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标点符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9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青春,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也是最宝贵的财富。在这个年龄段,青年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和chōng jǐng,有着无比的激情和勇气,拥有着无限的可能性。跑好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接力赛、在新时代广阔天地中建功立业,需要广大青年永葆zhāo qì péng bó的精神风貌,勇于拓宽人生的赛道,让青春拥有更多可能,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选自《人民日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广大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      )敢担当      )能吃苦      )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力争在青春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选自《人民日报》)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词语。   
chōng     jǐng                            zhāo                      péng        

                 

(2)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只填序号)   

【风貌】fēng mào ①风格和面貌: 时代~。风采相貌: ~娉婷。景象: 远近~,历历在目。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甲】需要广大青年永葆 zhāo qì péng bó的精神风貌(     )
【乙】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景色优美,风貌迷人,令人向往。(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画线句①是一个复句,两个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
B.“建功立业”“重任在肩”“大胆探索”三个短语的类型完全相同。
C.画线句②中“施展”“梦想”“光明”的词性分别是动词、名词、形容词。
D.语段括号里应该填入的标点符号都是顿号。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2 . 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快乐无限的校园文化氛围,沿河县某中学开办了各种形式的兴趣活动。其中的汉服兴趣小组在分享内容中精心策划了三项挑战,旨在通过挑战的过程来传播他们推荐的文化遗产——汉服。
1.【第一项挑战】下面是汉服兴趣小组的小陈同学收集的有关汉服的演变及发展趋势的内容,请选出语序最合理的一项(     
①作为具有千年历史的宝贵文化,是永远也不会被人遗忘的。
②直到明末满洲清朝军队入关,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剃发易服”,才使汉服文化这一千年传统文化逐渐消失。
③从三皇五帝到明代这一段历史时期,汉服文化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着自己,汉服文化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文化。
④汉服文化是在汉民族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一步步发展形成的。
⑤令人欣慰的是,汉服文化这一传统国粹,在人为强制消失了将近300年后,随着汉服运动的兴起,重新受到国人的重视。
⑥这是历史的悲剧,是传统文化遭到极大的破坏,彻底破坏了中国千年来的文化生态平衡。
A.①⑤④③②⑥B.④②③⑥⑤①C.④③②⑥①⑤D.⑥①⑤④③②
2.【第二项挑战】下面是兴趣小组为了宣传汉服文化,制作的知识卡片;但他们因为不小心,导致卡片内容中有一处语言文字运用不当,有一处标点运用不当,请找出来并修改。
知识卡片

①汉服,又名华服,其最主要的特色是交领右衽、袖宽且长、以绳带系结取代扣子等特点。②其中常见的深衣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使身体藏而不露,雍容典雅。

③汉服作为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服饰,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④汉服文化已经广泛传播并具备相当规模,近年来出现了各类汉服活动。⑤其中,汉服春晚是一个颇具规模的线上晚会, 自2010年开始已举办了13届。⑥通过晚会的形式,全球各地的汉服爱好者都能参与其中。⑦每到岁末,各地的汉服社团会以汉舞、雅乐,戏曲等形式开启线上联欢。⑧2023年的晚会直播期间,吸引了数万人观看。

3.【第三项挑战】下图是兴趣小组学习汉服上衣缝制的初级教学流程。如果你是兴趣小组的指导教师,请你把解说教程补充完整。要求表达简明、连贯、通顺。   

同学们,大家好!下面我对交领上衣缝制过程进行讲析:首先找到上衣正确拼在一起,并开始①___;然后缝合两片上衣的后中线;最后②________,缝合两侧,一定要记得缝系带,可以开叉。整个缝合过程中,同学们切记③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3 . 青年是常为新的,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在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青年和集体中,有的为国立“芯”,让超级计算机的“中国速度”扬威世界;有的攻坚“卡脖子”技术,争当AR领域创新的领跑者;有的传承罗阳精神,致力于“急难险重新”的任务攻关,托举起航空强国的梦想。数据显示,北斗卫星、量子科学、中国天眼FAST等重大科技项目研发团队成员的平均年龄,都在30岁左右。青年人才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在各种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担重任、大梁,书写了亮眼的青春答卷。

