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0 道试题
1 . 为了开展多姿多彩的语文活动,丰富人生体验,提高审美品味,班级组建了语文兴趣小组。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1.语文兴趣小组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下面是两位同学分享的摘抄文字。阅读后,请完成下面小题。

【甲同学】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_________,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 rén。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乙同学】泰戈尔曾形象地说:鸟的翅膀系上黄金,就再也不能飞翔了。一个人如果耽于享乐、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势必目光狭隘而心生胆,终难有所成就;只有信念坚定、心无旁、甘于 ,方能抗得住诱惑和干扰,实现人生目标。


(1)文字中的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niān)             (què)                    B.(niān)       (qiè)
C.(zhān)             (què)                    D.(zhān)       (qiè)
(2)根据文字中的拼音将汉字用正楷书写在下面田字格里。
               rén          

(3)【甲同学】摘抄文字中横线处所填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眉开眼笑                                  B.随声附和
C.满腔热忱                                  D.神采奕奕
(4)【乙同学】摘抄文字与诸葛亮《诫子书》“_______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一句表达的思想相同。
2.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语文兴趣小组发动同学们对班级图书角的背景墙进行布置。请完成下面小题。
(1)有同学建议在背景墙上书写一副对联,你认为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春风吹绿千枝柳             时雨催红万树花
B.竹直心虚乃吾友             水淡性泊是我师
C.长留天地无穷趣             最爱书田不老春
D.白发高堂游子梦             青山老屋故园心
(2)你为图书角设计了两张宣传图片,打算在背景墙张贴。请任选一张,向同学们做设计介绍。(不少于50字)

选择图片_____,设计介绍:_______
3.为了增长见识,扩充阅读量,给同学们提供展示的平台,语文兴趣小组计划创立班级语文刊物《艳阳天》。请完成下面小题。
(1)下面是编辑同学为刊物撰写的序言。在甲乙两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风雨阴晴君莫问,有书便是艳阳天(甲)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说有什么事情拥有恒久魅力并令人沉醉其间,读书便是其中之一(乙)孔子“韦编三绝”,陶渊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杨万里“半山绝句当早餐”……回溯历史,古人留下许多有关读书的佳话。阅读,凝结着超越时空的力量。
A.。”             。B。”,                           C.”                           D.”,             
(2)刊物其中一个栏目选用了《再塑生命的人》《纪念白求恩》和《植树的牧羊人》三篇课文,依据三篇课文的主题为这个栏目起的名称是《___________》。
(3)刊物向全班同学征集作品,请按要求完成投稿。
征集要求:请发挥想象,仿写《天上的街市》诗歌的第二小节。
原句: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仿句: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________。___________,定然是_______。
2024-03-2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 班级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号召同学们走进生活“学语文”“用语文”。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班长为启动仪式撰写的宣传稿(节选)。请阅读后完成问题。

泱泱中华大地,孕育多少灵秀人物①_______滔滔历史长河,积淀多少文化遗产。语言修润使名人风骨彪炳千秋②____文字记载助历史文明永不断流。在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青少年,我们要高扬语文之帆,破浪向前③____

语文是[甲]的师长:从牙牙学语到翻书认字,从稚嫩的朗读到流畅的吟诵,从语无伦次到出口成章,语文助力了我们的成长。语文又是一人千面的演员:行走市井,她化身招牌把商品推广;[乙]商场,她遣词造句把广告打响;[丙]街巷,她装点门楣把对联扮靓……

(1)根据语境,在横线处填入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逗号       ②逗号       ③句号

B.①分号       ②逗号       ③叹号

C.①分号       ②分号       ③叹号

D.①句号       ②分号       ③句号

(2)根据语境,为[甲][乙][丙]处选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诲人不倦       [乙]涉猎       [丙]慢步

B.[甲]以身作则       [乙]涉足       [丙]漫步

C.[甲]以身作则       [乙]涉猎       [丙]慢步

D.[甲]诲人不倦       [乙]涉足       [丙]漫步

2.同学们走上街头,搜集到了一些“问题招牌”。请找出下面任意两块招牌中的错别字,并将改后的汉字用正楷书写在田字格里。

________块招牌,将_____改为_____

________块招牌,将_____改为_____

3.发现招牌的错别字后,同学们与店主进行了沟通。下面能让对方意识到问题并乐于接受的一项是(     
A.您家招牌中好像有错别字呦!您怎么没注意到呢?
B.招牌是店家的脸面。招牌都出错,这可不应该!
C.您家招牌上这个字错了,应该这样写。您看我说的对吗?
D.您知道招牌对于商家的重要性吗?它就像眼睛对于人一样。
4.一位同学对“老字号”的招牌进行了介绍。请根据下面文字内容对所给图片进行判断,将介绍内容补充完整。(将图片序号填在空白处)

