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图文转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3 道试题
1 . 复兴学校开展以“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李华同学找到了全国“敬老月”的活动标识(如下图),请写出这个标识中图形部分的设计理念。

(2)传统的“孝”比较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青少年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的一点发现。

①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你们

②我认为不是一码事,爸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

③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的八卦,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地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发现:_________
(3)下面是李华同学在活动上所作的演讲,请你帮他修改。

【甲】尊老敬老爱老不仅是社会道德和文明风尚,也是一种家庭伦理与责任。生活中,对老人的态度好一些;空闲时,陪老人说说话散散步;排队时,让老人优先在前;【乙】过马路时,扶一把身边的老人等等……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倾听老人的心声,力所能及为身边老人排忧解难,从身边小事做起,【丙】表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文明风尚,以实际行动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①【甲】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
②【乙】处画线句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
③【丙】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
2024-06-0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2023-2024学年下学期第七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表达 | 较难(0.4) |
2 . 近期,“打听式”旅游成为网络热点,请任选一位网友留言进行答复,为其选择合适的“citywalk”路线,并说明理由

A网友:若有一处“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之地,三五好友共谈文风之雅,探寻古仁人之风,岂不快哉!
B网友:钢铁森林的令人窒息,唉,何时才能真正体会到“经纶世务者,望峰息心”的意境啊……
C网友:走出去,感受一下祖国的政通人和!
我选网友______理由________,推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6-0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节约用水条例》已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将于2024年5月1日起实施。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保障国家水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材料二:

1.从材料一中,你获得的主要信息是什么?
2.请仔细观察材料二中的漫画,写出相关寓意。
2024-06-0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4 . 小念负责编辑以下的图片和文字,作为推文的第三板块:

①清明节祭扫与弘扬优良家教家风相结合。弘扬优良家风,用好清明时节好载体

②弘扬优良家风,唱响家国情怀主题曲。弘扬优良家风也蕴含牢记民族历史,缅怀先烈精神,传承家国情怀的韵味。回忆历史,无数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一部部流传千古的不朽史诗。清明节,不仅要追忆革命先烈的故事,传承革命精神,还要接续唱响家国情怀主题曲,用革命精神担起时代重任。

③弘扬优良家风,              。言传,开好家庭追思会,或重温家规家训、或诵读一篇祭文、一纸红色家书,将先人美德娓娓道来,让精神启迪后人;身教,无论是以鲜花祭扫、踏青遥祭、植树绿化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来寄托哀思、缅怀先人,做文明绿色平安祭祀的践行者,还是实地到烈士陵园或参与网上祭英烈活动,都是用实际行动弘扬优良家风。

(1)请从构图和寓意的角度谈谈你对小念编辑这幅图片的理解。
(2)根据上下文,将第③段的引领句补充完整。
2024-06-0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学生传统文化认同的调查表

性别

喜爱与支持民族文化产品

喜爱外来文化产品

表示无所谓

男生

20%

28%

52%

女生

22%

34%

44%

材料二:

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说,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

材料三:

《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节目将传统文化经典注入时代潮流,聚焦《尚书》《论语》《史记》等享誉中外、流传千古的典籍,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首期节目中,最令人动容的是伏生向晁错讲述自己和家人护《书》的故事: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下令禁止民间私藏经书,儒学博士伏生冒死将《书》(后称《尚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藏匿于壁中。途中,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故。他们为何能有如此决绝的力量?因为典籍中的思想和智慧让每个个体充满力量。

(1)阅读材料一,请根据图表信息写一条结论。
(2)为什么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2024-06-0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6 . 当前,我国正在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稳步实现。为此,班级开展“低碳生活你我践行”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活动中,你们组为制作海报搜集了下面两张图片。作为海报设计者,你将选用哪一张?请说说你的想法。要求:①说明构图要素及寓意;②8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之后,你决定改正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请你仿照示例,完成表格。

原来生活习惯计划改善后生活习惯
穿过一年的衣服直接扔掉______________
平时在餐厅吃饭时使用一次性餐具在餐厅吃饭时自带餐具
父母开私家车接送上下学______________

(3)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写一封倡议书,呼吁同学们节约用电。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为了更好地保护地球,低碳生活,我代表班委会发出以下倡议: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节约用电,为人类发展献出一份力量!

倡议人:八年级××班委会

2024527

2024-05-3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名校协作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
7 . 《新华字典》伴随了新中国几代人的成长。请根据要求, 完成下列题目。
(1)结合下面思维导图的提示, 补全空缺处。

(2)《新华字典》在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和现代汉语规范化等诸多方面, 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在你的学习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习惯使用搜索引擎,认为《新华字典》跟不上时代潮流,该束之高阁,忽略了搜索引擎的答案来源复杂、不规范,请你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2024-05-3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荣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8 . 班级拟开展“你所知道的传统节日”手抄报征集活动。请你和好友小锡一起制作手抄报,向班委会投稿。

正月十五元宵节,意为开始、第一,是夜,一年明月打头圆,元宵代表着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作为春节的延续和高潮,元宵节承载着人们关于新年的美好期望,是我国最具诗情画意和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之一,蕴涵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早在南朝梁陈时期,已经存在正月十五晚燃灯之俗,到了隋唐时期,灯会逐渐发展成为万民同乐的庆祝活动。到了宋代,李清照的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等等,歌咏的都是元宵灯会盛况。

(1)上面材料部分是小锡为手抄报找到的“元宵节”文字素材,请你为它拟写一个标题,概括素材内容。(不超过15个字)
(2)小锡找了两副关于传统节日的对联,请你帮忙选出恰当的字词,将对联补充完整。(     
【对联一】上联:敬献鲜花,祭祖寻根心向远     下联:欣观盛景,      入画气悠扬
【对联二】上联:艾叶吐幽芳,香溢               下联: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A.花柳     四方B.踏青     四方C.踏青 四海D.花柳     四海

(3)小锡在网上选中两幅有关传统节日(中秋节与元宵节)的图画,请选择你喜欢的一幅图片进行解读。(要求:从构图要素及其寓意两方面进行阐述)

2024-05-30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经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9 . 锡城中学开展“君子自强不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诠释内涵】今年是清华大学建校113周年,小梁发现清华大学的校徽别具一格(见左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向他介绍校徽的构成要素及寓意。
答:“小梁,你好!_______________”
(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清华大学校训)
(2)【讨论交流】小梁说:“我家里帮我准备了一切,我不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请你从不同角度写两条理由反驳他。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栏目】本次活动准备办一期展板,需要设计有关“青春·奋斗”的栏目,请你参考前两个栏目,再设计一个栏目并说明设计意图。
栏目一:图说“青春·奋斗”
设计意图:通过校徽、绘画作品等,用形象化的方式使同学们理解“青春·奋斗”的内涵。
栏目二:辩说“青春·奋斗”
设计意图:通过以“青春·奋斗”为主题的讨论,用理性的思辨来感召同学们践行奋斗的精神。
栏目三: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当你____________时,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___________你时,读书能平静你的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_________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只有愿作一个“读书虫”,多读有益的书,才能为自己幸福的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1)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漫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读书的正确姿势。
(2)依次填入“材料二”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迷茫惆怅   枯燥烦闷   心情愉快
B.枯燥烦闷   心情愉快   迷茫惆怅
C.枯燥烦闷   迷茫惆怅   心情愉快
2024-05-2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冀南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