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图文转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0 道试题
1 .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一次“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抒发情怀】

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                      ;热爱祖国的文字,为之沉醉为之感动……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表现。


请仿照前后句式再写一句关于爱国表现的句子。要求:句式相同,字数相等,符合语境。
【关注时事】

(新华社426日快讯) 今天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通报了最新战“疫”消息。经过武汉和全国援鄂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至426日,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下一步将落实中央要求,继续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


你一看到这则报道,立即兴奋地向全班同学说:“好消息, _______       。”
请你从上面的快讯中提炼关键信息填写在上面的横线上。
【激发心志】
下图是一幅宣传我国抗击新冠病毒的漫画,请你仔细观察,然后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漫画内容并说出它的含义。


漫画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漫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综合性学习。
2020年“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为庆祝这一文化节日,学校开展“书香校园,期待你我”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到这次活动中来,并完成以下任务。
(1)【续写标语】为鼓励更多同学参与活动,班长负责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他根据下面语段中的划线句拟出了标语的前半句,请你续写后半句。(要求:与前半句语意相关、字数相等)

书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与书为伴是人生最大的幸事。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会感到一时的快乐,我们常常会心一笑;而经常性地读书则会让我们一辈子都从中获得很多益处,真正领略“读书是福”的意境


标语:读好书一时快乐,        
(2)【仿写表达】谈到读书的作用时,大家各抒己见,请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写一句话,表达你对读书作用的认识。

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读书,让我们体验生活的乐趣;读书,        ;读书,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


(3)【介绍漫画】下图是一幅名为《埋葬书籍》的漫画,请写出画面内容及含义。


(4)【探讨读书】请你任选一位学生的发言,提一条读书建议。(字数不超过60字,注意语言得体)
甲同学:面对茫茫书海眼花缭乱,心里够烦的,不想去读。
乙同学:现在太忙,做习题上补习班都来不及,没时间读。
丙同学:我读过很多书,但是读过就忘,找不到好方法读。
同学。建议:        
2020-05-27更新 | 1206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1 第一单元(B卷提升篇)-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单元AB卷(部编版)
19-20八年级下·浙江杭州·单元测试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3 . 下面四个字是由象形字“手”变化组合而成的会意字。请根据给出的古文字义,仿照“争”字所给示例,用七字句描述“友”的形体结构和“尊”的字义。
汉字
结构两手相向互拉扯双手捧着一杯酒
字义互不相让争长短志同道合方为友

2020-04-26更新 | 41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0402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学期第一二单元语文测试卷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9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表示,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删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一时间,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分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

中小学阶段背诵了那么多的中国古诗词,毕业以后还能记得多少?铭记在心的古诗,工作后用不用得着?就这些问题,南国早报做了一次网上问卷调查,同时采访了教育界人士。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图片描述清楚,并举例阐明你的观点。
2020-02-21更新 | 611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8 期末检测(B卷提升篇)-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单元AB卷(部编版)
5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选自《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12月21日人民网)

[材料二]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目前中小学教材中的优秀古诗文比例已经提升了,这很必要。诗歌朗朗上口,又有节律,读起来能调节身体,还能调节心情,孩子们会很喜欢。”(选自《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好三件事》,2018年3月20日教育部网站)

[材料三]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阅读量统计


(注)小学学制为六年,初中学制为三年。
(1)阅读材料三,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2)小明拿到语文书说:“我很想学好古诗文,但它太难了,学不进去。”请你联系上述材料,给他写几句鼓励的话。
(3)西楚中学将聘请丁立梅老师担任校“经典咏流传”大赛评委,聘期三年。请你今天以该校名义拟写一份聘请书。

聘请书

兹聘请丁立梅老师为我校“经典咏流传”大赛评委,聘用3年。

西楚中学

2018年6月15日

6 .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近年来旅游市场快速发展,旅游业的战略地位逐渐提高,“大众旅游”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学校决定开展以“走出书斋,畅游天下”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班级举行“大众旅游”主题班会,为做好发言,某同学搜集了以下三则材料,请你仔细阅读并进行研究,用一句话写出你的结论。

材料一 2000年~2015年我国国内游人数变化情况

材料二 过去大部分旅游都属于景色观光式,以旅行社组织为主,少有文化型、体验型旅游。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青少年游学、文化旅游、生态养生旅游、乡村海岛游等新兴旅游方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材料三 每逢旅游旺季,热门景点人多拥挤,游客乱扔垃圾、随手涂鸦的现象时有发生;从青岛“天价虾”到哈尔滨“天价鱼”,众多旅游地商户都将游客当作了“待宰肥羊”;不合理低价团、强迫和诱导购物等消费陷阱屡禁不止。