老字号门楣上那一方方各具特色的精美牌匾,很多都出自名家之手。它们的字体或如[①_______]端庄饱满,或如[②_______]清秀俊雅,或如[③_______]古朴拙正,或如[④_______]洒脱自如,常常引人驻足欣赏。

5.同学们搜集到一组广告词并进行了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图如海,我如鱼——国家图书馆公益广告。赏析: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家图书馆藏书的丰富以及读者在此饱览群书的愉悦之情。
B.你的镜子将不再嘲笑你——服装广告。赏析:运用拟人,赋予镜子以人的情感态度,通过写镜子对人的肯定,间接赞美了衣服的漂亮得体。
C.面对面的关怀,面对面的爱——方便面广告。赏析:运用对偶,句式整齐,“面”字一语双关,写出了方便面种类繁多、品质上乘的特点。
D.一杯茶,一份情,一生缘——茶叶广告。赏析:三个短语构成排比,层层递进,强调了茶叶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6.虽然教学楼的各个楼层都设置了图书角(如图),但实际阅读情况却并不乐观。为了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请你为图书角拟写一条广告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7.同学们搜集到了很多歌咏房山名胜古迹的对联,其中关于云居寺、石花洞的两副对联不慎被打乱,请分别将其整理出来。(填写序号即可)

云居寺:上联(①________)下联(②________

石花洞:上联(③________)下联(④ ________

2024-03-18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 . 大兴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吉祥物,是两个可爱的麋鹿卡通形象。经过层层筛选,“yōuyou)”和“mínɡminɡ)” 两个名字胜出。它们语出《诗经·小雅·鹿鸣》,该诗开头以鹿鸣起兴:在空旷的原野上,一群糜鹿悠闲地吃着野草,不时发出鸣叫,此起彼应,十分和谐悦耳。

这两个卡通形象,逐渐走进了大兴百姓的视野,担负起宣传大兴“创城”的重任。从森林环抱的大兴国际机场到整洁有序的大街小巷,从全线恢复通水的永定河畔到芳草萋萋的南海子,随处可见这兄妹俩的身影。他们讲述着“创城”的故事,描摹着新大兴的蝶变,将一幅新国门的美丽图卷在市民面前徐徐展开。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拼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兴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吉祥物,是两个可爱的麋鹿(mí lù)卡通形象
B.它们语出《诗经·小雅·鹿鸣》,该诗开头以鹿鸣起兴(qǐ xīnɡ)
C.在空旷(kōnɡ kuànɡ)的原野上,一群糜鹿悠闲地吃着野草
D.从全线恢复通水的永定河畔到芳草萋萋(qī qī)的南海子
2.根据括号中的拼音在横线上填写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①呦呦        ②明明B.①优优       ②明明
C.①优优        ②鸣鸣D.①呦呦       ②鸣鸣
3.结合语境,推测前面文段中加点词语“蝶变”在句中的意思。
4.结合语境,在下面文段横线处依次选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020年是本届创城的关键之年,全区各行业和属地以创城为(契机/转机),强化责任、向前一步,高标准落实各项任务指标。大兴区还以创城为(帮手/抓手),结合文化传承,讲好大兴故事,突出人文环境的改善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A.①契机        ②帮手B.①转机       ②抓手
C.①契机        ②抓手D.①转机       ②帮手
5.划线句作为前面文段的结束语,表达欠妥,请加以修改。

近两年,大兴区为了达到“机场盛景、河流观景、道路掠影、社区留影、景区美景、小巷清净”的目标,做了很多工作。持续完善河道治理,街道、背街小巷改造提升,老旧社区改造,小公园、小广场建设等系统基础工程,让居民家门口儿就有公园。同时,积极推进林荫慢行系统建设,提高街边绿地使用率,让百姓生活中随处能够看到田园景色。可以说,我区正在逐步绘就居民生活融入美丽田园,百姓出门便能步入公园的幸福图景

2024-03-1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4 . 初二年级组织“跟着课本去旅行——云游苏州园林”的实践活动。活动后,同学整理了总结资料。请你帮忙完善部分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第一部分

