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53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易(0.85) |
1 .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问题。

傅永列传(节选)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

【注释】①书:写信。②让:责备。③露布:文书,公开的文告。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有气干举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3)傅永与《孙权劝学》中的吕蒙,这两个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弟子去见师父。弟子说:我不再继续我的经文学习了。我跟父母兄弟同住一座小屋子,根本没有理想条件将注意力集中到重要的事情上面。师父指着太阳,叫弟子把手放在脸上,将太阳遮住。弟子照办了。师父说:你的手虽小,却能将巨大的太阳给完全遮住。同样一些小问题总是让你找到借口阻止你在精神旅途上的前进。不要因为你自己的无能而责怪他人。

作文要求:
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③文章不得少于600字。
2024-05-2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八号镇中学多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春天里的油菜花

①春天里的油菜花,金色耀眼,让人心生灿烂,感到欣喜。每次站在田间地头,看着金灿灿的油菜花一片片地铺展开来,我总会觉得,这才是土地美丽富足的样子,才是春天应有的打扮。

②我喜欢待在一眼望不到边的油菜花地里。置身花丛中,先是由近到远地看,随着视野的快速扩展,会感到春天是如此绚烂和辽阔;然后,将视线由远及近地往回移,会发现所有的色彩和芬芳几乎是扑面而来,无限的美好顷刻间向内心灌注,澎湃的心潮随着花海跌宕起伏。

③油菜花的茎秆虽柔软,但站姿笔挺,精神抖擞。它的花形简单,四片鹅黄色的花瓣,两两相对,呈十字形排列。有风的时候,那薄如宣纸的花瓣会在风中轻轻地颤动。中间的花蕊清楚可见,颜色与花瓣相近,十分协调。

④朴素、纯粹是油菜花的品性,它们总是这般阳光、开朗,透着一股庄稼人的大方和豪气。油菜花的花瓣虽小,但开得爽快,开得尽兴。如果说一朵花就是一张笑脸,那么油菜花应该是开怀大笑的表情,笑起来无拘无束、天真烂漫。

⑤记忆里,儿时在油菜花田间玩耍,算是我人生中最早的赏花经历。我从小生活在江汉平原南部一个小镇,常跟着父母到农村亲戚家。如果正值油菜花开的时节,亲戚家的孩子就会带我去油菜花地。有一次,我们在田埂上玩耍,跑了一会儿,发现身边的油菜花也像是在和我们做游戏,我们越是跑得快,两边的油菜花就会越来越快地向我们。有时,它们得跌跌撞撞,几乎要摔倒,但从来没有倒过地。倒是我们偶尔会摔一跤,爬起来后,看到每一株油菜花都站得稳稳当当,还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⑥等稍稍长大一点,我们对油菜花的了解更多了些。油菜花的盛花期约一个月,不同地区的开花时间不同。在我家乡,2月底到3月初长出花苞,很快进入初花期;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成片盛放;4月下旬花落,开始结籽;一个月后,油菜籽成熟,迎来收获期。这成熟的油菜籽就是庄稼人期待的果实,榨出来的油便是菜籽油。我从小吃菜籽油,那一股特有的清香早已萦绕于心,现在家里做菜还是习惯用菜籽油。

⑦油菜花的实用价值无需多言,近年来,油菜花还成为备受青睐的观光资源。随着乡村旅游的日益发展,很多地方的油菜花地被打造成一道道亮眼的田园景观。前段时间,我去近郊的一个村子看油菜花,发现前来踏青赏花的人真不少。花丛中有专注写生的学生,有精心选景的摄影爱好者,有细细赏花的游客,这些爱花人成为这幅乡村画卷中又一道美丽的景致。

⑧景区的油菜花似乎比别处的油菜花更爱热闹,它们怒放的姿态,仿佛是在大声歌唱。如果说一朵油菜花是兴高采烈地独唱,那么眼前这千千万万朵花,则是齐刷刷地列队,然后一起扯开嗓子,开始一场气势磅礴的大合唱

⑨油菜花没有惊艳的姿容,就是一种简单的美,却足以动人心魄。我坐在田埂上,四周的油菜花便围了过来,像是和我打招呼,那一刻,我感到了他乡遇故知的亲切。这遍地的油菜花,不只是一场盛大的花事,更是一场不负春光的农事,是记忆深处的一方水土,一方人情。

(文/郝俊,有删改)

