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作文:
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实物,记录,体现了人民大众的智慧,请你选择你身边的这样一处美景美所,自拟题目,写一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介绍吧!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2018-09-30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2 . 说“帘”

初夏天气,窗前挂上了竹帘,小斋的境界,分外地感动幽绝,瓶花妥帖,十分宜人。这小天地起了变化,还不是这帘在起作用吧!

说起帘,这在中国建筑中是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与其说得率直点,所谓诗情画意,而诗情画意又非千篇一律,真是变化无端。上个月老妻去世了。“碧楼帘影不透愁,还是去年今日意。”去年的今日,她卧病家中,而今日已是人去楼空。我踏入她的卧室,见了帘影依然,就吟出了古人这句词来。与那句“重帘不卷留香往”的少年情怀,真是伤心人惟有自家知了。

帘在建筑中起“隔”的作用,且是隔中有透,实中有虚,静中有动,因此帘后美人,帘底纤月,帘卷西风,隔帘双燕,掀帘出台,等等,没有一件不教人遐思,引人入画。

“垂帘无个事,抱膝看屏山”,古人在建筑中,帘与屏两者常放在一起,都是起不同的“隔”的妙用。帘呢?更是灵活了,廊子里、窗上、门上、室内,有了它,就不一样了,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也要装上帘;外国妇女的面纱,也是装上帘;外国妇女的面纱,也仿佛是帘。因帘而产生了许多的故事:“珠帘寨”“水帘洞”,以及一些因帘而产生的许多的韵事,真是洋洋大观。我说,帘与恋音同,帘者恋也,因物生情,也可说是帘的妙解了。

“隔帘双燕飞”是我在儿时最欣赏的画本。如今城市空气污染、燕子绝迹了,闷人的塑料窗帘,清风畏至。而帘呢?珠帘太豪华,徐森玉老先生告诉我,清代的山西老财家,还是用它。水晶帘没有见到过,那最细的要算虾须帘,如今已入住博物馆。单就湘帘,杆帘来说,通风好,隔景好,帘影好,遮阳好,留香好,隔音妙,而且分外雅洁……几乎可说有帘如无帘,可说是有景与无景,静止的环境,产生了动态,而动态又因声、光、影、风、香等起了千变万化的幻境,叹为妙用啊!

帘的美,还要配合着帘钩、帘架,“百尽虾须上玉钩”,虽未说出什么帘架,想也不会太寒酸的。至于“草色入帘青”,疏帘听雨,那也必然是很雅洁的竹帘了。“珠帘暮卷西山雨”,只能在滕王阁上方得体。帘上绣花的绣帘,缺少空透,棉帘、布帘,只求实用。而帘上画画称画帘,但我总不太欣赏它,似乎多此一举,用假景来扰乱真情了。素帘起的变化,那真是移步换影了。

1.整体感知文章,说说作者借说“帘”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2.从全文来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帘”的哪些功用?
3.文中引用了不少古诗文,这种引用有什么好处?
4.有人说,建筑师将房子的四壁打穿,装上窗子,就是为了使屋子明亮透光,而你们偏偏要多此一举,再为窗子装上帘子,又把它遮起来。你是如何看待这种说法的?
2018-09-30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3 . 侗家风雨桥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著名的桥,有的以它们的悠久历史闻名于世,有的以它们的高超建筑技巧而留芳史册。就它们的作用来说,皆是方便交通,使“天堑”变成通途。那么,世界上有没有既方便交通,又可供人休息娱乐的桥?有,独具一格的侗家“风雨桥”就是这样一种桥。

侗族擅长于建筑,特别桥梁建筑尤为突出。凡是有侗族居住的地方,村前寨后的交通要道上都建有桥,有石拱桥、石板桥、竹筏桥等。它们结构别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其中一种长廊式的“风雨桥”,以它独特的造型艺术和高超的建筑技巧而久负盛名。

风雨桥,不仅连接交通,而且可避风雨,因而得名。它是一种木石结构的桥。著名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风雨桥,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桥长一百六十五米,桥面宽十米,桥高十五至二十米。桥墩以青石砌成,桥面铺设成排的杉木,上面建有长廊,覆以瓦顶,还建有楼亭五座。楼亭呈方形,多角重檐,共有房檐五层,层层而上,形似宝塔,气势宏伟,桥面通道两侧有栏杆。长廊两旁设有长凳,宛如游廊供行人观赏和休息。长廊和楼亭的瓦檐、柱头都必须雕花刻画,龙凤花草,秀丽玲珑,蔚为壮观。

风雨桥在建筑结构上更为独特。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同的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其坚固程度,不亚于铁、石桥,可延二三百年而不损。这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特色,也是侗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