苏州园林简介

苏州园林在世界造园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目前记录在《苏州园林名录》中的园林有108处,其中政园、狮子林、沧浪亭、留园、艺圃、耦园、网师园、环秀山庄、退思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是对苏州园林最好的评价。苏州园林以小巧、精(①)见长,运用借景、隔景、对景等造园艺术技巧,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等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产生意境无穷的效果。苏州园林 【甲】 设计精巧,【乙】文化意蕴深厚。注意用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和各式摆件来(②)显园主的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园林,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和内(③)。

1.依次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拙(zhuō) 髓(suǐ)B.拙(zhuō) 髓(suí)
C.拙(zhuó) 髓(suǐ)D.拙(zhuó) 髓(suí)
2.依次在文段括号内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至       ②章       ③含B.①至       ②彰       ③含
C.①致       ②章       ③涵D.①致       ②彰       ③涵
3.补全文段中【甲】【乙】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所以B.虽然……但是
C.不但……而且D.要么……要么
4.有同学想弄明白文段中画线句的意思,查《现代汉语词典》,找到了相关释义。
①咫尺:咫,古代称八寸为咫。咫尺,比喻很近的距离。 ②乾坤:出自《易经》的乾卦和坤卦,借指天地、阴阳或江山、局面等。请结合文段语境和相关释义,解释“咫尺之内再造乾坤”在文中的意思。
第二部分

园林印象

苏州园林每一处风景都独具匠心,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亭台轩榭、山水草木,处处是画【甲】花窗长廊、明月清风,皆可成诗。正如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一文中概括的那样,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乙】

5.补全语段中【甲】【乙】两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甲】;     【乙】。”B.【甲】;     【乙】”。
C.【甲】,     【乙】”。D.【甲】,     【乙】。”
第三部分

楹联撷趣

苏州园林中的楹联精巧隽永、自出心裁,展现出园林主人的生活志趣。耦园是清代沈秉成辞官后与夫人修建的寓所。“耦”同“偶”,女主人题的一副对联“,城曲筑诗城”,写出了他们夫妻二人的恩爱和睦与高雅追求。对联“卧石听涛,;开门看雨,”,展现了园林主人摆脱官场羁绊后在园中相安无事的幸福生活。刘墉在此园中题的“闲中觅伴书为上,身外无求睡最安”一联也是妙手偶得,高度概括了园林主人爱好诗书的雅趣和淡泊名利的人生境界。

【注】:“城曲筑诗城”中的“城曲”意为“城角”。6.帮同学补全文段中上下联横线处缺失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佳偶天成处   ②一片蕉声   ③满衫松色
B.①佳偶天成处   ②满衫松色   ③一片蕉声
C.①耦园住佳偶   ②一片蕉声   ③满衫松色
D.①耦园住佳偶   ②满衫松色   ③一片蕉声
7.检查文段,下列四字词语在文段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自出心裁B.相安无事C.妙手偶得D.淡泊名利
8.同学请你选一幅行书作品当作标题,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A.B.
C.D.

第四部分

总结语

苏州园林是中国给世界的一张绝美名片的展示。本次活动丰富了我们对苏州园林的认识,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园林文化的非凡魅力!

9.你发现文段的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进行修改。(2分)
2024-03-0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书法界有启功》,完成小题。

书法界有启功

林岫

①“我们书法界有启功”,这句话曾经给书法界多少人以莫大的自豪和信心。启功先生的人品艺品,真学问真功力,无疑代表当今艺术界“德助艺成”“德艺双馨”的至高境界。

②启功先生的前半生十分坎坷。六十六岁小结人生时写《自撰墓志铭》,说自己“博不精,专不透……有化忧为喜的本事”,曾想刻一方“一笑了之”的印章等。透过微笑,个中有多少酸辛,唯深知者知之。当年去过启功先生小乘巷破陋斗室的人,都有难忘的印象。他在“小乘巷寓舍两间,各方一丈,南临煤铺。时病头眩,每见摇煤(煤球),即有晃动乾坤之感”,但他在陋室接待友人和学子时,只是笑谈书画学问,从不苦诉困窘。送客出来,他经常顺便给屋檐下的盆花浇点水。【甲】看到花开,他会欢快地叫喊:“开了,开了!你瞧,你瞧,这边还猫着一朵呢……”见到此情此景,令人颇生感触。启功先生困顿一时,自然向往明时,后来迁出小乘巷,大才适用,方迎来人生真正的春天。

