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图文转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54 道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1 . 经班委研究,在“华夏溯源”活动环节,把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作为目的地,并把其中的博物馆、宫殿、考古工作站作为重点研学场所,大巴车到达游客服务中心,请你结合景区示意图,设计并向同学们讲清具体研学路线。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中招重点初中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列漫画材料,按要求做题。

(1)认真观察漫画,按照一定顺序介绍漫画内容。
(2)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漫画寓意。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

3 . 2024年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津津中学将开展以“走近博物馆   爱护文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为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国家保障文物保护资金预算,加大文物保护的力度。2024年资金预算63.83亿元。用于文物维修保护、文物安防、可移动文物保护等支出。其中,一般项目预算53.72亿元,优先用于革命文物、石窟寺文物、考古、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相关文物保护等项目。

【材料三】

国宝级文物马踏飞燕刚出土时受损情况十分严重,只有使用传统的手工技艺才有修复的可能。故宫博物院将修复任务交给了青铜器修复专家赵振茂先生。修复时,赵振茂先生将文物清理干净后,锉新、锉亮、锡焊、焊实,又用传统的做旧方法,让整个文物看不出一点儿修复的迹象。人们流连于马踏飞燕前,感受到古人奇思妙想的同时,也惊叹于传统修复技艺的精湛。大力培养专家型的考古人才,在修复缺损文物方面至关重要。

【材料四】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运用创新性思维和高科技手段,积极推进科研成果和数字资源的转化与应用。“数字敦煌”已成为面向全球传播敦煌文化的重要窗口和品牌,诸如“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数字藏经洞”“云游敦煌”“敦煌岁时节令”等越来越为世人关注。“数字敦煌”入选国家文物局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获“2023中国设计智造”铜奖。

1.请探究【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
2.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文物维修保护等方面的举措。
7日内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4 . 2024年1月17 日,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启动湖北文旅形象标识(LOGO)全球征集活动,要求以“知音湖北,遇见无处不在”为主题,充分彰显湖北独特的自然禀赋和人文品格,形象鲜明,创意独特,寓意深刻。右边的两幅作品,你推荐哪个作品入围?请谈谈理由。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5 .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学校开展“走进博物馆,见证文化史”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为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
【热点新闻】

5月10日,由中国盐业协会、全国盐文化场馆联盟主办,中国海盐博物馆、中国文物学会盐业文物专业委员会、中国商业史学会盐业史专业委员会、江苏省盐业协会淮盐文化传承创新委员会承办的盐文化文物专题展览《国脉盐韵 鹾海遗珍——中国盐文化文物珍品展》在烟台国际展览中心开幕。此次展览分为盐业生产、盐业运销、盐政管理、盐税四大版块,共展出历代盐业文物珍品235件,涵盖了我国盐业发展历程中的文化印记,展示了文化底蕴深厚、渊远流长的中华盐文化。

【宣传海报】

     

A                                                                         B
(2)盐城市博物馆推出了一系列的文物介绍的宣传海报,请你从以上两个海报中任选一个,向大家推荐这幅海报设计是如何吸引你的。
(3)博物馆有教育、保护文物、收藏文物的价值。博物馆中的文物需要小心地保护,里面的每一件藏品,都是历史最真实的见证。班级准备组织参观博物馆,作为班长,你会给同学们提出哪些参观建议呢?
2024-06-1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盐城景山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易(0.85) |
6 .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注】图中文字为“如何当网红”。
(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漫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0个字。
(2)写出漫画的寓意,不超过30字。
2024-06-1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语言表达 | 较易(0.85) |
7 . “重温经典频道”官方公众号现已上线,小文想把这个公众号推荐给同学们,请你帮他向同学们讲述下面两种关注官方公众号的方法,注意语言得体,条理清晰。

2024-06-1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8 . 近年来,潍坊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旨在推动“文化城市”转型升级。我校拟举办“文化与城市”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新闻标题我拟写】

大众网99日报道   98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潍坊市以第一名的成绩,当选东亚文化之都,是我国第14个、全省第3个获此殊荣的城市。继去年获得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后,潍坊市又收获第二张世界级文化名片——东亚文化之都。这对于充分展示潍坊市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进一步发掘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我们加强国际性文化交流与合作打开了新空间。

1.请你为上面的新闻拟写一则标题,不超过20字。
【文案语病我修改】

①据官方报道,小而美的城市书房作为一种新型公共文化,已开进了潍坊市的大街小巷、商圈乃至景区。②城市书房作为全民阅读的新型服务载体,不仅是对传统阅读阵地的有益化补充,而且是对旧有公共阅读服务缺位之处的现代化延伸。③城市书房的出现,增强了公共文化服务在阅读领域的覆盖面,真正打通了公共阅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2.上述介绍“城市书房”的文案内容中有三处语病,请你找出并修改。
(1)第________句,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________句,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________句,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化推广我参与】
调查项目非常了解基本了解不太了解
民风民俗22%25%53%
历史文化22%28%50%
地标建筑17%21%62%

