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3 道试题
1 . 经典大义,薪火相传。你打算将所读名著浓缩为一句话,做成书签,送给同学。请从以下“备选名著”中选择一部,仿照示例,完成书签文字部分制作。(句式大致相仿即可)
备选名著:《骆驼祥子》   《朝花夕拾》   《西游记》   《海底两万里》
2024-03-18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2 . 某出版社收到《艾青诗选》封面设计稿的设计任务,需要你协助完善初稿的设计,请结合《艾青诗选》内容补全优化方案并说明理由。
优化方案理由
可添加的图案要素:
(1)      
(2)
添加背景色彩:
A.以斑驳暗沉的棕色作为主色调
B.以鲜艳亮丽的红色作为主色调
(3)我选择
理由:

2024-03-0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40年前,《北京日报》曾讲述过一个八减一大于八的故事,清华大学某阶梯教室里传出一阵悠扬的乐声,这是学生们在欣赏奥地利作曲家施特劳斯的名曲《蓝色的多瑙河》,除了这种文艺欣赏活动外,清华大学还组织了许多课余文艺社团,参加乐队和合唱队的就有二百多人,并且绝大多数人的学习成绩都非常优异。许多不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都很奇怪:我们成天看书,怎么成绩还不如你们?合唱队队长回答说:八减一大于八,这是我的切身体会,八个小时中学习七个小时,参加一个小时的文艺活动、学习效率会大大超过八个小时的。


这一则旧闻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
(1)表达真情实感。(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3)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4)不少于600字。
2024-03-0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4 . 作文
题目:探得一片新天地
作文要求:
(1)表达真情实感。(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3)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4)不少于600字。
2024-03-0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5 . 《儒林外史》被鲁迅誉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其讽刺艺术突出表现在对人物的刻画上。吴敬梓描写人物,从不站出来直接说好说坏,而是让人物自身的语言行动来说话,所谓“直书其事,不加断语,其是非自见也”。请参考以下描写手法及旁批示例的提示,在A、B两处横线上写下你的旁批;并将事例三中的C空格填充完整。
人物描写方法事例旁批
1.采用漫画式的夸张,有意夸大其词,以显现人物,揭露丑态。事例一:胡屠户一个巴掌把范进打得昏倒在地,“众邻居一齐上前,替他抹胸口、捶背心,舞了半日,渐渐喘息过来。”批注示例:这个“舞”字带有明显的夸张意味:手舞足蹈,漫无章法,根本不是正经救人。作者分明是在有意渲染他们的谄媚逢迎,殷勤作态。

事例二;马二先生游西湖,见三间大楼,“楼上供的是仁宗皇帝的御书,马二先生吓了一跳,慌忙整一整头中,理一理宝蓝直裰,在靴桶内拿出一把扇子来当了笏板,恭恭敬敬,朝着楼上扬尘舞蹈,拜了五拜。”

A我的旁批________

2.在客观冷静的描写里,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作者爱憎。事例三:范进为 C (人物)送行,“学道轿子,一拥而去。范进立着,直望见门枪影子抹过前山,看不见了,方才回到下处。”批注示例:只是如实拍下范进送行站了很久这一镜头,便充分刻画出二个人物的关系及范进恭谨的神态和感恩戴德的心情。
事例四:匡超人在船上遇见牛布衣和冯琢庵,闲聊中,冯琢庵问其对马二先生选本的看法。匡超人道:“这也是弟的好友。这马纯兄理法有余,才气不足;所以他的选本也不甚行。选本总以行为主,若是不行,书店就要赔本;惟有小弟的选本,外国都有的!”

B我的旁批_________



2024-03-04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不要秘诀的秘诀

邓拓

①以前在书店里常常可以看见有所谓《读书秘诀》《作文秘诀》之类的小册子,内容大致相似,其实没什么绝对的制胜法宝。但是,有些读者贪图省力,不肯下苦工夫,抱着找秘诀的心理,结果就不免上当。因此,向他们敲一下警钟还是必要的。

②历来真正做学问有成就的学者,都不懂得什么秘诀。你即便问他,他实在也说不出。明代的学者吴梦祥自己定了一份学规,上面写着:古人读书,皆须专心致志,不出门户。如此痛下工夫,庶可立些根本,可以向上。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③看来这个学规中,除了不出门户的关门读书的态度不值得提倡以外,一般都是很好的见解。事实的确是这样。不管你学习和研究什么东西,只要专心致志,痛下工夫,坚持不断地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最怕的是不能坚持学习和研究,抓一阵子又放松了,这就是或作或辍,一暴十寒的状态,必须注意克服。吴梦祥的这个学规对我们今天仍然有一些用处。