③启功先生一生书写下的是他笑对人生坎坷、宽博为怀的乐观精神,是他在学术研究和书画鉴定领域的严谨治学精神。

④我曾以论书诗稿请教过启功先生,不过过眼之观,没想到他记得如此清楚。启功先生顺便就此事对大家说:“落款不能图省事,只写‘论书诗一首’‘题画诗一首’,传来转去,时间一长,‘三十六变’还是‘七十二变’,就很难说了。”接着,他讲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有次写杜甫的七律,那诗题太长,我图省事,落款想写‘杜甫律诗’,结果落下‘甫’字,写成了‘杜律诗’。年初有人说看见高仿我写的那诗条幅,落款是‘杜律同志诗一首’,来问‘杜律’何人……你们看,这就是图省事招惹的误会。我诚恳检查,真对不起了。”秘书长陆石问“对不起谁啊”,启功先生笑道“对不起‘杜律同志’呗”,大家都乐了。启功先生说“诚恳检查”,“对不起杜律同志”,当然幽默,却让大家长了一个“图省事可能会招惹误会”的记性。

⑤启功先生担任过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对首都书法界的人才培养和发展动态非常关心。北京书界每年春季或秋季举办学术讲座,先生对教授人选、讲授专题、时间安排等都很关心。如果身体情况允许,他还会莅临课堂看看大家,说上几句。先生的讲话虽然简短,听着随意,却很精辟,能启人心智;加之表述形象生动,亦庄亦谐,最受大家欢迎。偶逢解答问题,启功先生机锋应对,举重若轻,总让人过耳难忘。譬如有会员问:“书法作品是多写好还是少写好?有的书家说一天写了二十张送人……”启功答曰:“在家自练,多写无妨;若送展或者赠与他人,还是少写为好。以前齐白石说过‘出手与人,必须好画’。因为那是你的作品,你总不能闭着眼睛往外扔吧?【乙】面对社会,就必须对社会负责。且不说自家的艺术声誉如何,书画是最可宝贵的中华文化,把成百上千的涂鸦随便掷与社会,你当是撕年历片啊?大家都胡写乱画,毁了书画,对得起老祖宗吗?”这句书法创作不是“撕年历片”的说法,至今在京华书法界依然流行,它让我们在严肃的书法艺术创作中对书法国艺更生敬畏之心。他教诲学子常说的“独木桥上舞大刀,好看站不稳”,就十分形象地表述了他对学风浮躁所持的批评态度。

⑥启功的记闻之广博,研究之精深,应属一流。他一贯主张“书生功业先从宽博做起,修炼有年,而后厚积薄发,成就精深”。他说:“学问学问,一学一问。有的老师教诲弟子,只说‘学问’,有一字没说,那就是‘记’。学而不记,转身就忘了,有用吗。”有次闲聊,我拿出拙书的行草小手卷请教先生。因卷末落款写了“录唐代咏柳诗八首”,便没有在各家诗后分别标明作者和篇名。卷中贺知章、白居易、崔道融等咏柳诗,脍炙人口,自不用猜。启功先生初看一过,即指“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是晚唐李商隐诗;又指“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是刘禹锡句,有“中唐气息”;又肯定“不知别后谁攀折,犹自风流胜舞腰”乃赵嘏句,是晚唐诗。在场几位诗家无不惊叹佩服。其实,启功的记忆力非凡,一在他博闻强识,一在他灵心敏悟。在学养和功夫积淀的“青藏高原”上,巍然矗立当代文化高峰自然也就不难了。

⑦启功的一生,分明是一部启迪治学和做人的巨著。其人其学,于当今后世,都可供研习和仰止。

(有删改)

1.作者回忆了有关启功先生的几件事,请根据理解补全下面内容。(每空不超过25字)
(1)写《自撰墓志铭》,自言有化忧为喜的本事。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4)__________
(5)闲聊时,为我一一指出我作品中诗词的出处。
2.文中对启功先生的刻画生动传神,请从文章【甲】【乙】两处画线句中任选一处进行赏析。
3.文章结尾处写“启功的一生,分明是一部启迪治学和做人的巨著”,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4-03-0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疫情三年,有的国家已经选择了“缴械共存”,而这样“躺平”后的代价也随之而来。

瑞典是第一个宣布“躺平”的国家。2月9日瑞典正式宣布:新冠将不再被视为社会危害,政府将取消限制措施,大规模的核酸检测也将中止。之后,[甲]。

实际上呢,这不过是掩耳盗铃。因为,[乙]。只是,现实却并不会真的当做什么都没发生。瑞典总人口990万,疫情死亡人数高达18000人,死亡率更是在全球平均水平之上。


[材料二]

疫情三年,中国始终不曾动摇,对疫情严防死守。4月22日,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梁万年坚决表示:必须坚持“动态清零”!这注定是一条充满挑战的路,但是三年来我们从不曾犹豫。“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是中国的防疫理念,也是根本的出发点。我们先后战胜了阿尔法、德尔塔,面对传播力更强的奥密克戎,我们也会走出一条新路!