(1)作者笔下的油菜花有哪些特点?
(2)文中第⑤段写“我”儿时在油菜花田间玩耍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波浪线句子。
(4)第⑨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24-05-2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八号镇中学多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4 .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浓浓敬老情传承好家风”重阳节活动近日在东关社区活动室举办。活动中,孩子们与家里老人                ,在孝道传承中                文明新风。通过社区工作人员的讲解,孩子们了解了重阳节的由来和                ,以此弘扬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感受传统文化的                和魅力。

A.联系       倡导       习惯       博大
B.联动       倡导       习俗       博大
C.联系       提倡       习俗       广大
D.联动       提倡       习惯       广大
2024-05-2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八号镇中学多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有句谚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愚公移山》中愚公心无杂念,决心以自己的劳动改变现状,搬走太行、王屋两座山,带领全家,挖山不止,精诚所至,终于帝感其诚,帮他搬走了这两座山。爱迪生曾花了整整10年的时间研制新型蓄电池,经过了5万次左右的实验,终于获得成功。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学校名。
(6)行款格式:标题居中,分段需另起一行,空两格。
2024-05-22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育才学校等联合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6 . 作文:被温暖照亮
作文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学校名。
(6)行款格式:标题居中,分段需另起一行,空两格。
2024-05-22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育才学校等联合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7 .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低碳生活”,学校就此开展以“节能降碳,你我同行”为主题的综合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所谓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现低碳生活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每个公民都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改变固有的生活惯,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并落实到吃、穿、住、行等各个领域。

【材料二】

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了地球一小时活动,通过熄灯一小时等实际行动引领低碳生活,推进节能减排。该活动在全球128个国家的4600多座城市同步进行。

(1)【任务一】我国古代就有了环境保护意识,请在下列画线语句中任选一句,正确、工整、规范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
管仲在《管子》中说:“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

(2)【任务二】请你结合上述材料用一句话概括什么叫“低碳生活”。
(3)【任务三】请你为此次主题活动,拟写两条宣传标语。
宣传标语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宣传标语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任务四】活动中,校学生会准备向全校师生发出“低碳校园”的倡议,请你完善倡议提纲。
倡议背景:全球变暖,污染加剧,校园浪费等。

倡议内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出号召: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育才学校等联合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8 . 学校正在举行“阅读经典,濡染书香”读书实践活动,八年级(1)班的同学选读的名著选段如下,请你结合名著内容,回答问题。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歌唱;一唱三叹得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式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

(1)上述文段出自_______所著《经典常谈》,本文段选自其______(填篇目名)。
(2)文段中,原始歌谣有哪些主要用途?
(3)《经典常谈》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章?请把它推荐给全班同学。
2024-05-2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育才学校等联合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我国漆艺传承兴盛的秘诀

余闻荣

①漆树是植物,其树液,就是我们传统上所说的漆,或曰生漆,经加工提炼,即为熟漆,又称大漆。到了现代,各种化学合成涂料也被混称为漆,大漆反而被加以土漆之名。事实上,通过考古,中国乃至世界用漆的历史一直在提前。考古工作者在余姚井头山遗址的两件木器表面上发现了人工漆的涂层,而位于浙江杭州的跨湖桥遗址发现了世界上较早的漆器——漆弓。约8000年前的跨湖桥先民,已懂得利用漆树汁液所具有的自然固化结膜特性,通过髹涂弓身表面,使其质地光洁又防水,色泽关观而持久。余姚的河姆渡遗址也出土了约7000年前的朱漆木碗,足见漆与古人生活之密切。

②史料有载:漆之为用也,始于书竹简,而舜作食器.黑漆之,禹作祭器,黑漆其外,朱画其内。传说舜禅让天下于禹,禹所做的祭器外面梨黑漆,里面以红漆描绘。这些传说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陆续出土的漆器中得到了印证。漆鼓、漆瓤的发现,显示出漆器在早期礼乐文明中的地位。

③随着历史的发展,漆器工艺屡有创新。工匠们用竹、木、金属、陶乃至皮革、麻布、纸等材料制作成漆器的胎体,在胎体上聚漆,并用各种珍贵的材料和巧妙的手法加以装饰,汉代拓土开边,国力强盛.之后.漆艺亦达到高峰。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漆绘巨棺到山西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的漆画列女屏风,这些文物展现了漆艺的辉煌成就。

④唐宋之际,漆艺风格发生变化.追求素以为绚。素聚是宋代漆艺的时尚.是宋代人文精神的一种象征,单纯但不单调,高分子结构的天然漆经过人工无效次的裂饰和推光,产生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及触感。厚重、幽深、静谧、古朴、含蓄、蕴润、毫光、内敛……文人的审美情趣,通过这些修辞得到淋漓尽致的呈现。