3.学校开展了“潍坊文化知多少”问卷调查,并打算根据上图中的结果,在学生中开展“推广潍坊文化”的系列活动,请你设计三个活动主题。
2024-06-1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9 . 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是元宵节的传统习俗,美食面前,不可忘记健康。小语搜集了关于汤圆的一些知识卡片,请你能根据卡片内容,用通俗的语言给家人提出食用汤圆的具体建议。

2024-06-1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中招重点初中联考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
10 .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通过读书了解传统文化,是必要且重要的路径之一。请你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天一阁,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距今已有450多年历史。蓊蓊郁郁的院落中,天一阁还保持着建阁时的原貌,阁前潺潺流水,阁内浓浓书香,散发着安静、沉着、厚重的气息。

②“私家藏书楼,顾名思义,要在,且是藏。明朝嘉靖年间,兵部右侍郎范钦十分爱书,去官归里后,专心建造藏书楼。藏书中有大量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明代方志、政书、科举录、实录、诗文集等,很多为海内孤本。天一阁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保存了有明一代的直接史料。现代文献学家赵万里评价说。

私家藏书十分不易,最怕的就是火。范钦在古代典籍中见到天一生水之说,依此把藏书楼取名为天一,表达防火之意。防火之外须防散失。范钦时期天一阁有藏书7万余卷,为保藏书万全,范钦和子孙制定了烟酒切忌登楼”“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等一系列严苛的家规,家族之外的人绝不允许踏进天一阁。

时间来到清初,著名学者黄宗羲在范氏子孙的认可和陪同下破例登楼,成为第一个登上天一阁的外姓人。尝叹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黄宗羲编定书目,还专门撰写了一篇《天一阁藏书记》。从此,天一阁蜚声学界。

古时秘藏,保存的是文明的火种。乾隆年间,朝廷为诏修《四库全书》向民间藏书家征书,天一阁进呈各类善本古籍638种,被《四库全书总目》著录473种,为天下藏书者第一。乾隆赐《古今图书集成》1万卷,以示褒奖。天一阁,盛名在外。

逐渐开放,播撒的是文化的种子。黄宗羲之后,天一阁逐渐向学者鸿儒开启了大门,在此后近200年的时间内,获准登楼的大学者有数十名。天一阁博物院院长庄立臻说,如今,从私藏到公藏,从私家藏书楼到公共博物馆,天一阁是全社会的文化宝库,每年吸引着海内外100多万人来寻访书香。虽有严苛家规,天一阁原有藏书依旧逐渐散失。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陆续搜集了散存在民间的天一阁原藏图书,许多私人藏书家和市民也将自己的珍藏捐给天一阁收藏。

⑦“珍椠善本,国之宝也。藉吾而举,及吾身而归之政府,固吾素志。清朝藏书家冯贞群捐书时如此明志。

⑧“天一阁给宁波建立了私人藏书的传统,而许多藏书家都把天一阁作为藏书的最好归宿。百川归海,天一阁的藏书量日渐增加。庄立臻说。目前,天一阁古籍已达30万卷16万册2.2万多种,列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有189种。

——选自《天一阁博物院》

材料二:

文化繁盛的江南水乡绍兴,藏书文化由来已久。至清代,绍兴的私家藏书楼有史可稽的便有20多家。强调藏而不宣的私人藏书楼,书籍主要是供自己或者家族使用。然而,绍兴先贤徐树兰的想法却有所不同。

徐树兰中过举人,授过兵部郎中,当过知府和盐运使,始终热心于地方公益,以造福乡里为己任。1900年,年过六旬的徐树兰在绍兴古贡院鲤鱼桥西首购置了一亩六分地,创办古越藏书楼。不成想,两年后待到藏书楼初具规模,徐树兰却因为劳累过度,不幸病故。儿子徐尔谷遵照父亲的遗愿,于1904年将藏书楼向公众开放。

购置书柜桌椅、聘用管理人员……为了让藏书楼良好运转,徐树兰费银3万余两,可谓劳心劳力。除捐出家藏书籍之外,徐树兰将自己多年搜藏来的大部分书籍悉数捐入,还耗费万两白银,添置了翻译著作、科学、农学等图书,以及报章等,藏书总量达7万余卷。张謇在所撰《古越藏书楼记》中盛赞道:不以所藏私子孙,而推惠于乡人

变一人书为万人书,怀揣这一理念的徐树兰,也在《古越藏书楼章程》中加入了一条特殊的制度:本楼新设存书之例,如欲取还此书,缴回本楼收据,即可发还。原来,藏书楼号召社会有识之士捐书寄存,将书籍放在书楼托管供读者阅览,同时书主可随时取回书籍。

——选自《古越藏书楼》

(1)书,“箸(著)也”(《说文解字》)。如《史记•孙膑传》:“斫(zhuó) 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下 ”中的“书 ”即用其本义 __________ 。后来引申为“文字 ”“书籍 ”等 。杜甫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中的“ 书 ”解释为 ______
(2)研学过程中, 同学们发现,天一阁和古越楼的藏书发展轨迹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请你结合材料解释这一论断。
(3)下图是初中生课外阅读抽样调查统计,请写出你的发现及建议。

2024-06-11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