其实,“动态清零”和“与病毒共存”表面上看是抗疫的_______,本质上是_______,甚至是_______。而牺牲短暂的“自由”,坚持动态清零,换取的是亿万人民的生命和尊严。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材料三]

3月以来,我国本土报告新冠感染者已经突破50万例。处于疫情中心的上海,2500万人静默管理。坚持“严防死守,动态清零”,上海疫情已经持续趋稳!从4月初以来每日最高2万多例感染,到逐渐降至每日5000例以下,再到目前确诊总数691例;累计确诊63016例,累计治愈61730例。虽然疫情仍存在较高反弹风险,但管控区外的社会面病例数呈逐步下降趋势,部分行政区已实现社会面筛查全阴性,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疫情也许不会很快结束,但只要坚持“动态清零”,继续严防死守,我们一定会取得胜利。

1.根据[材料一]图表和文字中的相关信息,在[甲][乙]两处分别填上表明结论和原因的语句。
[甲]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
2.在[材料二]三处横线上分别填上恰当的词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国力之争、治理能力之争 ②文明之争 ③理念之争、策略之争、方法之争
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①③D.③②①
3.综合三则材料,说说中国对疫情选择“严防死守”的理由。
2024-03-0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①影壁是院落的“序言”,是设在大门里面或者外面的墙壁,与大门组成建筑物的第一个空间。因此,影壁也叫照壁、萧墙、影壁墙、影背墙,由壁座、壁身、壁顶三部分组成,通常有一字影壁、座山影壁、撇山影壁等形制。故宫中的影壁分布在以内廷区域为主的各个院落中,是汇聚我国古代工匠建筑智慧与古代社会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

②故宫中的影壁设计巧妙,施工精细,在宫殿入口处起着烘云托月、画龙点睛的作用。影壁上精美的壁画、砖雕、木雕、石雕等装饰,颇为华丽。

③故宫中的影壁同其他影壁一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主要表现在保护隐私、点缀空间、调节气流等方面。

④位于宫门内的影壁可阻断无关人员的视线,使院落内的建筑空间与人员的活动不会被偷窥,保护了建筑内部空间及人员的隐私。此外,还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如养心殿院落的入口处有一座影壁墙。该影壁墙是在养心殿内东北值房的东面山墙上直接雕塑建造而成,是一个座山影壁。这个座山影壁增加了建筑物的气势和庄严感。

⑤位于宫门外的影壁,则有划定范围、指示道路的作用,同时实现点缀建筑空间的效果。如位于故宫中轴线区域的乾清门,其前面为广场,东西两侧有影壁。这两个影壁是从大门两侧的外山墙上直接各撇斜出一段,与大门槽口成120度或135度夹角,呈八字形,属于撇山影壁。乾清门的撇山影壁形式在平面上避免了建筑整体布局的呆板,在空间上又形成凸凹有致的视觉效果。不仅如此,撇山影壁向外斜向延伸,实际上扩大了乾清门外的建筑使用空间,有利于宫廷人员开展活动。

⑥故宫里的影壁还可调节外部气流。如位于紫禁城东部“南三所”大门外的影壁,其特点是平面呈一字形布置,属于一字影壁。由于该影壁的阻挡,风力引起的外部气流在进入建筑内部时,要绕开影壁,方向发生改变。一字影壁的运用,调节了外部气流的进入宫殿的方式,削减了气流的冲击,从而提高了建筑内人体的舒适感。

⑦故宫中的影壁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为镇物文化、礼制文化、祈福文化等。

⑧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程度有限,把消灾纳福的愿望寄托于某个特定物件,该物件就是镇物。故宫里影壁在造型、材质等方面包含镇物文化内容。如位于东六宫的景仁宫大门内有一座石影壁,在影壁的两侧,各有一尊异兽。异兽头上独角,身披鳞甲,四爪锋利,造型威猛,起消灾的镇物功能。不仅如此,古人认为在建筑中运用一些石质构件能够起到防灾避险的作用。【甲】由此可知,景仁宫的影壁采用石材制作,也是镇物文化的反映。