⑤明至清初,民风尚巧,此时,漆艺中的雕镂镶嵌达到高峰。乾隆初期,国力强盛,为宫廷工艺美术的空前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在众多工艺门类中,宫廷所用漆器制作呈现繁荣景象。

明代黄成所著《聚饰录》是中国最早的漆艺专著,记载的漆工艺表现技法多达497种。杨明在序言中用坚牢其质、光彩其文形容漆的品格,让人想起孔子所说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漆善于和任何材质相结合:竹、木、麻、棉、丝、纸、皮、石、陶瓷、金属、琉璃……不择精粗,不拣荣枯,所谓有梨无类。而且凡经大漆裂饰之器,无不脱胎换骨,焕然一新。大漆固化后,愈磨愈亮,耐热耐湿、耐酸耐碱,透出由内而外的温润光泽,仿佛新一轮生命的开始。 于是,我们明白,为何我们的祖先会如此爱漆。

⑦在中国工艺美术馆的文脉华滋——中国工艺美术基本陈列展中,作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中富有特色、重要的构成部分,历代的中国漆艺都有充分的展示。近代以来,因其取材方便、技艺丰富、装饰性和实用性强,漆艺更成为人们美化生活、艺术表达的重要方式。手艺人一直在继承传统工艺时存长去短、推陈出新,开拓出漆艺新的领域,如雕漆、脱胎漆器、点螺镶嵌技法、漆画等。材料、观念、生产等方面的更新,求实用与审美的和谐,这正是中国漆艺传承、兴盛的秘诀。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04月01日第07版)

【注释】①髹(xiū):把漆涂在器物上。
1.下面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漆与古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余姚的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约8000年前的朱漆木碗印证了这一点。
B.漆器在早期礼乐文明中的地位随着漆弓、漆鼓、漆的发现而凸显出来。
C.素采单纯但不单调,是唐代漆艺的时尚,也是唐代人文精神的一种象征。
D.雕漆、脱胎漆器、点螺镶嵌技法、漆画等是手艺人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进行存长去短、推陈出新而开拓出的漆艺新领域。
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说明内容,并回答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3.本文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概括我国传统漆艺的特点。

【链接材料】

中国古代所用漆,是漆树分泌的一种汁液,经日晒脱水后,即成为可作涂料的熟漆。同时常在漆中加入桐油一类干性植物油。作漆器时,以木、竹篾、麻布等为胎骨,然后以漆涂其外表,干燥后即可使用。也可在漆中调色,以便涂饰花纹,绘制图案。涂漆既可保护器物,经久耐用,又可使其美观。

2024-05-2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育才学校等联合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大青衣

   

①原本宁静的村庄突然热闹了,乡亲们雀跃着欢呼着,纷纷奔走相告:今晚李大户家请柳月如来唱戏。

②说起柳月如,在当地可谓声名赫赫,她是县剧团的名角,能听她唱戏,一睹她的风采,是很多人的梦想。

③日落黄昏,乡亲们潮水般涌向李大户家,青莲好奇地跟在人群后。李大户家院里,灯火通明,高高的戏台前挤满了人,他们昂着头,瞪着眼,屏住呼吸,焦急地等待柳月如出场。青莲猫起身子,铆着劲儿朝前钻,像一尾滑溜的小鱼儿,钻到了人群最前面。

④锣鼓铿锵,乐声四起,柳月如一袭飘逸的青色长裙,款款从幕布后走出来.身姿婀娜,莲步轻移,宛如踩在云端的仙女。喧闹的人群瞬间寂静。柳月如眼波流转,一翘兰花指,一抖水袖,行云流水,灵动自如。柳月如轻启朱唇,黄鹂一样清脆婉转的声音脱口而出。人们看呆了,听痴了像木头人立在当地。青莲尚小,看不懂剧情,听不懂戏文,可柳月如仿佛带着一股子魔力,深深诱惑着青莲,让青莲的目光无法从她身上移走。她哭,青莲跟着哭;她笑,青莲也笑。

⑤戏散,柳月如谢幕退下,乡亲们依依不舍地离去。青莲不走,她悄悄来到后台。

⑥柳月如对镜卸妆,从镜子里看到了身后的青莲。小丫头,怎么还不回家?青莲紧盯柳月,紧闭双唇不语。柳月如回头,上上下下打量着青莲,见青莲面容清秀、身形纤细,眼神里有股坚毅倔强劲儿,说:真是个唱青衣的好坯子。可不管柳月如说什么,青莲就是不说话。最后,月如问:愿意跟我学戏吗?青莲终于开口:愿意,我要唱戏,像你一样。

