是一股怎样的滋味,既不似白酒那么烈,也没有葡萄酒那么甜,说不上好喝或不好喝,唯其因为孔乙己十分喜好,我拼着将那一杯全然灌下了。那茴香豆儿也没有多少特色,唯其因为孔乙己喜欢,我们嚼起来,似乎别具兴味。

⑦酒店墙上,有一幅裱饰过的题词,一副对联。题词曰:

⑧上大人孔乙己高朋满座

⑨化三千七十士玉壶生春

⑩对联曰:

⑪小店名气大

⑪老酒醉人多

⑫看看题款,竟是著名作家李凖献辞,著名表演艺术家于是之手书。辞联极致幽默的韵味,笔墨亦遒劲潇洒,使古朴的“咸亨酒店”平添了一丝风韵。

⑬孔乙己确实是高朋满座了。小小的酒店里,现在拥拥挤挤坐着的酒客,大都是从南方或北方来到鲁镇而落脚此店的。有穿着西装革履的学者风度的男女;也有一身正统的中山装的很有派头的干部,很难料定他们之中绝对没有县委书记或市委的部长;更有一帮一伙长发披肩紧绷牛仔裤的青年男女,一律坐着或站着喝着装在洋铁皮酒杯里的“加饭”酒,抓着茴香豆儿,笑语喧哗……

⑭解放以后,自打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收入中学语文课本,每一个受过中等教育的一代又一代青年,不管其是否特别喜欢文学,大约没有谁会忘却孔乙己的。

⑮孔乙己不属英雄之列,而实实在在是一个被挤扁被碾轧为尘末的迂腐的老夫子,那些主宰鲁镇风云的鲁四老爷之流早该化为污泥了,而独有上大人孔乙己获得了川流不息的朝拜者,真是得其所哉!

1.阅读文章,简要概括咸亨酒店的主要特点。
2.结合语境,品味句子,注意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一切遵循孔乙己的习惯,他是穿长衫阶层中唯一站着喝酒的人,于是我们也都站着,他大约用手指捏茴香豆儿,于是我们也免去了筷子。
3.文章引用名人题词和对联,有何作用?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文章末段说“上大人孔乙己获得了川流不息的朝拜者”,大家朝拜的是孔乙己吗?结合链接材料和你的阅读积累、生活体验,简要阐述你的观点。

【链接材料】

“鲁迅外婆家”安桥头村节假日里也迎来了众多游客。游客们来此寻找鲁迅儿时足迹,游鲁迅外婆家朝北台门,还在安桥头村走高跷、看社戏。

(《火爆“出圈”!绍兴旅游再迎新高峰》绍兴网2023.05.02)

2023-06-19更新 | 914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二单元 5 孔乙己-【勤径学升】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测(统编版)
诗歌鉴赏 | 较难(0.4) |
真题
10 . 下面是同学们在东钱湖研学时发现的古诗,请你赏析。

初至茂屿

[明]沈九畴

清溪窈窕觅仙踪,临水看云面面

山过雨声侵薜荔,风吹秋色满芙蓉。

湖天____悬孤屿,海日东南引万峰。

岂是桃源无路到,扁舟今日使人逢。

【注释】①茂屿:茂屿山,据旧志记载,在东钱湖西南。②薜(bì)荔:一种常绿灌木。
(1)《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重”有“chóng”和“zhòng”两种读音。本诗首联中加点的“重”字,你会选哪个读音?结合画线句和颔联加以分析。
我认为_________填,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诗中空缺处应填“萧索”还是“浩渺”?结合相关诗句加以分析。
我认为_________填,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6-18更新 | 929次组卷 | 5卷引用: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勤径学升】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测(统编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