(2)班级开展“学生旅游利弊谈”的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学生旅游利大于弊”,反方的观点是“学生旅游弊大于利”,你支持哪方观点?请阐述你的理由。
(3)营造清新和谐的旅游氛围,展示文明美好的游客形象,是每位市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请你以文明旅游志愿者身份向游客发出“做文明游客”的倡议。
2019-12-13更新 | 1211次组卷 | 4卷引用: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五单元达标检测语文试题
7 .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设计3种活动形式。
(2)现在的中学生,更喜欢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较少能沉浸书中,去领悟文字的魅力。如果你的好朋友小明平时也只喜欢在手机、电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你将如何劝说他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
(3)有同学在学校论坛里发起了关于阅读兴趣的调查,绘制了以下表格。请仔细阅读表格中的数据,说说你的发现。中学生阅读兴趣统计表
文学名著言情小说恐怖故事搞笑漫画
很喜欢13%22%26%63%
随便看看44%56%61%33%
不喜欢43%22%13%4%

(4)关于阅读,有很多的名言警句,请你写出一句。
(5)各小组要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对此次活动的感悟,已经写出了上联,请你为其补出下联。
上联:阅经典传承文化瑰宝       下联:                                 
2019-10-11更新 | 11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五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分层训练AB卷(部编版五四制)(上海专用)
8 . 某班开展“走近兰州太平鼓”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阅读以下三则材料,概括材料主要信息。

材料一:相传,明朝大将徐达西征,久攻兰州城不下。便制造了三尺长鼓,内藏兵器,趁正月十五闹元宵之际,让军士扮作社火队员入城内,一举破城,赢得太平。从此,百姓年年擂鼓闹喜,祈求和平,并把所擂之鼓称为“太平鼓”。

材料二:兰州太平鼓舞是群舞。表演时众多鼓手前纵后跃,左旋右转,时而跳打,时而举打,起落有序,配合默契。犹如万马奔腾,鼓、钹、锣齐响,如春雷滚滚,声声震天。

材料三:在兰州本地的社火活动中,人们常常看到,太平鼓的鼓手走到哪里,鼓声和掌声就跟到哪里。“打得好”“真带劲”的赞扬声和“再来一次”的呐喊声此起彼伏。更有外地来的游客感慨这场面,这气势,太震撼了。相机拍不出来,下次一定带家人一起来看。


(2)下面是太平鼓阅卷调查表的内容,请用一句话表达你读到的信息。
年龄段12~29岁(100人)30~45岁(100人)45岁以上(100人)
了解太平鼓的人数比25%49%61%

(3)学校将组织学生到北山广场观看兰州太平鼓表演,请根据下面的示意图,介绍同学们怎样从学校出发前往目的地。
9 . 弘扬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某班开展了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
(1)班级准备开展“孝心文化进班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设计三项活动栏目。
示例: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仿照画线句子,将文段补充完整。孝亲敬长,就是耐心倾听双亲长辈的教导,就像鱼儿凝神静听溪流的歌唱;就是真诚回馈双亲长辈的思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全力实现双亲长辈的期望,就像江河奋力前行终成海洋的宽广。
(3)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结合下面的漫画,说说作为儿女应该如何善待空巢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智能手机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获得各个年龄段人们的青睐,越来越多的人,无论是等车还是就餐,只要一有空闲,就会习惯性地掏出手机,刷微博,发微信,时刻关注手机上的动态。在中国,“触屏时代”已经到来。

材料二某初中学校学生智能手机拥有率统计图

材料三针对“怎样使用手机”这一话题,初二某班学生家长在班级的微信群里展开了讨论交流。

@小燕子:开始的时候,我不想给孩子买手机,可经不起软磨硬泡,给他买了一个,结果放学回来就玩,成绩下滑得很快,太耽误学习了,我几次想没收,结果,都不欢而散,最后还是给了他。

@一米阳光:现在孩子都有手机,关键是怎样用。用手机可以查找资料、拍照、录视频,外出联系也会方便很多。

@狂奔的蜗牛:我家孩子小学六年级就有手机了,没事的时候就看视频,视力下降了很多,有时半夜;还偷着玩,身体虚弱,上课没精神。

@春天:以前我家宝宝爱说爱笑,有了这个手机后,经常发微博,发微信,很少说话,性格越来越孤僻了。

@中国梦:我给孩子买的手机还没用一年,昨天他就和我说过时了,同桌都用“苹果8”了。

@爱心:英语老师每天都在客户端上留英语听读作业,孩子用手机做非常方便。

@勇者无敌:我给孩子买了两部手机,一部智能的,一部老人机。做作业查资料时用智能的,外出联系时用老人机。

@老班:家长不要太着急。尽量要减少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让他们多与别人交流。也可以多培养一些文体兴趣,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材料四昨天中午,我在肯德基吃午餐,一对母子在我邻桌相对而坐,穿着校服的儿子一直微笑着刷着朋友圈,母亲则聚精会神地打“全民飞机大战”游戏。半个小时过去,两人没说一句话,甚至连眼神交流都没有,只在临走时,母亲说了句“儿子走吧”。

材料五

1.阅读材料一材料二,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2.材料三中家长们认为给初中生配备手机的利、弊各有哪些?
3.材料四、材料五折射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4.综合所有材料,你能为材料三中网名为“小燕子”的家长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呢?
2019-09-03更新 | 87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能力检测语文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