⑨故宫影壁的礼制文化主要体现为刻意凸显古代帝王的身份与地位。如位于皇极门外的九龙壁,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影壁芯刻有九条栩栩如生的龙。【乙】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龙又被赋予政治色彩,成为皇权的象征。此外,九龙壁的屋顶上面刻有五条龙。壁上的数字九和五组合在一起,寓意着皇帝有“九五之尊”。

⑩故宫影壁芯的纹饰多包含有祥瑞内容。如位于西六宫区域的太极殿,大门内为一字型木质影壁。影壁芯四个岔角各有蝙蝠一只,中部有蝙蝠五只,围绕圆形寿字飞舞。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蝙蝠谐音“遍福”,多用于寓意福泽。【丙】由此可见,太极殿前影壁上的蝙蝠纹像,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祈福文化。

⑪故宫里的影壁反映了我国古代工匠卓越的建筑智慧,更为我们解读故宫的文化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取材于周乾的文章,有删改)

1.文章主要介绍了故宫影壁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每空限8个字内)
2.根据文中信息依次补写【甲】【乙】【丙】三处的语句,正确的顺序是(     
①龙为我国古代传说中极具灵性的神兽,具有“上天潜渊、无所不能”的本领。
②《尚书》记载,五福包括寿、富、康宁、好德、考终命(享尽天年)等内容。
③如旧俗中立于道路口的“泰山石敢当”石碑,是古人认为可以消灾的镇物。
A.① ② ③B.③ ② ①C.③ ① ②
3.请根据第⑤段判断下面哪一幅图展示的是撇山影壁,结合相关内容说明理由。

图一                                           图二

8 . 学校要开展“探究‘和文化’”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和文化”的内涵

儒家“和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甲]天下为公、选贤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理想观;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文化观;民贵君轻的政治观;德主刑辅的治理观;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的道德观;修身正已、以德化人的教育观;恒产与均平的经济公平观;以义统利、群己和谐的社会伦理观;国家统一、协(①)万邦的民族国家观;天人(②)一的自然观等等。

“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既贯穿于我国千百年来的历史进程,也显现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和”是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领域的综合性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它饱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智慧,体现出了一定的辩证法思想[乙]作用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诸领域。


(1)文段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选贤能(jǔ)   (suǐ)
B.选贤能(yǔ)   (suǐ)
C.选贤能(jǔ)   (suí)
D.选贤能(yǔ)   (suí)
(2)文段中①②两处括号内所填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和   ②和   B.①合   ②和
C.①和   ②合   D.①合   ②合
(3)文段中[甲][乙]两处所用标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甲]——   [乙]。   B.[甲]:       [乙]。
C.[甲]——   [乙],   D.[甲]:       [乙],
(4)读画线语句“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我们就会想到《礼记•礼运》中的《①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写具体题目);读画线语句“推己及人”,我们就会想到诗人 ② _________(写人名)由自身遭遇推及到“天下寒士”表达出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和文化”的意义


ㅤㅤ“和”是中华文明的追求。 家庭追求和睦,国家追求和平,世界追求和谐。

“和”的思想,用于调和家庭纠纷,一个家庭要“和为贵”。这是孔子弟子有若的话,原文为:“礼之用,和为贵。”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大多将“和为贵”中的“和”理解为“和睦”“和气”等。

“和”的思想,还反映了中国哲学的民族气质。其意蕴中还包括了调节社会矛盾、改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政治教化功能,使国家和谐、人民能够团结起来。如《荀子•乐论》所称君臣上下一同听乐而‘莫不和敬”,强调“乐者,审一以定和”。

“和”的思想,影响世界。和平,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在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为保和平都做出了很大努力。老子说:“冲气以为和。”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认为“和”揭示了宇宙运动规律,是自然的最佳境界和终极状态。当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就很好地诠释了我们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


(1)文段中画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修改。(     )
(2)下面是关于“和文化”作用的一副对联,将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   
上联:和友邦春归大地①_______
下联:②______虎来贺岁祝民安
A.①国昌盛   ②好邻居
B.①庆国泰   ②睦比邻
C.①国昌盛   ②睦比邻
D.①庆国泰   ②好邻居
3.在讲“‘和’故事”活动中,同学们讲了《六尺巷》《将相和》等故事。大家深受启发,一个同学说:“如果再和别人发生矛盾,我会         
请你围绕活动主题把这位同学的发言补充完整。
2024-03-03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9 . 阅读《马兰花开》,完成问题。