1.(1)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也不同。请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大梁______
(2)语段中的“芯”“中国速度”都加了引号,它们都有______的作用。(只填序号)
A.特殊含义   B.着重强调
2.活动开始,第一小组分享了《中国青年报》上刊载的上面这段话。请你研读材料,参照示例,写下你的感言。
示例:青年就要在披荆斩棘中开拓前进,勇做时代的奋进者。
感言:______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多校联考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4 . 学校要开展“走近齐鲁名人”系列活动,小语同学准备了以下活动启动仪式主持词,请你协助他完善各题。

走近齐鲁名人,孔子、孟子、诸葛亮,三位圣贤,他们的事迹流传千古,犹如A.源远流长的江河。

孔子,儒家之祖,传承千年文化。他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震耳欲聋,成为人类共同的道德准则。孟子,儒家之集大成者,发扬并继承孔子思想。C.殚精竭虑,致力于民本思想的推广。诸葛亮,蜀汉名相①,才智过人,鞠躬尽cuì,死而后已。他的事迹,D.当之无愧成为历史的佳话,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孔子曰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们的智慧,如夜空中的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③;他们的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言: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④。他们教会我们如何在困境中坚韧不拔,如何磨liàn自己的意志。诸葛亮更是用一生的忠诚与奉献,诠释了何为真正的智者。

这些齐鲁名人,他们以越的才华和非凡的成就,如同璨的明珠,镶嵌在历史长河中。今天,让我们怀着敬仰之情,共同走近他们,感受他们的智慧与魅力,汲取前行的力量。


1.小语有两个字暂用拼音代替,两个加点字不确定读音。请你帮他选出正确的一项(     
A.瘁      zhuō   cuīB.瘁      zhuó   cuǐ
C.粹      zhuō   cuīD.粹      zhuó   cuǐ
2.上面语段中加点成语有一处使用不当,请你帮小语选出来(     
A.源远流长B.震耳欲聋C.殚精竭虑D.当之无愧
3.上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四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处是(     
A.①B.②C.③D.④
4.第二段中的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提修改建议或写正确语句)
孟子,儒家之集大成者,发扬并继承孔子思想。
5.请你结合语境帮小语在第三段横线上续写一句话。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聊城临清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5 . 希望中学九(1)班将开展“我的语文生活”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招牌我来改】
(1)下面是九(1)班学生在街头搜集到的部分招牌,并做了相应的更改。   
1鸡蛋罐(灌) 饼                    2农家手肝(擀) 面
3地滩 (     ) 打边炉                 4不绣(锈)钢加工
①请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   
②针对这种现象,你打算如何劝说店主规范使用汉字呢?
【资料我来搜】
(2)对联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下面是李华展示的有关“对联”的资料,请你修改。   

早在秦汉以前,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甲】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到了明代,写对联成了一时的社会风尚。清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乙】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名联佳对。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   
②【乙】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
【古诗我来赏】
(3)请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全对话。   

【甲】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乙】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武元衡《春兴》

张老师:同是春天,初春、仲春、暮春的景物各不相同。 《钱塘湖春行》中描写的是初春景色,早莺、新燕展现了春天刚来时的生机,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那乙诗描写的是哪个阶段的春天?
赵晓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老师:请结合乙诗的前两句,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赵晓光: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老师:你的理由很充分。乙诗触景生情,说说诗中传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赵晓光: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6 .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练习。

①世界需要爱。②没有了爱,谁也无法阻塞人生的风雨。③爱如漆黑长夜里的明灯,为孤寂失眠的人指引方向 ( , ;)爱如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为唇焦口燥的人呈上琼浆。④只有在爱的怀抱中,才能幸福快乐地成长。