1.为什么称侗家风雨桥“独具一格”?(从全文角度回答)
2.《中国石拱桥》中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本文举程阳风雨桥为例说明了侗家风雨桥的造型艺术。这种说明方法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3.侗族桥梁建筑的特点是什么?侗家风雨桥在建筑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
4.为了使说明对象的特征更鲜明突出,可以在说明文中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文中画线部分运用了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
5.第四段加点词语体现出说明文语言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6.为什么在介绍侗家风雨桥时先提到“世界上有许许多多著名的桥”?
7.你还知道哪些不同一般的桥,请举例说明。
2018-09-30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4 . 阅读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销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姿多态,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1.这两段文字分别介绍了太和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2.第二段由外观转入写___________。先写“___________”,次写“背后”,再写“_____________”,然后由殿顶到“__________”,围绕“雕龙宝座”,摹写姿态各异的____________,以显示皇帝是____________
3.太和殿的外部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把说明的重点落在太和殿上,是因为这里曾经是_________________
5.“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这句中“每根”能去掉吗?为什么?
6.作者是怎样按空间顺序介绍殿内的陈设、雕饰的?
7.太和殿为什么要装饰这么多龙?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量装饰形象奇特的龙,能增加建筑的美感。
B.统治者想借龙来神化自己。
C.显示皇帝主宰一切的威严。
D.增加庄严肃穆的气氛。
2018-09-30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5 . 结合语意,下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败笔:园林设计的欠缺。)
B.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具有可供观摩、研究、参考价值的样板。)
C.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驻足:停止脚步。)
D.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化时不同的多种花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寂寞:孤单。)
2018-09-30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6 . 删改下面句子中的划线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改后为: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字词书写 | 较易(0.85) |
7 . 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
巧妙绝能(            )惟妙惟俏(          )千态万壮(          )
自出心栽(            )因地制夷(          )俯仰生恣(          )
2018-09-30更新 | 37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字词书写 | 较易(0.85) |
8 . 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         )     
(        )   
(        )       
(        )
(         )     
(        )     
     (        )   
(        )
2018-09-30更新 | 28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9 . 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注:可从中选择自己没有训练过的题目)
题一:刚上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你一定有许多新的见闻、感受和想法吧?请从中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方面,写成一篇记叙文。以下话题可以选择,可以修改。也可以自拟题目。话题:(1)我是中学生了,感觉真棒;(2)我的新同桌真幽默;(3)校园里有这么一个有趣的地方。
题二: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欢笑,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经历让你深受触动,难以忘怀?回忆一下,写成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
要求:(1)立意自定;(2)事情的来龙去脉要写清楚;(3)要做到说真话,抒真情,谈真切的感受;(4)不少于600字。(5)卷面书写要做到正确、端正、整洁。
2018-09-28更新 | 630次组卷 | 1卷引用: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效果检测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记叙文《遍地黄金》,完成小题。

①人蜷缩在湿漉漉的雨季,整个儿像一颗受潮的糖,沮丧而又无奈。

②前日忽然放晴,心,也就跟着晴了。从南窗望去,那边楼缝的坡地上一如往年,绽出一抹黄色。还刚刚惊蛰呢,油菜花这么快就开了?中午儿子放学回家,进门就说,路边的菜花约好了似的,一夜工夫全黄了!下午乘车去市郊,果见满畈满坡一片片明艳的黄,一种生命的喜悦油然灌注全身。

③几乎已成条件反射,人一见到油菜花,忧郁的心境就豁亮了。油菜花,我从小年年见,但着意关注它,是在病重以后。四年前腿骨发生病变,每周需去武汉两次,接受希望渺茫的康复治疗。也是雨季,天色像心境一样阴晦,人默坐车上,打不起丁点精神,对人生已失去信心,甚至对生命也没有更多的留恋。就是这个时候,对车窗外成片成片的油菜花,我有了不同于以往任何时候的感觉,那种蓬蓬勃勃的美,使我的心情变得轻松许多。它那浓郁的生气无形中感染了我,唤醒了我生命中沉睡的信念,生活是美的,生命是可留恋的呀!从此,每年油菜花开时节,虽是行走艰难,也要拄着拐杖到郊外看看,我才不怕得什么花粉症呢。

④要论好看,任何一种单朵的花都会比单朵的油菜花好看得多,单朵的油菜花细小单调而不起眼,它之所以让我有了生命的感动,是因为这些花是以集团军的面貌出现的,显现出一种浩浩荡荡的生机,一种攻城略地的气势,一种汪洋恣肆的活力。油菜花才真正是太阳之光,是光和热的象征。

⑤多少个响晴天,我恋恋地望着窗外,对妻子说,陪我去看看那些油菜花吧。去了,在地头一站就是好半天。所有的油菜花,不论高的矮的,壮的瘦的,一例顽强地展示着自己那一份生命的本色。它们的黄,既不是初春的柳芽那种嫩黄,也不是菊花、葵花的那种老黄,那是一种青春的黄,黄得明净,黄得酣畅,黄得秀朴,黄得平净如水,黄得恬柔如笑。我偷偷给它取了个名字:女儿黄!灿烂的黄花下面,是绿得发暗的秆和叶,青葱的生命高擎着纯情的黄,托展着一个欣欣向荣的季节的美丽扉页。黄花满眼,清芳扑鼻,看花人沉醉了,恍觉自己也变成了一株充满青春活力的植物。

⑥油菜花似乎不怕雨打风吹,它前谢后继地开着,整体花期比一般的花都长些。菜花开了,再阴晦的日子也不难耐了,那爽心的亮色风雨收不去,望一眼,心田就会洒满阳光,它们其实就是活的香的阳光!更多的时候,我于户内凝望菜花,在病榻上斜靠着,看书倦了,总喜欢透过窗子看对面楼缝里的那片油菜花,那差不多成了一种生命的需要。油菜花谢了,没有画家会为我在窗外画一片女儿黄,但我不会再阴郁,花事一过,就是青阳朗朗的夏季了,阳光里流淌着无尽的菜花黄。我本质上仍是个农夫,春天于我,是希望的季节,更是收获的季节,我收获遍地黄金,那是一年乃至一生受用不尽的黄金!

1.通读全文,说说“我”为什么特别喜欢油菜花开?
2.第⑤段写油菜花的黄,为什么还要写柳芽的黄、菊花的黄、葵花的黄?
3.文中有许多描写生动地佳句,下面句子就用了修辞,请揣摩其表达效果。
人蜷缩在湿漉漉的雨季,整个儿像一颗受潮的糖,沮丧而无奈。
4.文章为什么不以“遍地油菜”为题,却以“遍地黄金”为题,说说你的理解。
5.请你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花开的景象。(写清楚花的名称,限80字左右。)
2018-09-28更新 | 504次组卷 | 1卷引用: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效果检测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