马兰花开

徐淑娜

①打小我就喜欢马兰花。从认识这种植物开始,这种纯粹的喜爱就与日俱增。哪怕几十年后,见识过许多名贵的兰花,我也初心不变。

②马兰花,我们那个地区通常叫它马兰或者马莲,是宿根植物。每当春天来临,马兰就会被春风唤醒。[甲]尽管严寒尚未完全退去,它们依然会义无反顾地发芽、长叶,再次开启“一岁一枯荣”的生命之旅。它们就这样年年岁岁顽强地生长,周而复始不倦地轮回。一蓬蓬细叶是它们的长发,一朵朵蓝花是发梢的蝴蝶结。它们静静地散发着幽香,是那样的淡泊雅致。

③小时候,野生的马兰花在家乡很常见。在田间土路边车轧不到的地方,在荒野山坡,甚至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幽谷都有它们的身影。它们一丛一簇地散落着,不惧贫瘠,不怕寂寞,用清纯妆点季节,把淡雅撒满人间。

④后来不知从何时起,这种野生的马兰花渐渐消失在视野之中。前几天我在小区花园散步,在人工培育的大马兰花圃中,居然发现了几丛野生马兰。我惊喜万分,赶紧拍照留念——消失的马兰居然被养植在花园里。我弯下腰,轻轻地触碰它那蓝色的花朵,慢慢地抚摸它那修长的叶子,深深地嗅闻它那幽幽的芳香……久违啦,我的马兰花!

⑤当我坐在书案前仔细端详马兰的玉照时,少年时诸多的记忆又浮现在眼前……

⑥那是许多年前的暮春,我们三四个小伙伴在村北大庙后的坡子上玩耍。突然,我们发现两大丛马莲,(乙)长长的叶子随春风舒展起舞,蓝色的花朵栖息在枝头欲振翅飞翔……我们聚在它的四周简直迷醉了。有人把花儿掐下来别在头发上,我则掐下四片长叶,编起了马莲垛。小伙伴们盯着我熟练的动作羡慕极了。于是,我充当起临时老师,边示范边手把手地教大家。夕阳下,一双双小手笨拙地编织着。那一个个马莲垛,编进了我们的欢笑,也编进了我们纯真的情谊。

⑦小时候,我家的宅院有一亩多地,除去五间房,其余开辟成菜园。园子里也有两大丛马莲,不是为了观赏,而是别有它用。每当初夏花落以后,就成了叶子的天下。[丙]它们晒着阳光,喝着雨水,一个劲地疯长。那修长的叶子密密匝匝,拴住了母亲的目光。除去每年端午节母亲给我编马莲垛,马莲叶子是不许随便揪的。到秋后,她便把马莲叶子割下,晒干,存起来,留着来年包粽子当绑绳或者为黄瓜、豆角绑架杆以及捆菜用。晒干了的马莲叶存储一年后用水一喷,又绵软又结实,捆绑什么都秀气美观。

⑧绿叶如丝炼,花开仅蓝螺,花香更清新。马兰没有牡丹花富贵娇艳,没有玫瑰花香气浓郁,但,我仍然最爱我的马兰花!

(选自《京西文学》,有删改)

1.结合全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哪怕几十年后,见识过许多名贵的兰花我也初心不变”。
2.本文多处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请从画线句中任选一处,结合上下文分析其妙处。
3.作者曾说,文中的马兰花就像是家乡的父老乡亲,他们在家乡的土地上世代繁衍,默默劳作,脚踏实地地生活。请结合上文相关内容分析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2024-03-02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0 . 近期,同学们将完成《立体描摹家乡之美》项目。为将工作做得更好,首先开展借鉴优秀作品的学习交流,然后再实践。

第一部分学习内容

(一)视角选择

系列卫星数字融合短视频《“瞰①•北京”——一座城市的发展密码》,以高清卫星影像为基础,通过动画图像、数据图表和文字解说等,全景式呈现北京在城市发展、文化建设、科技创新、国际交往、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每集三四分钟的视频在海内外媒体平台上播放后取得良好响。

短视频第4集《跟着大鸨(bǎo)游北京》,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危飞行鸟类“大鸨”拟人化,以其第一人称视展开叙述。观众跟随其“北京行”的足迹,真切感受到北京的自然之美,以及北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做出的积极努力。在第8集《Hello!北京》中,呈现一条程序代码的拟人化形象,并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自己的故事——从卫星发射程序到人工智能智慧大脑,从无人驾驶的传感器到手术机器人的机臂,这条代码穿梭在北京代表性的科创成果之中,充分展现出北京这座科创之城在科创自主性和国际话语权中的提升蝶变