(1)给第③句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写在横线上。
(2)“谁也无法阻塞人生的风雨。”有语病,请改正。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文段,请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家国情怀(gèn)古不变地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家,为我们提供了【甲】生命的土壤;国,为我们筑起了【乙】风雨的屏。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多少仁人志士,为了自己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丙】他们在国家危急存亡,敢于挺身而出,甘愿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在祖国建设(péng)勃发展之际,他们可以义无反顾,甘愿付出自己毕生的精力。【丁】因此,民族的兴旺,要靠每一个有爱国之心的人去奉献,国家的强大,需要每一位有爱国之心的人去建设。家国情怀是华夏儿女最真挚的情感共识和最浓烈的精神底色。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gèn(      )古不变       ②屏(      )       ③péng(      )勃发展
2.填入【甲】【乙】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滋润【乙】抵御B.【甲】滋养【乙】抵御
C.【甲】滋润【乙】抵制D.【甲】滋养【乙】抵制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画线句中,“为了”“抛”“热血”三个词语的词性分别是介词、动词和名词。
B.从结构上说,“家国情怀”“仁人志士”“挺身而出”“精神底色”都是偏正短语。
C.【丁】句有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应该将“奉献”后面的逗号改为分号。
D.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单句,不是复句。
4.【丙】句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修改意见是: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汉字,是散落的星晨、散开的花朵、零落的玉石,在人的手中排列成星座,组合成奇珍。汉字是碑林,记录着民族血脉的传承;汉字是乡愁,凝聚着浓重的乡音;汉字是铺展的工笔、流丹的大写意,是一篇篇汪洋恣肆的大赋;汉字是金刚,一首短诗,一副楹联,每一个汉字里都_______着无尽的富矿,_______了无涯的乾坤。汉字是口井,是甜水井,_______生命的传承和延续,那井水是一味药,一旦_______过一个淳朴的黄皮肤的生命,他一生都无法戒掉这思念的瘾。天道皆藏于字中,一笔一画都体现教化和传承,一字一乾坤,一语一经典。山川河流入字,文墨精神入字,铮铮铁骨入字,朗朗乾坤入字[A]孤单时,汉字是一首小令,一字千金,枯藤照出四季枯荣[B]人生跌宕;热闹处,汉字是一篇芳华四溢的汉唐大赋,洋洋洒洒[C]殿宇华屋[D]市井陋室,诸妙毕现。

汉字冷了,就归隐田园和山林,是禅语一枝,是平常屋檐下的一枝素梅花;汉字寂寞了,就重出江湖,一呼百应,呼啸天地间;汉字是贵胄家的千金之娇,环佩叮当,走一步有繁复之美,舞一曲是霓裳羽衣。汉字在长衫的方巾上传达如山军令,在秉烛的灯火里妙笔生花,在疾行的快马间镶嵌成章,在血脉的继承里历尽黄沙始见金。

1.下列加点字的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星晨B.星座C.血脉D.凝聚
2.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汉字是金刚,一首短诗,一副楹联,每一个汉字里都_______着无尽的富矿,_______了无涯的乾坤。汉字是口井,是甜水井,_______生命的传承和延续,那井水是一味药,一旦_______过一个淳朴的黄皮肤的生命,他一生都无法戒掉这思念的瘾。

A.蕴含   洞彻   滋养   喂养
B.蕴含   洞穿   滋养   喂养
C.包含   洞彻   喂养   滋养
D.包含   洞穿   喂养   滋养
3.下列方括号中填入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山川河流入字,文墨精神入字,铮铮铁骨入字,朗朗乾坤入字[A]孤单时,汉字是一首小令,一字千金,枯藤照出四季枯荣[B]人生跌宕;热闹处,汉字是一篇芳华四溢的汉唐大赋,洋洋洒洒[C]殿宇华屋[D]市井陋室,诸妙毕现。