⑦青莲跟着柳月如学戏,大家都说青莲家祖坟冒青烟了,要知道,柳月如不轻易收徒的。柳如对青莲很严,唱念做打,手把手教青莲,青莲学得稍有不佳,必然受罚。名师出高徒,十年勤苦练,青莲成了剧团最出色的青衣。她扮相清丽端庄,音色清澈圆润,表演细腻庄重,秦香莲、素贞、王宝钏,所有青衣角色被她演绎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⑧不知从何时起,看戏的人少了。台上,青莲卖力表演;台下,看客寥寥无几。青莲的满腔激,在日积月累中慢慢消散。

⑨一天,一个打扮时尚的男人来剧团找青莲。青莲小姐,我们公司正在包装歌星,以你的形象和唱功,绝对能够火,你可有兴趣?青莲想也没想,说:我没兴趣!男人说:传统戏在本地已经没市场了,现在还有谁看戏?说着,男人把一张名片放在桌上。青莲小姐,走阳关大道,还是一棵歪脖树上吊死,由你自己决定。说完,男人离开了。

⑩那天,男人的话不断在青莲脑子里回荡,令她坐立难安。她去找柳月如:师傅,有人说我以做歌星。柳月如说:咱们是唱戏之人,并非戏子。青莲说:没人爱看戏了,我想另寻出路。月如说:即使台下只有一个观众,我们也要唱下去。青莲脱下戏服,说:不,我再也不唱独角了。柳月如说:你出了剧团,咱们的师徒缘分也就尽了。青莲含着泪,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剧团大门。

⑪青莲果然火了,唱歌、商演、走穴,她春风得意。热闹精彩的生活,使她早就淡忘了剧团和月如。

⑫五年后的一天,青莲和老板在咖啡厅商谈演出事宜,点了杯咖啡喝起来。青莲去得早,不处,有几个年轻人望着她窃窃私语。作为明星,她早已习惯了人们对她的关注和议论。看,那是歌星青莲吗?她唱歌挺好听的。听说她以前是唱青衣的。她的唱功、动作、神态都有传统戏的影子。”“原来她以前是唱戏的啊,怪不得她唱歌有种与众不同的味道。他们的话飘进青莲耳朵里。

⑬老板来了。青莲说:有个问题我一直想问你,你当初为什么觉得我能唱出来?老板一笑:因为你有戏剧底子,唱得有特色,要不然,你怎么会红?要知道,现在会唱歌的人一抓一大把。青莲内心如同被投进一块大石头,波涛汹涌。

⑭晚上,青莲做了一个梦。梦里,柳月如和青莲唱白蛇传。柳月如演白蛇,青莲反串法海,两人对打起来,青莲一剑刺穿了柳月如的胸膛,柳月如倒在戏台上,鲜血染红了她的白衣。青莲从中惊醒。

⑮第二天,青莲取消所有活动,赶到县剧团,却发现大门紧闭,向周围人打听,才知道,剧团生冷清,半年前已经倒闭了。

⑯青莲找到柳月如家里,看到的是柳月如的灵位。守灵的老太太说:我是月如的表姑,你是青莲吧?青莲一惊:你怎么知道?老太太说:月如说过,你迟早会来的。青莲问:师傅怎么走了?老太太说道:月如是个戏痴啊,爱戏的人越来越少,懂戏的人越来越少,她整日郁郁寡欢,剧团倒闭后,她大病一场。昨晚,她走了。临终前,她叮嘱我把一样东西交给你。说着,老太太拿出一个盒子递给青莲。青莲打开,是一套青衣的戏服,正是她初次看师傅唱戏时穿的那套。

师傅!青莲怆然泪下,跪倒在柳月如灵前。

⑱没多久,县剧团重新开张。剧团的老板不是别人,正是青莲。锣鼓铿锵,乐声四起,青莲一袭飘逸的青色长裙,款款从幕布后走出来。

1.请把下列情节补充完整。
青莲迷上青衣→青莲拜师学艺→            →青莲重演青衣
2.请赏析下面语句的妙处。

柳月如眼波流转,一翘兰花指,一抖水袖,行云流水,灵动自如。柳月如轻启朱唇,黄鹂一样清脆婉转的声音脱口而出。

3.请分析第⑧段在文中的作用。
4.文章题目为“大青衣”,请你分析一下以此为题的妙处。
5.请谈谈如何才能让戏曲文化得以传承,答出两点建议。
2024-05-2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育才学校等联合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