(注:①瞰kàn,从高处往下看,俯视。)
1.同学们对文中加点字的形、音、义判断有分歧,你认为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返,是动词,即“回”。文中应改为“反”,“反响”指公众的反应、回响。
B.濒,bīn。文中意思是紧靠水边,“濒危”,指物种将灭绝。
C.角,即夹角。文中“视角”即由物体两端射出的光线在眼球内交叉而成的角。
D.械,jiè。机械臂,意思是能代替人手臂做某些动作的机械装置。
2.有同学不清楚“蝶变”之义。查资料得知,“蝶”是蝴蝶的简称,蝴蝶生命经历了幼虫、蛹和成虫阶段,故有成语“破茧成蝶”。你认为上文中“蝶变”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产量升级的变化B.发展趋势的变化
C.形式样态的变化D.明显超越的变化
3.下面是同学们的一些思考认识,你认为内容理解和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     
A.短视频对卫星数据的创新性应用,俯瞰视角着力修建出新鲜、别样的城市面貌。
B.“卫星数据+短视频”一改人们日常视觉经验,以崭新视角传播城市形象,效果很好。
C.以濒危鸟类“大鸨”为视角,通过它的讲述彰显生态文明建设成就,颇具典型意义。
D.视频以拟人化第一人称视角叙述,利于不同文化群体对信息内容产生兴趣,形成认同。

(二)维度选择

①张世强——北京民俗专家,开展讲座,以声音为线索带领听众共同[甲]寻根北京中轴线上的历史之音,讲述古今传承的人文情怀,通过广播音频的独有特质,展示出人物鲜活、故事生动、有史可依的北京中轴线精彩内容。②“冰糖葫芦——”“硬面饽饽——”悠长的回音将人拉回到烟火气息浓厚的老北京。③雨燕的叫声、驼铃的声音,天坛、太庙、社稷坛里松柏滔滔的声音以及钟鼓楼的暮鼓晨钟——这些都是中轴线上独有的声响。

短视频《声入北京》中,雁栖湖的雁鸣声、大兴机场飞机起飞及地下轨道交通的轰鸣声、与“双奥之城”有关的多种语言的欢呼声和呐喊声等众多声音元素,成为人们了解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一条听觉通道。④编辑者之所以如此重视听觉维度,与声音相较于视觉的感知优势相关——当我们细“听”北京的各种声音元素时,仿若[乙]步入在北京城市街头,会产生置身其中般令人愉悦的“叠加感”,受众在通感状态中立体描摹出自己心目中的北京城市形象。

4.有同学不清楚文中四处破折号的作用,你认为下面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A.①句破折号表示注释,即解释张世强的身份是一位对北京民俗有丰富知识的专家。
B.②句破折号表示声音暂时停顿,然后反复,这样老北京小商贩的叫卖声才能接续传响。
C.③句破折号表示对止文总结,即所列举的诸多声音都代表着北京中轴线地域特点。
D.④句破折号表示后文是对前一句的解说,使声音的“感知优势”内容更具体明确。
5.同学们觉得文中[甲][乙]两处词语使用不恰当,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恰当的一项(     
A.[甲]寻访       [乙]步行B.[甲]追寻       [乙]散步
C.[甲]探索       [乙]徒步D.[甲]探寻       [乙]漫步

(三)笔法选择

青绿山水画是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我国现代画家何海霞,将青绿山水工笔画法与水墨笔意融为一体,其画作表现出对祖国大好河山充满强烈的自豪感,笔力浑厚,风格大气磅礴而不失秀丽。其以长城为主体的画作《东方巨龙》,墨色交织,青绿描摹,泥金勾染,山脉层层叠叠,山间雾气翻涌,云蒸霞蔚,苍劲壮美的长城如巨龙般风雨飘摇,整幅作品气势恢宏,让无数人感叹:太壮观!

6.有同学质疑文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存在问题。你认为上文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大气磅礴B.云蒸霞蔚C.风雨飘摇D.气势恢宏

第二部分项目实践

(一)宣传标语

7.同学们为此项目策划海报并拟写宣传标语——推开时代之窗,描摹家乡之美。请你用正楷或行楷字体将标语内容抄写在右侧竖排版的方格内。

(二)主题歌词

8.同学们想为《立体描摹家乡之美》项目拟写主题歌词,以突出此项目的价值。下面是歌词开头,请你在横线处补写两句歌词,要求:衔接恰当且句式整齐。
请到我的家乡来,这里美好处处在。_______________
2024-02-19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