A.。B.、C.,D.。
4.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最正确的一项是(     

汉字在长衫的方巾上传达如山军令,在秉烛的灯火里妙笔生花,在疾行的快马间镶嵌成章,在血脉的继承里历尽黄沙始见金。

A.汉字是长衫的方巾,镶嵌成章;汉字是秉烛的灯火,妙笔生花;汉字是疾行的快马,传达如山军令;汉字是血脉的传承,历尽黄沙始见金。
B.长衫的方巾上,汉字传达如山军令;秉烛的灯火里,汉字妙笔生花;疾行的快马间,汉字镶嵌成章;血脉的继承里,汉字历尽黄沙始见金。
C.汉字在长衫的方巾上镶嵌成章,在秉烛的灯火里妙笔生花,在疾行的快马间传达如山军令,在血脉的传承里历尽黄沙始见金。
D.汉字镶嵌成章在长衫的方巾上,妙笔生花在秉烛的灯火里,传达如山军令在疾行的快马间,历尽黄沙始见金在血脉的传承里。
5.将“这就是汉字,不仅是书写的符号,更是中华文明的灵魂,凝结着千年的智慧与情感”一句还原到文中,最恰当一处是(     
A.①B.②C.③D.④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经开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9 . 小文打算撰写《阅读点亮青春》海报张贴在青春展览馆门上,请你协助,按要求完成任务。

青春因阅读而精彩,青春也因阅读而无憾。沏一杯清香的绿茶,捧起一本书,在弥漫的茶香中,贪婪地吮吸着书本的(精华、精髓),品读书中的人物百态,演     )着一场名为人生的戏。

阅读,可以荡涤人的心灵。当你心情烦躁时,拿起一本书,细细品读,会有一丝甘甜温润心田,让整个人精神为之振奋。阅读犹如久旱逢甘露,给我们以心灵的慰藉(     )。

阅读,可以塑造人的灵魂。一个人可以贫穷,但他不能没有内涵,而人的内涵往往是通过阅读而拥有的。阅读犹如黑暗中的那束火光,为我们照亮了一条生命之路。

我们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分别采取跳读或精读的方法。跳读是主动地舍弃,有意识地忽略,以提高阅读能力的读书方法。精读则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它们作为两种适应不同情形的阅读方法,在同一阅读过程中也是可以交替使用的。不管采用什么读法,前提都是要多读书。只有这样,才能滋养心灵,使头脑清醒,不再迷茫A使思想深刻,不再肤浅。

在这忙碌追求物质而又复杂多变的时代,要让自己不迷失方向,唯有读书。让我们多一些静心阅读,让(纷扰、纷繁)的心灵回归宁静,让B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演 yì(     )           (     )
(2)在文段甲、乙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精华     纷扰B.精髓     纷繁C.精华     纷繁D.精髓     纷扰

(3)请你在A处填写正确的标点。
(4)请在划线B处补写合适的句子。
2024-06-1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10 . 某中学以“劳动进校园”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1)【劳动目的我宣传】下面是小明同学摘抄的一则宣传材料,请你帮他修改。

【甲】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析,“劳”字同“勞”,由“力、一、火”三部分组成,“力”代表力气、用力,“一”象征房屋,“炊”意指光明、温暖和希望。“勞”字本义为向上用力,意涵用力做工方能有所获,引申为劳作可以创造美好愿景。“动”字同“勤”,“動”由“重”和“力”两部分组成,本义为发力起动,引申为很用力地负重劳作。【乙】故“劳”“动”合义,意为                  ,象征人们通过辛劳付出、勤劳工作,能够走向光明、感获温暖、收获希望。

【丙】综观历史文献,“劳动”“劳作”“辛劳”“勤劳”等诸辞,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①【甲】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
②请结合语境,在【乙】处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__________
③【丙】处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
(2)【劳动意义我探究】探究下面的名言,用自己的话概括劳动的意义。
材料一:看啊!世界不是劳动的艺术品吗?没有劳动就没有世界。——邓中夏
材料二: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 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材料三:不管是什么人,应当从事劳动,汗流满面地工作,他生活的意义和目的,他的幸福,他的欢乐就在于此。——契诃夫
(3)【劳动价值我实践】学校为同学们开辟了一片实践基地,让同学们种植蔬菜或花卉,请仿照示例为它命名,并解说你的创意。
示例:命名:蔬乐园,创意:来源于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中的“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用“蔬乐园”命名,既点明此处种植的是蔬菜,又能体现同学们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到的快乐和收获的满足。
2024-06-1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