④这种学规早在宋代就十分流行,特别是朱熹等理学家总喜欢搞这一套。但是其中也有的不是学规,而是一些经验谈。如陈善的《扪虱新话》一书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⑤我们要知道,陈善是南宋淳熙年间,即公元十二世纪后半期的人。在那个时候他就能够提出这样鲜明的主张,也算是难能可贵的了。他主张要读活书而不要读死书,就是说要知入知出;要体会古人著作的精神和实质而不要死背一些字句,就是说要体会古人用心处而不可死在言下。不但这样,他还反对为读书而读书的倾向。他主张读书要求实际运用,并且要用得灵活,即所谓透脱。你看他的这些主张,难道不是一种反教条主义的主张吗?他的这个主张,过去很少有人注意,因为他的声名远不如朱熹等人,但是他根据自己读书的经验而提出了这种主张,我想这还是值得推荐的。

⑥宋儒理学的代表人物中,如陆九渊的读书经验也有可取之处。《陆象山语录》有一则写道:如今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接着,他又举出下面的一首诗: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⑦这就是所谓读书不求甚解的意思。本来说不求甚解也并非真的不要求把书读懂,而是主张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要死扣住不放。也许看完上下文之后,对于难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不懂,只好等日后再求解释。这个意思对于我们现在的青年读者似乎特别有用。

⑧至于我们现在提倡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主张古代的读书人却没有胆量提出。古代只有一个没有机会读书的木匠,曾经有过类似这种思想的萌芽。这个人就是齐国的轮扁。据《庄子》《天道篇》记载: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何言耶?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接着,轮扁还介绍了他自己进行生产劳动的经验。他的话虽然不免有很大的片面性,他不该把一切所谓圣人之言全部否定了;但是,他反对读古人的糟粕,强调要从生产劳动中去体会,这一点却有独到的见地。

⑨我们现在读书的态度和方法,从根本上说,也不过如此。而这些又算得是什么秘诀呢?!如果一定要说秘诀,那么,不要秘诀也就是秘诀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观点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A.要有专心致志的读书态度。
B.要读书更要灵活地实际运用。
C.“不求甚解”也是读书的一种好方法。
D.在生产劳动中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题目“不要秘诀的秘诀”,前一个“秘诀”指的是专心致志的读书态度和科学的读书方法;后一个“秘诀”指的是不下苦功就会读书、作文的方法。
B.选文在第⑥⑦段阐明的是:在读书的过程中,限于自身的知识和阅历,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死抠住不放,恰好是科学的读书方法。
C.作者在最后一段明确地告诉人们:读书其实是没有秘诀的,关键在于要放弃贪图省力、不下苦功的念头,以专心致志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去读书。
D.“我觉得……”“我想……”“我们现在读书……”,选文中大量出现这样的语句,使得整篇文章语言不温不火,娓娓道来,特别具有亲和力和说服力。
3.综观全文,选文的主体部分是四则引文,以及作者结合引文进行的多角度阐释,这四个部分可以颠倒顺序吗?请阐释理由。
2024-03-0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刘恕笃好史学,无所不览,上下数千载间,巨微之事,如指诸掌。恕为学,自历数、地理、官职、族姓至前代公容案牍,皆取以审证。求书不远数百里,身就之读且抄,殆忘寝食。偕司马光游万安山,道旁有碑,读之,乃五代列将,人所不知名者,恕能言其行事始终,归验旧史,信然。宋次道知亳州,家多书,恕枉道借览。次道日具馔为主人礼,恕曰:此非吾所为来也,殊废吾事。悉去之。独闭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目为之翳。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三》,有删改)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其欣悦   俟:等待B.主人日   再:下一次
C.左右备容 臭:香气D.身之读且抄 就:靠近,趋向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2)次道日具馔为主人礼。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刘恕笃史学/知之者不如之者B.人所不知者/之者谁
C.次道日馔为主人礼/答之D.殊吾事/百具兴
4.请用“/”给文中句子断句,断三处。
独 闭 阁 昼 夜 口 诵 手 抄 留 旬 日 尽 其 书 而 去
5.宋濂和刘恕在求学方面有相似之处,乙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刘恕对读书的热衷?
2024-03-04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
名校
8 . 名句积累与运用
用古诗文原句填空,其中第(2)题还需要填写作者。
(1)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2)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_________《岳阳楼记》)
(3)________________,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4)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___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以死明志,感召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0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9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例如《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崇高境界。
B.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
C.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激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D.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
2024-03-04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10 . 下面对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骆驼样子》通过描写正直好强的青年车夫祥子由希望、受挫、挣扎到绝望,最终堕落成城市垃圾的悲惨遭遇,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
B.刘四爷过寿日那天,坚决不同意虎妞嫁给祥子,与她彻底吵翻。后来虎妞就自己做主,在外租房,与祥子结了婚。
C.《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描写了普通人力车夫祥子的一生,表现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D.“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的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额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一一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这段外貌描写刻画的是《骆驼祥子》中的老马。
2024-03-02更新 | 51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